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泉鎮

神泉鎮

神泉鎮地處揭陽市惠來縣東南部,距縣城9公里,東鄰前詹鎮,西接東隴鎮和南海經濟開發區,南臨南海,北連華湖和惠城鎮。倚山面海,惠來縣三大海濱城鎮之一(神泉,前詹,靖海)區域面積5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4.8公里,有耕地17740畝。2007年底,全鎮總人口9.31萬人,總戶數18255戶,其中非農業人口6.96萬人。

神泉港是歷史上聞名遐邇的對外通商港口,匯集縣內龍江河、雷嶺河、鹽嶺河三大河流,系粵東地區最大的天然良港,被廣東省列為一級漁場,是國家一級漁港。

海產品主要有魷魚、墨魚、帶魚、龍蝦、馬鮫魚、石斑魚、鮑魚、金龍魚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神泉鎮
  • 外文名稱:Shen Quan town
  • 別名:神前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下轄地區:南華社區華埔村、澳角村,圖田村,蘆園村
  • 電話區號:0663
  • 郵政區碼:515231
  • 地理位置:惠來縣東南部
  • 面積:58 平方公里
  • 人口:10萬(2007年統計)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海角甘泉、海市蜃樓、玉華寶塔、惠來海濱度假村、沃角炮台等
  • 機場揭陽潮汕國際機場
  • 火車站:葵潭站
  • 車牌代碼:粵V
  • 港口:神泉港 
  • 主要社區:南華社區,北門社區
經濟概況,歷史文化,經濟發展,農業,漁業,工業,商業,旅遊餐飲業,社會事業,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公路,港口,通信,水利,供水,電力,著名景點,澳角炮台,華家媽祖像,玉華寶塔,海市蜃樓,南岸觀月,煙墩望海,海角甘泉,特色產品,相關傳說,神泉來歷,神泉亭塔碑記,隋唐時代,行政規劃,南華社區,北門社區,澳角村,蔗埔村,神漁村,神農村,溪東村,前湖村,文昌村,圖田村,圖上村,角林村,華家村,蘆園村,金東村,桃美村,石盤村,鰲頭村,赤山村,橫山村,華埔,

經濟概況

海岸線長14.8公里,是惠來主要漁產區之一。有機動漁船860艘,動力共2.6萬馬力,年捕撈量1.8噸。工業以漁網、造船、水產口加工為主。有鎮辦工業7家,引進來料加工工業4家。縣辦國營工廠2家、二輕工業廠8家。鎮內有鹽場3個,鹽田合計5600畝,年產原鹽約700噸。1987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562.92萬元,其中漁業產值1269.96萬元,占49.55%。有完全中學1所,國小15所,衛生院1所,影劇院2座。1987年鎮區面積1.2平方公里,人口1.8萬人。神泉港鎮區西南側,有公路通惠城,匯人葵和公路。不久前神泉鎮又開通了揭陽至神泉港的揭神公路,未來還計畫建造揭神鐵路,形成惠來海陸交通樞紐。
神泉鎮神泉鎮
神泉鎮

歷史文化

鄭和七次下西洋曾於神泉設立儲運倉庫,為鄭和提供了一定的歷史材料和佐證史料。
神泉鎮的石壁寮庵被縣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壁寮庵始建於明代,道光年間由縣衙出石重建,光緒三十年四年正月知縣為護庵而立禁示牌。庵內現保存有銅塔、銅鏡、觀音石像、經書等可移動文物一批,對惠來明末清初的石庵寺具有一定研究價值。

經濟發展

2017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1.24億元、社會零售總額8.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3.7億元、財稅收入697.3萬元,分別增長12.6%、10.1%、14.2%、11.4%。

農業

神泉鎮歷史上以種植水稻、番薯、蔬菜為主。近幾年來,蔬菜、水果種植量呈上升趨勢,逐漸形成規模化生產。至2007年,全鎮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6200畝(以雙造計),單產383公斤,總產10050噸;水果面積12000畝,年產水果751噸。畜牧業以家庭飼養為主,年飼養量35萬隻(頭)。

漁業

海洋捕撈業是神泉鎮的龍頭、支柱產業。神泉鎮依託海洋、港口優勢,大力發展海洋漁業。全鎮現有108匹馬力以上機動漁船715艘,杉竹排395隻,海產品有魷魚、墨魚、帶魚、龍蝦、馬鮫魚、石斑魚、金龍魚等。2007年海洋捕撈產量41580噸。水產養殖業迅速發展,全鎮有鮑魚場11家,養殖水體3萬立方米,並實現孵化、養殖、銷售一體化;對蝦養殖場21家,養殖面積1200多畝。

工業

神泉鎮有一定的工業基礎,改革開發以來,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迅猛。1989年後,企業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國營和集體企業的主導地位漸漸為私營企業所取代,湧現了大量有競爭力的私營企業。1994年,神泉鎮企業產值實現“億元衝線”目標。2007年,全鎮有工業企業460家,形成了以具有沿海特色的造船、修配、織網、製冰、水產品加工、纜繩、拉鏈、塑膠製品等產業。其中水產品加工業221家,年產值4億元;製冰廠18家,拉鏈廠12家。長榮食品遠銷美國、加拿大、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大昌拉鏈“DCC”牌商標躋身揭陽市知名商標行列。目前,占地面積3900畝的神泉對外工業園區已完成規劃設計,該園區的建成,將為神泉鎮的工業發展打造堅實的發展平台。

商業

神泉鎮歷史上商貿比較活躍,素有“小香港”之稱。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全鎮先後建設了鎮區、澳角、蘆園等4個集貿市場,占地面積15.5公頃的神泉粵東水產品市場已完成規劃,計畫投入資金1.1億元。

旅遊餐飲業

神泉鎮依託區位和資源優勢,著力發展海濱餐飲業,目前已創辦較大規模的海鮮樓2家、海鮮大排檔8家,形成海鮮飲食村,打出了品牌。如今,揭陽、汕頭、普寧、潮陽以及深圳等地客人經常在節假日慕名到蘆園海濱遊玩、品嘗海鮮,神泉港、蘆園漁村的知名度日益提高,旅遊餐飲業發展前景看好。

社會事業

教育

神泉鎮歷史上比較重視教育,湧現出神童蘇福等著名文人。新中國成立後,教育事業得到進一步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公辦、民辦教育蓬勃發展。1990年8月,投資364萬元的澳角漁業中學建成,該校是廣東省第一所由村民自籌資金建成的中學。1997年5月,神泉鎮人民政府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評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先進單位。至2007年,全鎮有中學3所,在校學生3548人,教師254人;國小23所(其中公辦21所,私辦2所),在校學生15564人,在職教師581人(其中私辦國小在校學生3334人,教師96人)。

文化

地方特色文化社團主要有潮劇團、潮樂社、燈謎協會、象棋協會等。地方傳統文化有神泉英歌、賽龍舟等。民間傳統工藝有木雕、竹編、石刻等。

衛生

神泉衛生院於1958年建立,1996年建設現院址,2000年重新修建,建築面積1520平方米。至2007年,神泉衛生院有中西醫師22人,病床18張。全鎮有個體診所10家,鄉村醫療站21家。

社會保障

全鎮建敬老院2座。

基礎設施

公路

公路主要有揭神公路、惠仙沿海公路、司神公路和東橫路;村道方面,除橫山、赤山、桃美、前湖等村未修建水泥路面外,其它17個行政村已修通水泥路面。

港口

神泉港是粵東地區的主要商港和漁港,是揭陽市對外交往的主要通商口岸,建成長1003米漁港南防波堤及三條長570米的護岸堤,於1993年被列入廣東省漁港建設專項投資十年規劃, 2007年12月,神泉港被國家農業部批准為國家一級漁港。

通信

神泉鎮設郵政支局、神泉電信支局、澳角電信營業所,1999年9月,神泉鎮澳角村建成全市第一所村級電信營業所。

水利

全鎮有小(一)型水庫2宗,蓄水能力558.82萬立方米,小(二)型水庫11宗,蓄水能力430萬立方米。

供水

神泉鎮有自來水廠一家,於1985年3月動工,1986年12月投產,日供水量3千噸,採用水塔固定水位供水。

電力

神泉鎮由縣電網供電。1960年建鎮供電所,1979年,從惠城架接高壓線路7公里至神泉, 2002年對全鎮供電線路進行改造,轄區內高壓線路66.54公里,低壓線路276.6公里,配變壓器93台。

著名景點

有多處名勝古蹟,其中較著名的有:海角甘泉、海市蜃樓、玉華寶塔、通天古井、煙墩望海、漁船晚歸、玉笏朝天、書院青松、沃角炮台、鰲頭塔、天后宮、澳角老嬸房、媽祖石雕像等。

澳角炮台

澳角炮台位於惠來縣城南二十里的澳角鄉西北。東至溪東炮台5里,西至神泉炮台5里。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為防倭寇而建。設定炮6尊,營房7間,專防外委一員,台兵18名。炮台朝東,面臨溟渤。炮台四周貝灰夯築,上有城堞、炮眼及人行通道。牆高5.8米、厚2米,人行道1.3米,總面積312平方米。現四周仍完好。
澳角炮台澳角炮台

華家媽祖像

惠來地處粵東沿海,海岸線長81公里,沿海村莊30多個,村民的祖先大部分是從福建莆田遷徙而來。沿海特點與莆田湄州島緊密相連的親緣關係,是媽祖文化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自南宋慶元六年(1200)便有福建莆田移民在神泉港建媽祖廟奉祀媽祖至今,數百年來,媽祖文化通過媽祖信仰者運用廟宇奉祀媽祖這一特殊的傳揚方式,讓媽祖文化在惠來大地上生根、發芽、成長。
華家媽祖像華家媽祖像

玉華寶塔

“玉華寶塔”佇立於甘泉南邊約200米處,建於清代,是一座七層八角形實心塔,是漁船歸航的標誌。遠遠望去,就像一支如椽大筆,在藍藍的天宇上寫下瑰麗的詩篇。塔門留有清惠邑縣令王瑋撰寫的對聯:“瀉影入滄溟,靜浪恬波,早見鯨潛鯢伏;高標出雲漢,捫星摘斗,佇看鳳起蛟騰。”塔下新建八角形墩台,周圍回欄繞築,景地幽雅。

海市蜃樓

沿玉華寶塔的水泥路向西,迂折朝南,再向西,便是西港碼頭。據說這裡是看“蜃樓海市”的最佳地點。有書記載,神泉鎮的蜃樓海市是我國三大蜃景之一,常於春夏之交出現在神泉港西南海面上。
據說,2005年3月的一天下午,在西南方向的港面上出現一大片橙黃色的彩雲,徐徐向東飄來。突然,一些彩雲變成帆船,乘風朝這裡駛來,那些帆船後來競湊在一起,變成一座拱形的大橋,橋上有霓虹燈在閃爍,來往的車輛疏落有致。其後,幻景變化萬千,異常美麗。

南岸觀月

西港碼頭南面是港灣,港彎過處是南岸。與大海親密接觸,赤著腳踏在軟綿綿的沙灘上,腳底下傳來了海的呼吸。掬一捧海水對潑,別有生趣;摟一縷海風入懷,豪情頓生。
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審美情趣日趨高雅,“南岸觀月”遂成為改革開放以來神泉的一新景觀。

煙墩望海

每年中秋之夜,神泉鎮及周邊鄉鎮的人們,男女老少相攜坐輪渡,帶著煙花紅燭、水果飲品、魷魚脯、月餅等至南岸。有的在沙灘上圍沙牆,點燃煙花燭火,品酒談心;有的在海邊戲水踏浪、拾貝殼、賞月觀海,共享天倫之樂。青年男女在此約會,向“月娘”祈願。中秋夜,成為神泉及周邊鄉鎮年青人的“情人節”。
看海的另一妙處在神泉西南高地的煙墩。登臨這裡,南眺大海,別具一番境界。只見煙波浩渺,翔鷗點點,船隻隨波起伏。漁船出海時,千帆競發,如出征的軍艦,浩浩蕩蕩;漁船入港時,如萬馬奔騰,又如鋪天蓋地的將士凱旋而歸,景象非常壯觀。登高眺海,使人眼界開闊,心曠神怡,浮想聯翩。這就是“煙墩望海”。

海角甘泉

位於神泉鎮區東南角,宋時是海灘上一個淡水泉眼,明時砌成泉井,其時潮汕神童蘇福為它題寫獨腳聯“抉(快)取攜而不竭任鹵浸鹹蒸獨標平淡”,一時成為絕對,擴大了此泉影響,並被人們編造出許多神奇傳說,使此泉演變為“神泉”。清乾隆間知縣王瑋在井旁建亭,將蘇福獨聯刻在亭柱上,並樹碑撰文。清代歌詠神泉詩中有“天涯有奇景,海角出甘泉”的句子,因而產生了“海角甘泉”的雅稱。

特色產品

曾經白蘿蔔是非常盛產的,而且由於地質,白蘿蔔也甚美味;綠豆餅;海產品等。
神泉鎮神泉鎮

相關傳說

神泉來歷

約800年前,惠來的著名古鎮之一神泉還是一個四面環水的小島,而不像如今和周圍連成整片陸地。然而在海邊沙灘上居然發現有一口泉眼,任憑潮水漲落鹽滷浸泡仍然甘甜非凡,成為海角的一大奇景,也惠澤一方漁民。公元1553年,這個原來叫做“神前”的地方正式更名為“神泉”,可謂“城以泉名”。
神泉鎮神泉鎮
這口以出水甘甜著稱的泉眼依舊沒有絲毫枯竭的跡象,泉壁砌石,護欄圍著一泓神泉鎮曾經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泉”,而600年的人文遺存更使這裡別具風情。泉旁有亭,名為甘泉亭,原建於清乾隆十七年,1979年為颱風所毀,現立於泉邊的甘泉亭為1980年修建。在一根亭柱上,記者又發現頗可玩味的一景——一副獨腳聯:快取攜而不竭任鹵浸鹹蒸獨標平淡。同行的人介紹說,相傳此上聯是惠來歷史上著名的神童蘇福所作,因為仄平鑲嵌獨特,又與神泉奇景巧妙結合,所抒發的情懷境界也相當高遠,因此幾百年來難覓可對之句,成為不折不扣的獨腳聯。鄉間傳言,當年郭沫若來此地也特意為之沉吟良久。郭沫若的這一經歷使這個孤聯之難對得到了一個相當權威的註解。

神泉亭塔碑記

亭中有立石,走近細觀,是《神泉亭塔碑記》,井、聯、碑、亭由此聯成一體。有記載明言“到惠必到神,到神必觀泉,觀泉必賞聯”。
關於神童蘇福,李文升告訴我們,他是神泉鎮人,生於明洪武四年,在他13歲那年的春天,當地府縣以神童舉薦他以徵士的名義遙涉江河趕往南京陛見朱元璋。朱元璋因覺得他年紀太小,不便在京深造,便賜金與糧遣返,囑咐其長大後再為朝廷出力。蘇福便踏上了歸程。當地人對蘇福路上的遭遇有許多傳說,最連貫的一種是說蘇福途經浙江濮州驛時,因為當地爆發痢疾瘟疫,而蘇福又恰恰掌握了治療痢疾的良方,便滯留當地為百姓醫治,大有成效。自己卻因為勞累過度而染病,醫不自治,不幸命喪他鄉。朱元璋聽到蘇福去世的訊息,扼腕不已,頒旨厚葬。惠來知縣便在惠來馬東山山腰為蘇福營造了衣冠冢,這一堆小小的黃土至今猶在。

隋唐時代

就有中原及福建等移民在此繁衍生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神童蘇福就在這個美麗的海濱小城誕生。神童8歲時,就以其靈異的思維和匠心獨運的超凡想像,寫下了著名的《三十夜月詩》而震動朝野,為明太祖朱元璋所賞識,欽定為神童,傳為佳話。
神泉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尤其有神童的麒麟彩筆閃爍著耀眼的光環,使這個美麗的港城散發著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相互輝映的獨特魅力。
人們常說:“到惠必到神,到神必到泉。”神泉鎮東南角有“海角甘泉”,古時近海灘。宋代,人們在這海灘邊發現了一個淡水泉眼,泉水甘洌,取之不竭,且能去暑祛邪,勝於藥石,真是神奇極了!明代時,人們把它砌成了泉井。後泉井旁建甘泉亭,亭中立一石碑,清乾隆年間惠邑縣令王瑋撰碑記,記載神童蘇福引眾在此汲水等事,其中有句云:“故泉以人顯,城以泉稱也。”這大概可以知道“神泉”城名的來歷。
石碑左側一亭柱留有神童蘇福的獨腳聯:“抉取攜而不竭,任鹵浸鹹蒸,獨標平淡。”神童的獨腳聯,吸引了歷代的文人墨客、才子名士、文臣武將撰寫下聯。雖有佳對,但因上聯乃神童所撰寫,故至今仍沒有人將所撰下聯刻於亭柱,讓神童的上聯永遠成為神泉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行政規劃

1949年5月惠來縣全境解放,設立神泉區;1952年5月,鎮境劃設為第六區(駐神泉鎮);1958年9月取消鄉建制,併入紅旗公社(即今惠城鎮),同年12月,撤消惠來縣建制,紅旗公社併入普寧縣;1961年3月,恢復惠來縣建制,設定神泉人民公社;1983年11月,實行政社分設,置區建鄉,神泉公社改為神泉區;1986年11月,撤區建鎮,改稱神泉鎮;現轄2個居民委員會,19個行政村,下轄自然村28個。

南華社區

在惠來縣城南面7.5公里處,神泉鎮區西南部。人口0.84萬。因居委會設於玉華塔南面,故稱南華。範圍:鋪仔頭至沙田,1-5號公路。主要街道有公園街、玉華街等。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手工業和商貿。有拉鏈廠、建材廠等街道集體企業12家,個體企業6家。

北門社區

在惠來縣城南面7公里處。人口0.62萬。以居委會設於神泉城北門而命名。範圍:水上公社、西門頭、西門直巷、司神路、上泉路。居民多從事工商業。有製冰、漁網具、鋸木等街道集體企業8家,個體企業6家。

澳角村

澳角村位於廣東東部的潮汕地區揭陽市惠來縣。 在惠來縣城南面8公里處,神泉港東南1公里的岬角地帶。是揭陽市的第一大漁村。人口約2萬。宋代、蔡、許、蔣等姓居民在此定居,村落依山臨海,系岬角地帶,地形似鳳凰,故名鳳山;後有黃姓人遷入,因村前澳內有一巨礁,形若香櫞(櫞潮音黃)故又名香黃澳;明萬曆十四年(公元1586年),以地處澳灣岬角,改稱今名。聚落依山臨海呈複合狀分布,建築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和部分瓦木結構古式平房。以漁為主,海鮮特產有對蝦、石斑、魷魚、龍蝦等。有漁產品加工業230家,製冰廠10家,漁網具手工業10家,漁船數百艘。有中學1所,國小2所,醫療站1個,市場2座等公共場所設施。有公路通葵和公路。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村北海邊高地築營盤駐軍,1938年日軍入侵,營盤被毀、遺址尚存。曾任國民黨海軍中將司令的林興林是該村人。

蔗埔村

在惠來縣城東南6.2公里處。由蔗埔、英四內、尖埔3年自然村組成,以村委會駐地命名。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附近溪洋村吳姓居民來此廣闊的山埔(坡地)看守甘蔗,後在此定居創村,取名大蔗埔。1980年地名普查時簡稱蔗埔。聚落呈長方形分布,建築多為三合土結構平房。人口0.11萬。以農為主。有耕地849畝,主種水稻、番薯、花生。山地820畝,植松柏、木麻黃和果樹,有國小1所。司神公路從村東經過。

神漁村

在惠來縣城南面8.1公里處。神泉鎮區西南側。人口0.35萬。1964年由神泉大隊析為居民、農業、漁業3部分,稱神泉漁業大隊。1986年設為神漁村民委員會。聚落呈複合狀分布,建築為磚瓦木結構平房和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以漁為主。海產有赤蟹、蝦、魷魚等。有曬魚乾場50個,漁產品加工廠、冷凍廠、漁網廠、修配廠近20家。有公路接惠神、司神公路。

神農村

在惠來縣城南面7.8公里處,神泉鎮區西南側。人口0.26萬。1964年由神泉大隊析為居民、農業、漁業3部分,稱神泉農業大隊,1986年設為神農村民委員會。聚落呈複合狀分布,建築為磚瓦木結構平房和鋼筋混凝土結構平房。以農為主。有耕地1638畝,主種水稻、番薯及豆類。山地1670畝,均已綠化。有20%的勞動力從事商貿和服務業。有醫療站1所。有公路接惠神、司神公路。

溪東村

在惠來縣城南面偏東10.3公里處。人口0.24萬。明末,謝姓居民到此創村,後有張、林、黃諸姓相繼遷入,因村落在溪的東側,故名溪東,溪也因村而得名溪東溪。聚落沿溪東溪呈長塊狀分布,建築為三合土結構平房。以農為主,兼營漁業。有大耕地1522畝,主種水稻、番薯、花生。山地1100畝,營造薪炭林,間植荔枝。海產有金龍魚、蓬螺等。村西的溪東溪出海處盛產鰻魚苗。有國小1所。有簡易公路通鎮區。

前湖村

在惠來縣城東南8.1公里處。人口0.18萬。宋末,有邱、周2姓居民在此定居,後又有肖、高等姓居民到此聚居。因村三面高山,村前低洼湖,故稱前湖。聚落呈長方形分布,建築為磚瓦木結構平房。以農為主。有耕地1607畝,主種水稻、番薯、花生。山地10000畝,造林9000畝,間種果樹300畝。村東南、東北有圓山嶺、黃溪藍、水吼3座水庫。有國小1所。屬革命老區。有簡易公路接惠前公路。

文昌村

在惠來縣城南面5.9公里處。人口0.38萬。明初,鄧姓居民到今村北側約300米處的後山頭居住,不久,南移至今村址,並相繼有餘、林、周、許等姓人遷入聚居,因聚落在文昌山南側,故稱文昌,又因村民多以曬鹽為生,勞苦貧困,而民風淳樸,因而以諧音亦稱忙情,流傳有忙清忙不富之諺。聚落於文昌山南側呈長方形分布,建築為三合土結構平房。以鹽業為主,兼營農業。有鹽田2000畝,是惠來縣歷史修久的產鹽基地之一。耕地790畝,主種水稻、番薯。山地650畝,植相思、馬尾松。有電訊器村預製廠1個,國小1所。惠神公路從村東側經過。而今農田荒廢,鹽業凋零。大量青少年外出務工,村里多剩下從事建築業的中老年人,及小孩。外出務工人員中女性要遠遠大於男性,多從事工廠工作。

圖田村

在惠來縣城西南9公里處。人口0.29萬。明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周姓一支從福建莆田縣遷來此定居。背海面溪,四面環水,形似小島,可耕地土質為海灘涂地,故名塗田,後雅稱圖田。聚落呈塊狀分布,建築為三合土結構平房。以漁為主,兼營農業。海產有赤蟹、對蝦、馬鮫等。耕地908畝,主種薯、豆。林地4000畝,其中防風固沙林2000畝。1926年成立圖田農協會,次年組織赤衛隊,1928年3月參加彭湃領導的攻打惠來縣城的武裝鬥爭,1929年秋建立惠來縣蘇維埃政府圖田交通站,1938年秋建立惠來縣蘇維埃政府圖田交通站,1938年建立中共圖田支部,成立青抗會。屬革命老區。有國小1所、醫療站1個。有簡易公路。

圖上村

在惠來縣城南面偏西9.1公里處。人口0.18萬。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19年),周多憲從潮陽灑港遷來此定居,村地背海面溪,四面環水,村落在塗田(今稱圖田)村東面1公里處,故名塗上村。聚落呈塊狀分布,建築為三合土結構平房。以農為主,兼淺海捕撈。有耕地881畝,主種薯、豆。林地525畝,其中防風固沙林300畝。海產主要有苗蝦、西施貝等。屬革命老區。有國小1所。有簡易公路。

角林村

在惠來縣城東南3.8公里處。人口0.18萬。宋代,楊姓村民創村,因周圍林木荊藤茂密,叢簇互擁,當地土語謂之帕、籃,故稱村名為楊帕籃,及後周圍建起後吳、城仔、新鄉、劉厝等村,諸村連成一片,村中有兩巨石,形似羊角,遂重新命村名為羊角林,1980年地名普查時簡稱角林。三面丘陵,南為文昌山,西側臨雷嶺河,村落在窩地中凸起的低丘之上。聚落依雷嶺河東側呈長方形分布,建築多為三合土結構平房。以農為主。有耕地1130畝,種植水稻、番薯、花生。山地1430畝,主植馬尾松、相思、木麻黃和荔枝、桃、李等果樹。有國小1所、醫療站1個。村北有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所建的三長寺,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改建為石壁庵。

華家村

在惠來縣城南面10.5公里處,瀕南海。全村887人。宋時已有漁民在此海邊搭寮守漁船,後游、張等姓居民在伯公山坑下西面避風搭寮定居,稱下坑,繼之謝、吳、胡、許等姓居民相繼遷入聚居,遂成村落,改稱下家,後雅稱今名。聚落臨南海呈長方形分布。建築多為泥瓦木結構平房,部分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以漁業為主,兼農業。耕地80畝,主種稻、薯。山地及沙灘460畝,均已造林。有國小1所。有司神公路從村前經過。

蘆園村

蘆園村在惠來縣城南面11.8公里處。由蘆園、溪東港、東坑仔3個自然村組成,以村委會駐地命名。宋代已有漁民在此搭寮捕魚。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19年),莊、謝、王、黃、楊等姓居民相繼遷入,遂成村落。地處海邊丘陵之凹部,環村東、西、北3面有雞籠山、看仔石、桶弓石3個高地,形同爐沿上的3個墊角,故稱爐園,1950年改為今名。人口0.53萬。漁農並舉。海鮮特產有紫菜、龍蝦、魷魚等,遠銷港澳等地。還有養殖魚蝦池120畝。耕地2020畝,主種水稻、番薯及豆類。山地586畝,植木麻黃、相思等。有國小1所、醫療站1個。是革命老區。有公路通鎮區。

金東村

在惠來縣城南面7.1公里處。人口0.17萬。原村建在龍江、鹽嶺、雷嶺3河出神泉港之交匯處,古為沙洲,因周圍遍生膠綻村(海底紅樹林),故稱膠綻洲,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金姓居民選擇與陸地相連的沙洲西側創村,取名新鄉仔(已廢),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許姓居民到此創村,因村落在金姓居住的村莊東側,故名金東洲,1980年地名普查時,簡稱金東。聚落呈方塊狀分布,建築為三合土結構古式平房。…

桃美村

在惠來縣城南面偏東11.2公里處。人口0.12萬。明初、籃、顏等姓居民到此創村、村落初在山頂,後逐漸移至山下,村前為黑色土壤,故名烏塗尾,後雅稱今名。聚落為長方形分布,建築為磚瓦木結構平房。以農為主。有耕地817畝,主種水稻、番薯及豆類。山地450畝,植松柏、相思等。部分村民兼營竹筏淺海捕撈。有國小、醫療站各1所。有簡易公路通鎮區。

石盤村

在惠來縣城東南面9.1公里處。人口0.1萬。明末,有羅、曾2姓居民在此定居,因村地平坦似盤,四周為黑色巨石,故名烏石盤,1965年簡稱今名。聚落處溪東溪西側呈塊狀分布,建築為三合土結構平房。以農為主。有耕地670畝,主種水稻、番薯、花生。山地450畝,營造薪炭林,間植果樹。有國小1所、醫療站1個。有簡易公路通鎮區。

鰲頭村

在惠來縣城南面4.5公里處。人口0.17萬。元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曾任惠州縣令的王鰲安從潮陽湯頭村遷徙於此創村,據說村址選在文昌山落脈處,以期冀子孫科舉揚名,幫取名鰲頭。聚落依文昌山呈弓狀分布,建築多為三合土結構平房。以農為主。有耕地1030畝,主種水稻、番薯、花生。山地560畝,植相思、馬尾松、間種果樹。有國小1所。屬革命老區。村後文昌山上有明崇祉元年(公元1628年)所建的鰲頭塔。惠神公路從村南側經過。

赤山村

在惠來縣城東南5.8公里處,由新赤、老赤、石龜埔、拔仔圍4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新赤村。新赤和老赤原統稱赤山,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莊姓一支到此創村,後有張、陳、方、李、楊等姓居民相繼來此聚居,因村地及四周山坡皆為赤紅色土壤,故名赤山。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吳姓居民於村旁另創一村,稱新赤山,先創之村稱老赤山。聚落處惠神公路東側呈橢圓形分布,建築多為三合土結構平房。人口0.1萬。以農為主。有耕地815畝,主種水稻、番薯、花生。山地1790畝,植相思、松柏和果樹。有國小1所、醫療站1年。司神公路從村前經過。

橫山村

在惠來縣城東南7.6公里處,由橫山、排埔、石湖3個自然村組成,以村委會駐地命名。宋明,呂、謝等姓居民在此定民,因村後是一條東西橫貫的山丘,故名。及後詹、林、吳等姓居民在附近創立若干小村,這些村落後來都歸入橫山。聚落依丘陵呈長塊狀分布,建築為三合土結構平房。人口0.25萬。以農為主。有耕地2261畝,主種水稻、番薯及豆類。山地5500畝,為薪炭林,間植荔枝、桃、李等水果。有國小1所、醫療站1個。是革命老區。有公路接司神公路。曾任台灣憲兵司令的吳惠生是該村人。

華埔

在惠來縣城西南7.5公里處。人口0.19萬。宋時,蔡姓居民創村,明範例武十三年(分元1380年),陳姓一支遷此聚居。因村落在低洼的沙埔(丘陵坡地)上,故名下埔,後雅稱華埔。聚落呈長方形分布,建築為三合土結構平房。農、漁、鹽並舉。耕地271畝,主種薯、豆。鹽田1500畝。有國小1所、醫療站1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