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

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

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 是清朝末年梁啓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記述了鄭和航海的背景以及功績,表達了對航海家鄭和的欽佩。並與同時期的哥倫布,達嘉馬等對比,發人思考。其中“鄭和之後,再無鄭和”更是成為名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
  • 外文名: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
  • 作者:梁啓超
  • 創作年代清朝末年
  • 作品出處飲冰室合集
原文,作者簡介,

原文

西紀一千五六百年之交,全歐沿岸諸民族,各以航海業相競。時則有葡之王子亨利(Don Henry)(1394—1463年)獻身海事,既發大西洋附近砵仙圖群島(Port Santo)、挨莎士群島(Azores)、加拿里群島(Canary)。未幾哥倫布(Columbus)(1440—1506年)遂航大西洋,發見西印度群島,前後四度,遂啟亞美利加大陸。同時葡人維哥達嘉馬(Vasco Da Gama)沿亞非利加南岸,逾好望角,達印度,回航以歸歐洲(1486—1497年)。越十餘年,而葡人麥折倫(Magellan)橫渡太平洋,啟菲律賓群島,繞世界一周(1519—1522年)。自是新舊兩陸、東西兩洋,交通大開,全球比鄰,備哉燦爛。有史以來,最光焰之時代也。而我泰東大帝國,與彼並時而興者,有一海上之巨人鄭和在。
我國大陸國也,又其地廣漠,足以資移殖,人民無取騁於域外。故海運業自昔不甚發達,顧沿海諸省,二千年前,既往往有涉海自殖者,史稱會稽海外有東鯷,又有夷州及澶州。秦始皇時,方士徐福將童男女數千人止焉。其地即今日本之長崎一帶是也。辰韓舊國,亦名秦韓,蓋秦時人民苦苛法者遷焉,其地即今朝鮮之慶尚道(釜山浦所在),與日本相望者也。凡此陳跡,皆為吾航業發達已古之證。其後兩漢六朝,南海航路漸辟,我商船有達亞丁灣及米梭必達迷亞者,蓋與波斯人阿剌伯人代興雲。(詳見拙著《世界史上廣東之位置》)唐宋以還,遠略漸替,我航業不振者垂數百年,及明代而國民膨脹力,別向於一方面。
亞洲東南一大部分,即所謂印度支那及南洋群島者,實中國民族唯一之尾閭也。又將來我中國民族唯一之勢力圈也。以今日論,其政治上之實力,白種人屍之,其生計上之實力,未或能與吾競也,今略取吾民自殖於彼地者,表其人數及其比較如下:
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
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
上表所列,雖未可稱確實之統計,然大端固不甚謬。即吾民自殖於彼者,當不下五百四五十萬人,加以與土人種雜婚者,當及七百萬人。其間若群島之礦業,暹羅、越南、緬甸之農業,群島及暹羅之森林業,乃至全部之商業、工業,其在我國人手者,十而八九,故此諸地於實際上,蓋吾外府也,吾國以何因緣而能致此,推原功首,吾思鄭和。
鄭和,雲南人,世所稱三保太監者也。初事明成祖於燕邸,從起兵,有功,累擢太監。成祖之在位,當西紀千四百三年至千四百二十四年,正葡萄牙王子亨利獎勵航海時代,而西史所稱新紀元之過渡也。成祖以雄才大略,承高帝之後,天下初定,國力大充,乃思揚威德於域外,此其與漢孝武、唐太宗之時代正相類。成祖既北定韃靼,耀兵於烏梁海以西,西辟烏斯藏,以法號羈縻其酋,南戡越南,夷為郡縣。陸運之盛,幾追漢唐,乃更進而樹威於新國。鄭和之業,其主動者,實絕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
舊史稱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於是有命和航海之舉。但其動機安屬,勿具論,吾征諸史文,於鄭君首途之前,有深當注意者二事。
一日其目的在通歐西也。“本傳”云:“命和及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又云:“俗傳三保太監下西洋,為明初盛事。”據此則此本行志非南渡而西征也。蓋自馬可.波羅人仕以來,歐人讀其書而知中國有文明,始汲汲謀東航,此印度新航路之所由發見也。彼此皆未克達最終之目的地,而今東西通道之鍵鑰,實胎孕於是。
二曰航海利器之發達也。“本傳”云:“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容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吾讀此文,而嘆我大國民之氣魄,詢非他族所能幾也。考現在世界最大商船,稱美國大北公司之“彌奈梭達”(今年始開航,日本議和全權小村氏乘之以赴美者也),長六百三十英尺,廣七十三英尺。全世界色然驚之,謂大莫與京矣。英尺當我工部尺九寸八五七七,明尺當工部尺,尺有一寸一二。然則鄭和所乘船,其袤殆與“彌奈梭達”等,其幅則倍彼有餘。以今日之美國,僅能造如“彌奈梭達”者二。以當時之中國,既能造倍“彌奈梭達”者六十二,雖曰專制君主有萬能力,而國民氣象之偉大,亦真不可思議矣。其時蒸氣機關,未經發明。 運用如此龐碩之艨艟,凌越萬里,則駕駛術亦必有過人者。
哥倫布航海凡四次,伋頓廓航海凡五次,而鄭和航海則七次,今表其年代:
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
據上表所示,則鄭和為海上生活者垂三十年,殆無歲不在驚濤駭浪之中,其間稍得息肩者,則成祖崩殂後六年間耳。迨宣宗中葉,復舉壯圖,闢地最遠,而和亦既老矣。其經略海外之事實,史文闕如,不能具詳,但紀其俘三佛齊王、錫蘭王、定蘇門答剌之亂,其武功之偉,可見一斑。又史言自和死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夸外番,此則張博望之在西域,何以加諸。
其時紀行之作有二書:
(一)《瀛涯勝覽》,馬歡著,永樂十四年出版,紀載十九國。
(二)《星槎勝覽》,費信著,正統元年出版,紀載四十國。
馬、費二氏,皆回教徒,以能解亞剌伯語言,被命為通譯,故紀行文皆成於其手。馬著出版後,故國名少而紀載較詳;費著出版後,故國名多而紀載微簡。今參考兩書,釋以今地,以稽當時聲威之所彼焉。
(一)馬來半島以東諸國,凡十五
(二)滿剌加諸國,凡四
(三)蘇門答剌諸國,凡七
(四)印度諸國,凡六
(五)亞剌伯諸國,凡五
(六)亞非利加諸國,凡三
(一)馬來半島以東諸國:
(1)占城(Chamba Or Champa),漢林邑地。唐時或稱占不勞,改稱占婆,今越南下交趾部西貢市所在之地,其時為一獨立國,不屬交趾。
(2)靈山,《星槎》所記雲,與占城山地連線,其地今難確指。西人腓立氏謂今之伽南港(Can-nauh)。格蘭尼威氏謂為今之那的里加山(Nuitran),未知孰是,要之在下交趾也。
(3)真臘(Camboja),今之高棉,為法蘭西保護國者也。當時其國領有暹羅之一部分,與我國雲南接壤。
(4)崑崙(Pulo Condere),下交趾極南之一島,如我國之有瓊州島,然至今越南人仍呼為崑崙山。西人則稱蒲盧康得羅,蓋馬可波羅紀行之舊名雲。馬來語之蒲盧,即Island(島)之義也。今法人往往竄越國事犯於此。
(5)賓童龍國(Cape Pabaran),今高棉海岸之一岬角也。
(6)暹羅國(Siam),自明。
(7)彭坑(Panang),《星槎》雲,在暹羅之西,即今馬來半島之南端,瀕東海岸,與新加坡接壤者也。
(8)東西竺(Singapore),《明史》“外國傳。柔佛條”下云:“柔佛近彭亨,永樂中,鄭和遍歷西洋,無柔佛名,或言和曾經東西竺山,今此山正在其地,疑即東西竺。”按柔佛即今之新加坡,在馬宋半島之極南端,當時名以東西竺者,殆猶哥倫布命北美新地為西印度群島歟。
(9)龍牙門(Strait of Lingga),馬來半島與蘇門答刺島中間之一小島,在海峽間。今大學堂審定地圖所稱龍加島者是也。
(10)交爛山(Billiton Island),大學堂地圖所稱比利敦島者也,在爪哇海中,位蘇門答剌島與婆羅洲之交。元時史弼征爪哇,曾駐兵焉。
(11)假馬里丁(Carimata Island),大學堂地圖所稱卡里馬塔群島是也,在婆羅之西南與蘇門答剌相對。(《元史》“史弼傳”有假馬里答,其位置正如《星槎》所記,《星槎》之馬里可決為里馬之誤。)
(12)麻逸凍(Pulo Bintang),《星槎》記在交爛山之西南洋海中,其地今難確指,格蘭尼威氏以巽他群島中之邊丹當之,今從焉。
(13)爪哇(Java),自明。
(14)重迦羅(Madura),大學堂地圖所稱馬都拉島者是也,在爪哇海中與蘇拉巴雅港相對。
(15)吉里地悶,其地今難確指,《星槎》雲,在重迦羅之東,產檀香,按佛里嶼一名檀香嶼(Sandalwood),或當屬此地,其地在爪哇海與班達海之間也。
(二)滿刺加諸國:
(1)滿刺加國(Malacca),今官書或稱麻六甲,為英屬地,在馬來半島南端西岸。
(2)亞魯(Aru Islands),大學堂地圖譯為亞羅,在蘇門答剌島北岸,臨滿剌加海峽。
(3)九州山(Pulo Sambilon),滿剌加海峽中九島嶼。九州之名,乃譯義而非譯音,馬來語之(Pulo)此雲島也,其(Sambilon)此雲九也。
(三)蘇門答剌諸國:
(1)舊港亦名浡淋邦(Paleambang),《明史》稱三佛齊,六朝時乾陀利,今荷屬蘇門答剌島之東北部一大都會,大學堂地圖所譯為巴鄰旁者是也。
(2)蘇門答剌國(Sumatra),今以為全島總名,但據《瀛涯》、《星槎》所記,則僅為其島西部之專名,即今之亞齊(Achin)一隅之地也。
(3)南浡里(Lambri),其地今難確指,馬可波羅紀行有廉浡里國者,當即其地,蓋蘇門答剌之西北部,亞齊之西鄰也,lain譯南,蓋廈門音。
(4)那孤兒(一名花面王國),其地今難確指,殆亞齊之一部。
(5)黎代,其地今難確指,殆亞齊之一部。
(6)龍涎嶼(Pulo Way),距亞齊東北十三里一小島也。
(7)翠藍嶼(Andaman Island),大學堂地圖所稱安達曼群島是也,由馬來半島航印度,以其為中站,今為印度屬地,隸英版。《瀛涯》記其地在大海中,山有三四;《星槎》記在龍涎嶼西北五晝夜程,其必為安達無疑,翠藍者狀風景以命名,非譯音也。
(四)印度諸國:
(1)榜葛刺(Bengal),即通行官書所譯之孟加拉,今印度首府加拉吉大所在地也。
(2)柯枝(Cochin),大學堂地圖作柯陳,此譯柯枝者廈門音也,其地在印度半島之西南端,臨亞剌伯海。
(3)大小葛蘭(Quieln),大學堂地圖作固蘭,《星槎》記其地與都樵欄相近,都樵欄(了rivandrum)亦印度第二等大都會也。
(4)古里國(Calicut),《瀛涯》記其位置雲,西瀕海,南距柯枝國,北距狼努兒國,遠東七百里許距坎巴夷。按柯枝即可陳,坎巴夷即Cam— bay,(大學堂地圖譯康木拜)然則其地必今之哥里卡德,孟買省瀕海一小都會也。
(5)錫蘭(Ceylon),印度南端之大島,古稱獅子國,今西航必經之地。
(6)溜山洋國(Maldive Island),大學堂地圖譯為麻代父群島,錫蘭島西偏南之多數珊瑚島也,《瀛涯》言有八大溜;《星槎》言有三萬八千小溜,其為無數小嶼甚明,與馬可婆羅紀行麻代父條下記事正同。 .
(五)阿剌伯諸國:
(1)佐香兒(《星槎》),祖法兒(《瀛涯》)(DJeffer),阿剌伯海南岸一市。
(2)阿丹國(Aden),舊譯雅典,亦譯亞丁。阿剌伯最南端一半島,西航必經之要津也。今為英屬地,屬印度孟買省行政區域。
(3)忽魯謨斯(Hormuz or Ormuz),波斯灣內三大島之一,今為波斯領土。
(4)天方(Alabia or Mecca),即阿刺伯,亦名麥加。
(5)剌撒,其地今難確指,蓋在米梭必達迷亞附近。
(六)阿非利加沿岸諸國:
(1)木骨都束(Magedexa or Magadoxo),大學堂地圖所譯馬加多朔者是也,在阿非尼加東海岸,臨印度洋。
(2)不剌哇(Barava),大學堂地圖譯巴拉瓦,在木骨都束迤南。
(3)竹步(juba),大學堂地圖譯周巴,在不剌哇迤南。
以上所列凡四十國,皆見於《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者。今略推定其航路線如下:
(一)航中國南海至印度支那半島之南端(西貢)。
(二)航暹羅灣(即曼谷灣)之東岸至曼谷(今暹京)。
(三)航暹羅灣西岸循馬來半島南下至新加坡。
(四)繞航蘇門答剌島一周。
(五)繞航爪哇群島一周。
(六)航孟加拉灣經安達曼群島至東印度(加拉吉大)。
(七)循孟加拉灣東岸南航至錫蘭繞錫蘭島一周。
(八)循阿剌伯海東岸北航至西印度(孟買)。
(九)由孟買循波斯灣東岸北航至泰格里士河河口(今德屬小亞細亞)。
(十)循波斯灣西岸南航,復沿阿剌伯海西岸一周至亞丁。
(十一)越亞丁灣循紅海東岸北航至麥加。
(十二)循紅海西岸南航出亞丁灣,復循亞非利加東部海岸南航經摩森比克海峽(亦作莫三鼻給海峽),掠馬達加斯加島之南端回航。
此鄭和航路之大略也。據上所列,似詳於西而略於東。其足跡未及馬來西亞群島之半,而爪哇海以東,未嘗至焉。然考《明史》“外國傳.雞籠條”下,言鄭和惡其人,家貽一銅鈴,是台灣島和所曾履也。又“汶萊條”下,言鄭和往使,有閩人從焉。因留居,後人因據其國而王之,是婆羅州和所曾履也。《西洋朝貢典錄》稱呂宋於永樂八年,隨中官鄭和來朝,是菲律賓島亦和所曾履也。《瀛涯》、《星槎》皆不能記載者,殆馬、費二氏,皆以能操阿剌伯語,從事通譯,其在馬來半島以西,為阿剌伯語通行地,故二氏能紀之。其以東,則無取於二子之載筆歟。準此以談,則亞細亞之海岸線,和所經行者,十而八九矣,嘻,盛哉!
新史氏曰,班定遠既定西域,使甘英航海求大秦,而安息人(波斯)遮之不得達,謬言海上之奇新殊險,英遂氣沮,於是東西文明相接觸之一機會坐失。讀史者有無窮之憾焉。謂大陸人民,不習海事,性或然也。及觀鄭君,則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並肩者,何其寡也。鄭君之初航海,當哥倫布發見亞美利加以前六十餘年,當維哥達嘉馬發見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餘年。顧何以哥氏、維氏之績,能使全世界劃然開一新紀元。而鄭君之烈,隨鄭君之沒以俱逝。我國民雖稍食其賜,亦幾希焉。則哥倫布以後,有無量數之哥倫布,維哥達嘉馬以後,有無量數之維哥達嘉馬。而我則鄭和以後,竟無第二之鄭和,噫嘻,是豈鄭君之罪也。
新史氏又曰,天下事失敗者不必論,其成功者亦不必與其所希望之性質相緣,或過或不及,而總不離本希望之性質近是,此佛說所謂造業也。哥氏之航海,為覓印度也,印度不得達而開新大陸,是過其希望者也。維氏之航海,為覓支那也,支那不得達,而僅通印度,是不及其希望者也。要之其希望之性質,鹹以母國人滿,欲求新地以自殖,故其所希望之定點雖不達,而其最初最大之目的固已達。若我國之馳域外觀者,其希望之性質安在,則雄主之野心,欲博懷柔遠人、萬國來同等虛譽,聊以自娛耳,故其所成就者,亦適應於此希望而止,何也?其性質則然也。故鄭和之所成就,在明成祖既已躊躇滿志者,然則以後雖有無量數之鄭和亦若是則已耳,嗚呼!此我族之所以久為人下也,吾昔為張博望、班定遠傳,既言之有餘慨矣!
新史氏又曰,論人不可有階級之見存,刑餘界中,前有司馬遷,後有鄭和,皆國史之光也!
原載《新民叢報》1904年第3卷第21號,署名“中國之新民”

作者簡介

梁啓超
梁啓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等,清朝光緒年間廣東新會人。近代中國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戊戌變法運動領袖之一。1890年赴京會試,不中。後投康有為門下,接受康有為的思想學說並由此走上改良維新的道路,人稱“康梁”。1895年春,梁啓超再次赴京會試,並協助康有為發動在京應試舉人聯名請願,是為“公車上書”。1898年,梁啓超回京參加變法維新。其間,梁啓超表現活躍,他的許多政論藉助早期的媒體宣傳開始在社會上產生影響。變法失敗後,梁啓超逃亡日本並大量介紹西方社會政治學說,在當時的知識分子中影響很大。梁啓超涉獵廣泛,在哲學、文學、史學、經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等領域,均有建樹,一生著述宏富,其《飲冰室合集》凡148卷,計一千餘萬字。[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