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授太乙散

神授太乙散由川升麻、白芍藥、紫蘇葉、香附子、乾葛、香白芷、陳皮、川、青皮、甘草各等分。製備方法為上為粗末。主治四時氣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及陰陽兩感,風寒濕痹。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神授太乙散
  • 別名:太一十神散、太乙十神散
  • 是否處方藥:非處方藥
  • 主要適用症瘟疫妄行,人多疾病,及陰陽兩感,風寒濕痹
  • 不良反應:嗜睡
  • 劑型:粉劑
《百一》卷七,方名,別名,組成,主治,用法用量,加減,製備方法,附註,《醫方類聚》卷六十二引《經驗秘方》,方名,組成,主治,用法用量,加減,製備方法,用藥禁忌,

《百一》卷七

方名

神授太乙散

別名

太一十神散、太乙十神散

組成

川升麻、白芍藥、紫蘇葉、香附子、乾葛、香白芷、陳皮、川、青皮、甘草各等分。

主治

四時氣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及陰陽兩感,風寒濕痹。

用法用量

每服3大錢,水1盞半,生薑3片,煎至8分,去滓,通口服,不拘時候,連進2服。

加減

如發熱頭痛,加連須蔥白3寸同煎;如中滿氣噎,加枳殼數片;產婦、嬰兒、老人皆可服之。

製備方法

上為粗末。

附註

太一十神散(《普濟方》卷一三六引《廣南衛生方》)、太乙十神散(《普濟方》卷一五一)。

《醫方類聚》卷六十二引《經驗秘方》

方名

神授太乙散

組成

青皮(去瓤)1兩,川芎(不蛀,新者)1兩,白芷(不蛀,新者)1兩,桔梗(去蘆)1兩,枳殼(麩炒,去瓤)1兩,柴胡(去蘆)1兩,陳皮(去白)1兩,香附子(炒,去毛淨)1兩,蒼朮(去蘆皮)1兩,防風(去蘆,不蛀者)1兩,藁本(去土)1兩,甘草(不去皮尖)1兩,細辛(去土)1兩,藿香葉(去土)1兩,赤芍藥1兩,羌活1兩,乾葛(有粉者,不蛀)、升麻、紫蘇葉(去枝土)。

主治

四時瘟疫流行,不問陰陽兩感,頭痛壯熱憎寒,拘盡急痛,無問大人小兒孕婦,久病肚熱胸痞疾嗽,悉皆治之。

用法用量

小兒5歲以上,每服3,新水中盞半,生薑3片,棗3個,蔥白3根,同煎7分,去滓,通口服1大盞,滓再煎;10歲以上,每服半兩,新水2大盞半,生薑5片,棗5個,蔥白5莖,同煎7分,去滓,通口服2大盞,滓再煎;大人每服7錢半,新水3大碗,生薑7片,棗7個,蔥白7根,煎7分,去滓,通口服2大碗;病勢甚者,先嚼蔥、姜引子,用碗內藥熱氣額上熏,徐徐通口,一氣熱服,滓再煎,熱服2大碗,並進2服,前疾立愈。

加減

如久發熱,胸痞肌瘦,去姜蔥,新水依上煎,溫服3服;久患頭痛身疼,每服加川芎、白芷、赤芍各1錢,姜蔥依上煎,熱服;時毒,頭面項頸腮腋皆腫,咽痛,去引子,白新水,加鼠粘子、荊芥穗、防風、加蔥中節3莖,同煎,溫食後服,並進3-5服,消減立安;小兒瘡疹末分,蔥白減,姜棗同煎,去滓溫服;出快,一身皆痛,依時氣傷寒治法,用引子,更加桂、白芷、赤芍,依上煎服;頭風、頭痛,上壅風熱,加荊芥穗、茶芽、蔥白同煎,不用姜棗;婦人月事不調,發熱,加炒淨香附子、白芍、荊芥穗、烏梅同煎,無時;身有大瘡舉作,加牛蒡子、金銀花、荊芥穗各3錢,加入前藥同煎,去引子,連熱服3大碗,汗出立消;散瘡頂津潤,得用生礬末,頻摻上散,速修配,如法服餌。

製備方法

上為粗末。

用藥禁忌

時毒,頭面項頸腮腋皆腫,咽痛者,忌辛熱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