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外夷,出自南北朝時期古波斯瑣羅亞斯德教,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祆
- 外文名:Xian
- 讀音:tiān xiān
- 遷徙分布:源起西域,唐、宋時期遂成漢姓
- 堂號:西河堂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祆[祆,讀音作tiān(ㄊㄧㄢ),亦可讀作xiān(ㄒㄧㄢ)]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外夷,出自南北朝時期古波斯瑣羅亞斯德教,屬於漢化改姓為氏。祆教,源於古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約在公元前六世紀,由波斯人瑣羅亞斯德(Zoroaster)所創立。在典籍《波斯古經》(Avesta)中,指認世界上有光明與黑暗,兩者分別為善與惡之源,人宜棄惡就善,應崇拜光明,故敬拜火光及日月星辰。
中國古代以其拜火及天,稱之為火祆,簡稱為祆教,俗稱拜火教。公元三世紀時,古波斯薩珊王朝規定祆教為國教,祆教遂盛行於中亞地區。中國則一直到南朝梁及北魏時期始知其教。在史籍《魏書·西域傳》中記載,“波斯國俗事火神、天神。”在史籍《梁書·諸夷傳》中記載:“滑國(都拔底延,今阿富汗馬扎里沙里夫西)事天神、火神。滑國鄰接波斯,故漸染其俗。其教東傳,當是先經今新疆南部。”在史籍《北史·西域傳》中也記載:“焉耆、高昌都俗事天神,應是由波斯商賈傳來。”北魏後期及北齊、北周等國也均有關於祀胡天的史料記載。胡天,即指祆教崇拜的天神。原瑣羅亞斯德教是沒有神可崇拜的,但傳入祆教中國後,入鄉隨俗,有了些許變化,如產生了對神像的祈禱等現象。又祆教的祭司名為薩甫,北齊時期鴻臚寺典客署有京邑薩甫、諸州薩甫等官名。典客署專門掌管接待外國使臣及客商,這反映了當時來華的胡商中有不少祆教信徒。
其後有祆教徒留居中原不歸者,逐漸融合於華夏民族,但其宗教信仰不變,遂取“祆教”之稱為姓氏,稱祆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唐朝時期官吏祆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祆正,全稱為“薩寶府祆正”,通稱“薩寶祆正”,簡稱“祆正”。這是一種唐朝時期的官品,“視為從七品”,其屬下還有“祆祝”,是唐王朝時期歸附於唐朝的西域胡人自治體中的下屬官員之一;薩寶,本稱“薩博”,或稱“薩甫”、“薩保”,源出梵文“sārthavāha”,是古印度對於某種商團首領的稱呼。這類商團規模較大,經商的路程也很遠,通常要遠抵海外。出任首領即薩寶者,不但必須擁有相當雄厚的財力,還應該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聲望,同時,豐富的旅行經驗和領導才幹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一“sārthavāha”就是漢文史料所言的“薩薄”、“商主”或“賈客主”。必須要指出的是,“薩寶”是西胡自治社團的“大首領”的稱銜,而非教職;它在中原王朝的演進,是中西交通繁榮發展的結果,是“西胡”對中原王朝之政治、經濟乃至軍事等方面日益發揮巨大影響的結果,而決不意味著中原朝廷對源自西方的祆教有任何青睞之處。其相應的職務如“祆正”、“祆祝”、“府史”、“率府”、“果毅”等職銜和社會地位也得到了唐朝中央政府的承認。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唐朝國勢迅速衰退至蔥嶺以東,但西域各國與中原王朝的通商並未因此而間斷,隨著各類商團轉以海路而更加彭勃起來,並大批留居在各類商道之中並與當地人聯姻,特別是在東南沿海地區。
在“祆正”、“祆祝”之類留居中國西域商人的後裔子孫中,即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漢化姓氏者,稱祆氏,世代相至今。
遷徙分布
祆氏是一個源起西域的古老官稱,在唐、宋時期逐漸成為漢姓,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位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西河、陳留、隴西、涼州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西河郡:古代該郡所指不一。春秋時期衛國西境沿黃河一帶稱西河,即今濬縣、滑縣等地。戰國時期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國時期曾取秦國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為準,西岸為西河。西漢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內蒙古東勝),其時轄地在今陝西、山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一帶地區,並擁有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東漢時期移治到離石(今山西離石)。南北朝時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為羌胡所得,僅保有晉西一帶地區,治所在茲氏,即在今山西省離石(今山西汾陽)。唐朝時期亦曾以汾州為西河郡。
陳留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為汴州陳留郡。1957年併入河南省開封縣。
隴西郡:戰國時期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涼 州:為漢武帝劉徹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時期改置為州,治所在隴縣(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其時轄地在今寧夏、甘肅及青海、陝西、內蒙古各一部。三國時期曹魏移治到姑臧(今甘肅武威),僅轄河西地區。涼州曾一度屬於吐蕃(今新疆)。五代時期的西夏為設西涼府。元朝時期亦為西涼州。明朝時期置為涼州衛。清朝雍正時期改置涼州府,僅轄武威及其周圍數縣。民國時期廢府為縣。
堂號
西河堂:以望立堂。
陳留堂:以望立堂。
隴西堂:以望立堂。
涼州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