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祠祭清吏司郎中
- 性質:官署名
- 朝代:明朝
- 品級:正五品
官署名。簡稱祠祭司郎中。明清禮部祠祭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祠部郎中設,一人。南京禮部祠祭清吏司亦設一人,皆正五品。清順治元年(...
唐代初期改稱“祠部郎中”,五代及宋代沿用“祠部郎中”之名。明代改稱“祠部清吏司郎中”,清代相沿未改,簡稱“祠祭司郎中”。(《中國歷代官稱辭典》)...
官名。簡稱祠祭司員外郎。明清禮部祠祭清吏司之副長官。佐郎中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祠部員外郎設,一人,從五品。清順治元年(1644)沿設,漢員外郎...
明、清於禮部所屬儀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設郎中,為各司長官,分別冠以各司之名號。明制,司各一員,正五品。清朝各司員額不等,四司共十一人,分別...
祠祭清吏司 類型 官署名 設定 明、清 掌 祭祀、普後喪葬 官署...其職官有郎中 2人(滿、漢各 1人),員外郎 5人(滿 3人,蒙、漢各 1人)...
司務,滿、漢各一人。筆帖式,宗室一人,滿洲三十有四人,蒙古二人,漢軍四人。典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郎中,滿洲六人, 典制、祠祭,各二人,餘俱...
真教寺碑記,中國伊斯蘭教漢文碑銘。清康熙九年(1670)禮部祠祭清吏司郎中、奉命典試河南大主考丁彭撰記。係為杭州真教寺(今鳳凰寺)作,劉智《天方至聖實錄》卷二...
郎中 三人 正五品 戶部雲南清吏司 員外郎 一人 從五品 戶部 員外郎 一人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禮部祠祭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禮部主客清吏司 郎中...
典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郎中,滿洲六人, 典制、祠祭,各二人,餘俱一人。 蒙古一人, 主客司置。 漢四人。 司各一人。 員外郎,宗室一人, 主客司...
祠祭清吏司郎中一員主事一員 【 萬曆九年革、十一年復設】主客清吏司郎中一員精膳清吏司郎中一員所屬衙門行人司左司副一員...
職官:尚書左右司諸司郎中、秘書丞、著作郎、太子洗馬、殿中丞、親王府副典軍...郎中 一人 正五品 禮部祠祭清吏司郎中 一人 正五品 禮部主客清吏司...
張永馨墓,墓在馬橋鄉吳會村元仁濟道院廢址後園。1962年,出土明禮部祠祭清吏司所頒長1.14米、寬1.17米棉筋紙板印纏枝蓮框線的度牒,上有禮部尚書、侍郎及祠...
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進士,授元氏知縣,累任南京禮部郎中,歸德知府,福建提學...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進士,授元氏知縣,累任直隸真定知縣,南京禮部祠祭清吏司...
其屬,司務廳,司務二人,從九品;儀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員外郎一人,從五品;主事一人,正六品。正統六年增設儀制、祠祭二司主...
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改十二部為十二清吏司,各設郎中1人,員外郎1人,...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改為儀制、祠祭、精膳、主客四個清吏司,另轄...
擢南京吏部主事。歷南京禮部祠祭清吏司郎中、直隸汝州同知、泉州府通判、南京太僕寺丞、南京光祿寺少卿。官至南京尚寶司卿,署南京國子監。蔡悉剛直堅毅,曾請早...
禮部尚書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其屬,司務廳,司務二人,從九品儀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員外郎一人,從五品主事一人,正...
武則天延載元年(694),令天下僧尼轉隸禮部祠部。祠部設郎中、員外郎各一人,主...品秩、職事等都和明代基本相同,佛教事務之政令,也由禮部祠祭清吏司郎官執掌...
經筵講官禮部尚書加三級臣賴都、左侍郎革職留任效力贖罪臣王思軾、右侍郎革職留任效力贖罪臣羅瞻、右侍郎加二級臣景日笏、署理儀制清吏司事務祠祭司郎中臣吳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