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修禊(神龍本蘭亭集序)

蘭亭修禊(馮承素摹蘭亭序)

神龍本蘭亭集序一般指本詞條

馮承素摹本《蘭亭修禊》為中國唐代馮承素創作的紙本行書書法作品,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館。

此本用楮紙兩幅拼接,紙質光潔精細。因卷首有唐中宗李顯神龍年號小印,故稱“神龍本”。後紙明項元汴題記:“唐中宗朝馮承素奉勅摹晉右軍將軍王羲之蘭亭禊帖”,遂定為馮承素摹本。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蘭亭詩序
  • 外文名稱:蘭亭序
  • 創作年代:東晉穆帝永和九年
  • 文學體裁:古文
  • 作者:馮承素
作品內容,作品鑑賞,

作品內容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之蘭亭修“拔禊”之禮,舉行盛大的風雅。當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名士們飲酒賦詩,五十一歲的王羲之用蠶繭紙,鼠須筆,興樂而書,完成一篇《蘭亭詩序》。《蘭亭序》手稿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遒媚飄逸,縱橫變化,氣韻完美,雄秀之氣,出於天然。當時王羲之已醉,下筆如有神助,醒後自己也感驚異,他日更書數十本,比原稿終莫能及。唐初為太宗所得,尊為“天下第一行書”,命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鉤摹數本,以馮承素為首的弘文館拓書人也奉命將原跡摹成了副本。唐太宗把摹本分賜親貴近臣,真跡則被他作為殉葬品,埋入昭陵。現在流傳的馮承素摹本,存故宮博物院,上面鈐有“神龍”(唐中宗年號)小印,是斷為唐摹的一個鐵證。
馮承素 摹蘭亭序(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馮承素 摹蘭亭序(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書文詮釋: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 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蘭亭集序·神龍本(晉)王羲之)

作品鑑賞

本帖神氣又比較生動,細看乃是摹臨結合,將字形先勾一輪廓,再依勾形對看原跡臨寫,其細微末節特點之處——如賊毫、叉筆等,則再仔細描補而成。所以一方面細節特點不失,一方面又較生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