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資料,產業,
歷史
清初世局動盪,盜賊四起,閩粵居民陸續徙台。1662年至1795年間,墾首施世榜、黃仕卿、鄧遜有等,逐次完成八堡圳、十五莊圳(今稱八堡二圳)、鴻門圳、大高圳等溝渠灌溉今社頭鄉轄域,漳州之南靖、漳浦、詔安及潮州、饒平等縣居民大舉入墾,1736年至1795年間枋橋頭莊形成街肆,社頭莊成立於嘉慶年間,社頭轄域次第墾建成村莊。迨移民漸增,漢番爭地,平埔族群勢弱遂於1823年徒居埔里,其留原地者皆漢化。當時原住部落名為“大武郡社”。在經歷西班牙人、荷蘭人的登台足跡後,明末清初,漢人開始渡海來台,開墾這片美麗新天地。漢人習慣稱呼平埔族人聚集的部落為“社”;而“社頭”即代表當時這裡乃為大武郡社頭目首領居住之地,因此得名。
資料
據耆老相傳,在明末清初,漢人自大陸入墾台灣,稱番人聚落為“社”,“社頭”地名蓋因洪雅族大武郡社之頭首或頭人居住於此,以之得名。目前以蕭姓為鄉內最大宗,古時候,常以同血緣關係而形成部落,故彰化地區流傳著“鹿港施一半,社頭蕭了了”。
產業
工業:自從二次大戰後,鄭氏父子於社頭創立第一家“勝利織襪廠”開始,開啟社頭鄉成為“襪子的故鄉”序幕,1960年代社頭襪子占全台七成,外銷成績亮麗,今日,隨著“織襪工業園區”的籌設,未來將再創更龐大的群聚效能,產業輝煌可期。
觀光休閒業:無煙囪工業─觀光休閒產業,是21世紀的黃金產業之一。社頭鄉在坐擁豐富歷史人文古蹟與生態的優勢條件下,已經奠定良好基礎。加上高鐵經過八卦台地所造成的特殊動感速度景觀,已經掀起來社頭半山腰喝咖啡、看高鐵的國民旅遊熱潮,未來發展潛力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