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路(明十三陵附屬建築群)

神路(明十三陵附屬建築群)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陵區門戶大宮門前約0.5公里處,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此坊建於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石坊的結構為五間六柱十一樓,坊高14米,寬28.86米。夾柱石上雕有麒麟、獅子、龍和怪獸,門上端額枋上有精美的浮雕。它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石坊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神路
  • 著名景點:石牌坊、碑亭、石雕群
  • :14米
  • :28.86米
  • 成立時間:1540年
  • 類型:石坊建築
神路,基本景點,石牌坊,龍、虎二山,大紅門,神道,碑亭,石雕群,欞星門,

神路

走過大宮門,迎面是一座紅牆黃瓦的“神功聖德碑”碑亭,四面辟門,有一隻體積近20立方米,重約50噸的巨龜,背負6.5米高的青石豐碑。碑亭四隅各有一漢白玉華表。碑亭北邊千米神路兩側,排列著造型生動,刻工精巧的立體石雕,共有石像生18對,自南向北排列順序是:雄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均為兩臥兩立,其後則是恭立著的武臣、文臣、勛臣各4個。過了石像生,就到了龍鳳門(又名欞星門)。有三個門洞,六根門柱均為石制。三門額坊中央都有石雕火珠,故又稱火焰牌坊名勝古蹟。
大宮門大宮門

基本景點

石牌坊

石牌坊為陵區前的第一座建築物,建於1540年(嘉靖十九年)。牌坊結構為五楹、六柱、十一樓,全部用漢白玉雕砌,在額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龍、雲圖紋及麒麟、獅子等浮雕。這些圖紋上原來曾飾有各色彩漆,因年代久遠,現已剝蝕淨盡。整個牌坊結構恢宏,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質建築工藝水平。
神路石牌坊神路石牌坊

龍、虎二山

過了石牌坊,即可看到在神道左、右有兩座小山。東為龍山(也叫蟒山),形如一條奔越騰挪的蒼龍;西為虎山(俗稱虎峪),狀似一隻伏地警覺的猛虎。中國古代道教有“左青龍,右白虎”為祥瑞之兆的傳 說,“龍”、“虎”分列左右,威嚴地守衛著十三陵的大門。

大紅門

坐落於陵區的正南面,門分三洞,又名大宮門,為陵園的正門。大門兩旁原各豎一通石碑,上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字樣。凡是前來祭陵的人,都必須從此步入陵園,以顯示皇陵的無上尊嚴。大門兩側原設有兩個角門,並連線著長達80華里的紅色圍牆。在蜿蜒連綿的圍牆中,另設有一座小紅門和十個出入口,均派有重兵駐守,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地。這些圍牆都早已坍塌,有些殘跡尚依稀可辨。

神道

大紅門後的這條大道,叫神道,也稱陵道。它起於石牌坊,穿過大紅門,一直通向長陵,原為長陵而築,但後來便成了全陵區的主陵道了。該道縱貫陵園南北,全長7公里,沿線設有一系列建築物,錯落有致,蔚為壯觀。

碑亭

位於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翹角的高大方形亭樓,為長陵所建。亭內豎有龍首龜趺石碑一塊,高6米多。上題“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碑文長達3500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熾撰文,明初著名書法家程南雲所書。該碑碑文作於1425年(洪熙元年),碑石卻是1435年(宣德十年)才刻成的。碑文詳細記錄了長、永、定、思諸陵的殘破情況。碑東側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費記錄。西側是嘉慶帝論述明代滅亡的原因。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華表,其頂部均蹲有一隻異獸,名為望天犼。華表和碑亭相互映襯,顯得十分莊重渾厚。在碑亭東側,原建有行宮,為帝後前來祀陵時的更衣處,現已無存。
神路神路

石雕群

陵前放置的石雕人、獸,古稱石像生(石人又稱翁仲)。從碑亭北的兩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龍鳳門止的千米神道兩旁,整齊地排列著24隻石獸和12個石人,造型生動,雕刻精細,深為遊人所喜愛。其數量之多,形體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我國古代陵園中罕見的。石獸共分6種,每種4隻,均呈兩立兩跪狀。將它們陳列於此,賦有一定含義。例如,雄獅威武,而且善戰;獬豸為傳說中的神獸,善辨忠奸,慣用頭上的獨角去頂觸邪惡之人。獅子和獬豸均是象徵守陵的衛士。麒麟,為傳說中的“仁獸”,表示吉祥之意。駱駝和大象,忠實善良,並能負重遠行。駿馬善於奔跑,可為坐騎。
陵區石雕群陵區石雕群
石人分勛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為拱手執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誠。 在皇陵中設定這種石像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就有了。主要起裝飾點綴作用,以象徵皇帝生前的儀威,表示皇帝死後在陰間也擁有文武百官及各種牲畜可供驅使,仍可主宰一切。

欞星門

又叫龍風門。由四根石柱構成三個門洞,門柱類似華表,柱上有雲板、異獸。在三個門額枋上的中央部分,還分別飾有一顆石雕火珠,因而該門又稱“火焰牌坊”。龍鳳門西北側,原建有行宮,是帝後祭陵時的歇息之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