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厭食暴食症

神經性厭食暴食症

神經性厭食暴食症發病初期常常表現為情緒過激或過分抑鬱,到了後期,就會出現引吐的症狀,引吐的症狀如果得不到救助,最終便會發展為死亡。神經性暴食厭食症是一種自己有意識造成和維持的,因節食造成一食慾減退 代謝和內分泌障礙及軀體功能紊亂。神經性暴食厭食症最基本的症狀是厭食 食慾極度缺乏 身體消瘦。這種症狀的產生主要與心理因素有關,並不是消化系統器質性疾病引起的。急性精神創傷或心情持續抑鬱,都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導致此病。

基本介紹

  • 別稱:神經性厭食暴食症
  • 多發群體:青年群體
  • 常見症狀:前期情緒過激或過分抑鬱,後期出現嘔吐症狀
  • 傳染性:無
  • 傳播途徑:無
簡介,診斷鑑別,診斷要點:,鑑別診斷:,

簡介

對付這種病,除了住院之外,還可以採取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個別難治病例,可套用胰島素治療。
暴食厭食症常肇因於不正確的價值觀及父母的壓力。
青少年的偶像模特兒葛佩姬(Paige Grauer),在螢幕前總是風姿綽約,然而在舞台下她經常亂發脾氣,並且容顏憔悴、心情沮喪。她總是感覺手腳冰冷並輕微發紫,而且頭髮看起來既乾燥又無光澤。
視食物為大敵
佩姬為了保持她在螢光幕前的美好形象,必須克服她的大敵-食物。不可思議的是佩姬竟然不知道自己在長期減肥下已不知不覺得了厭食症。直到有一天朋友發現她蹲在角落裡莫名其妙地啜泣,才了解她已出了大問題。
你知道嗎?飲食失調症的患者當中,有90%是女性,而在必須保持身材苗條的專業芭蕾舞者和運動員中,罹患飲食失調症者更高達60%。
其實在我們周遭,類似佩姬的例子比比皆是。根據調查顯示,有10%的中學女生和5%的大學女生患有神經性厭食症(看到食物就想吐)和神經性貪食症(猛吃猛喝卻沒有飽足感)。
許多人都不清楚厭食症有多么危險。它會造成失眠、沮喪、損害牙齒和牙齦、造成心臟和腎臟功能衰竭、紊亂或女性經期停止,造成腸胃潰瘍。根據《美國世界新聞與世界報導》指出,厭食症甚至會引起腦性神經病變而導致死亡。
患有厭食症的人常來自富裕的家庭。為了掩飾或壓抑外在的壓力,如婚變、親子失和、親人失喪等等,而失去了內在的平衡與控制,並出現以下徵兆:
體重明顯下降;寧願挨餓,不願進食;脾氣暴躁,情緒不寧;被動且孤僻;不滿自我形像;不斷量體重;為其它人烹調豐盛的食物,自己卻不願進食;喜穿層層包裹的衣服來遮掩過瘦的軀體;在浴室待的時間過長,尤其飯後可聽到從浴室傳來陣陣嘔吐聲,但當事人卻堅絕否認有嘔吐之事。
有因必有果
研究心理學且專精飲食失調症矯治的羅拉博士表示,厭食症或貪食症有三大起因:文化壓力,生理機能和本身的體質。社會大眾多半對女性在外觀上的要求比較多,其實在媒體製造的假象背後,那些看來具有姣好身材又充滿活力的模特兒,大部分都患有厭食症。
美國女性的平均身高是5尺4吋,體重是142磅。然而模特兒的一般身高是5呎10吋,體重112磅。難怪有50~60% 的少女嚮往模特兒“衣架子”的身材而拚命節食。如果我們的體質不適合竹竿形的身材,而卻極力想化身為那種體態,就會造成生理機能的混亂與破壞。過於纖瘦與過於肥胖同樣有害健康。
有些父母對子女要求過於嚴苛,也是造成厭食症的原因之一。專家指出:“這類嚴苛型的父母過份干涉子女的生活,他們的專制只是為了向外界表現他們多么善於教導子女。”這些父母忽略了子女的內心感受而造成潛在的危機。沒有任何家庭是完美的,衝突是一種正常現象,最重要的是要有效解決衝突,化危機為轉機。
醫心為先
模特兒葛佩姬已接受治療並康復了,且已從堪薩斯大學畢業,目前從事心理輔導工作。佩姬分享她自己的經驗:“與其說是生理問題,不如說是精神、心理問題。因此,不可一味強迫厭食症患者進食,而要從根本解決他們的自我形象問題,讓他們超越活在別人眼光之下的壓力。”
以下為預防厭食症的建議:
1.勿讓食物成為家中爭論的主題。
2.你的子女當中若有過胖的,不要取笑他們,要鼓勵他們吃低脂肪高纖維的食物並多做運動。
3.告訴你的子女,上帝創造不同體形的人,每一個人都是獨特而有價值的。
4.為人父母者切忌過於專制,應該給子女一些空間犯錯、成長,並適當地引導他們。
5.時常鼓勵讚美子女的表現。
6.容許子女表達他們的想法,當他們憤怒時,教導他們控制自己的脾氣。
7.用話語和撫摸來表達對子女的關愛,不要常常讓子女覺得頹喪。
8.當子女發牢騷時,父母應作個傾聽者,不要打斷或妄下結論。
9.若父母碰到解決不了的難題,應儘早請教專家。

診斷鑑別

診斷要點:

1)發作性不可抗拒的攝食慾望或行為,一次可進大量食物。每周至少發作2次,且持續至少3個月。
2)有擔心發胖的恐懼心理。
3)常採用引吐、導瀉、增加運動量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的發胖。
4)不是神經系統器官性病變所致的暴食,也非癲癇、精神分裂症等繼發的暴食。

鑑別診斷:

1)神經性厭食。若已明確診斷為神經性厭食,或交替出現的經常性厭食與間歇性暴食症狀者,均應診斷為神經性厭食症。
2)Klein-levin綜合徵。又稱周期性嗜睡貪食綜合徵,表現為發作性沉睡(不分日夜)和貪食,持續數天。患者醒了就大吃,吃了又睡。一次患病後體重增加明顯。無催吐、導瀉等控制體重行為,亦無對身體外形或體重不滿的表現,故與神經性貪食症易於鑑別。
3)重性抑鬱症。患者可出現過量飲食,但沒有為減輕體重不恰當的補償行為,如催吐、導瀉等,故與神經性貧食症不同。
4)精神分裂症。該症患者可繼發暴食行為,患者對此視之默然,無任何控制體重的行為,且有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症狀。
5)癲癇等器質性疾病。可出現暴食行為,病史、體檢和各項實驗涉及EEG等功能檢查,均有器質性病變基礎,則不考慮神經性貪食症,而且這類病人缺乏控制體重的不恰當行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