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社會角色理論是目前頗受學術界與社會公眾關注的社會心理學理論之一,它在認識和解決一些社會問題上是有一定現實意義的。把社會看成大舞台,把社會成員當成劇中角色,這種類比早己存在,但真正使之成為一種分析社會關係和解剖社會結構的研究方法和理論則是本世紀的事,美國學者米德教授是社會角色理論的創立者。經過多年的努力,學者們認為社會角色理論是根據人們所處的社會角色去解釋人的行為並揭示其中規律的一種學說。在這裡角色的含義是個體在社會中由於占據一定的地位而顯示的態度與行為模式的總和。
角色理論認為,演員在舞台上的表演,即按劇中人的方式行動,或以劇中人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事物及自己,是由劇本、場景、導演的指示、同伴演員的表演、觀眾的反應以及演員本身對角色的理解和扮演技能等來決定的。在現實生活舞台活動著的人,也類似於角色。一個社會是由許多具有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所組成的,按照社會功能產生互助關係的大系統。當一個人履行某一地位的權利與義務時,他就在扮演一個角色。這裡的劇本就是社會生活本身;這裡的場景就是面臨的客觀環境或具體情境;這裡的同伴演員就是相互關聯的同事或對手;這裡的導演常常是領導決策者、家長、教師等;這裡的觀眾就是周圍真實的旁觀者或假想的人群。每一個人在限定的範圍內究竟怎樣表演,取決於他對自己所擔角色的熟悉和理解程度,以及由他的總經歷所形成的扮演技能及才能。但是,無論由誰來扮演某一角色,其行為都是有一定的相似性,因為這是由“社會劇本”決定的,而其差異性則主要是由每個人對自身角色的不同理解或不同的角色技能所造成的。
概念
在角色理論中,有一系列概念,如角色期望,角色獲得,角色扮演,角色衝突等,分析這些概念可以解釋角色地位是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們的態度與行為發生影響的。
角色與地位是相互關聯的兩個概念,很難分開它們。地位是各種權利與義務的結合,角色則是地位的動力方面。既然每個人在社會關係大系統中處於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圍的人也總要按照社會角色的一般模式對他的態度、行為提出種種合符身份的要求並寄於期望,這些要求與期望就是社會角色期望。一個人的態度行為如果偏離了角色期望,就可能引起周圍人的異議或反對。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通過觀察或想像,依據別人對自己的表情、態度等出現自己的形象,即把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當作鏡子來認識自己的形象,並按照別人的期望不斷調節自己的行為與塑造自己,完成“角色獲得”的過程,實現角色的社會化。如果他不僅按照這種角色期望形成具有身份名稱的角色,而且一也在這個角色框架範圍內行動,這就是在進行“角色扮演”。在現實社會生活中,處於一定社會地位上的人,通常都不只是扮演一種角色,而是要同時扮演好幾種角色,這是由社會地位的特點和社會生活的多元性決定的。當這些角色在特定的條件下互不相容時,就會出現“角色衝突”,角色衝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角色間的衝突,一種是角色內的衝突。前者是個人做為兩個角色的承擔者時所產生的衝突。比如,一個人既是領導者,文是被領導者。當他的上級對他所管轄範圍內的下級直接下達一個不太妥當的指示,作為被領導者,他該當為維護上級威信而服從,但作為領導者,他應當堅持原則教育其下級進行抵制。後者是指一個人作為一種角色由於不能同時實現兩個或更高的自我期望而產生的矛盾衝突。例如有的人兼職過多,感到顧此失彼,力不從心,這便是角色內衝突。
角色衝突常常使人感到左右為難,為了擺脫這種困境,人們需要依據條件,明確自己當時主要的角色地位及其行為界限,同時還要考慮社會對自己的角色期望與角色義務,以便做出既得體又盡本分的決策和行為。在解決角色內衝突時必須首先分清期望的輕重緩急,採取先後兼顧或舍米求本的決策與行為。
總之,人們的社會行為通常是和角色衝突有關的,而一些不符合社會期墊的角色行為則舜是由於缺乏健全的角色自我概念或不善於處理角色衝突造成的。如果能採取一些辦法使人更好地實現“角色獲得”和“角色扮演”,那么就可能解決許多社會行為問題。
套用
角色理論現在被廣泛地套用到許多領域,如解決職業訓練、加強職業道德、改善家庭及社會人際關係,學校教育培養等方面的行為間題。其中使用得較多的是`角色扮演技術”。所謂角色扮演技術,就是要求被試或受影響者在給予的情境中加以表現,從而學習充分地履行角色的方法。換句話說,採用角色扮演技術,就是讓受影響者在一種特定的或創設的情境中去扮演某一角色,使其認清角色的理想模型,了解社會對角色的期望和自己應盡的角色義務,從而有助於他們去控制或改變自己的態度與行為,以達到改善人際關係和提高一工作或學習效率的目的。比如,父母對子女婚姻的粗暴千涉,執法人員對公民的盛氣凌人,售貨員對顧客的惡劣態度,護士對病人不耐煩等表現。從角色理論來看,主要是由於他們對角色的理想模式或角色期望缺乏認知造成的。為了解決這類間題,可以採用互換角色扮演法或正面角色扮演法。前者如讓執法人員扮演普通公民、讓售貨員扮演顧客,讓護士臥床扮病人,分別去接觸優劣兩種執法人員、售貨員或護士,使他們獲得更多原角色理想模型的信息,體驗到社會對執法人員、售貨員和護士的角色期望。後者是在培訓過程中闡明職業的意義和套用的工作態度與行為方式,然後要求學員在模擬的或真實的性境中進行角色扮演,並由同伴給予評定。如職業學校進行職業培訓,師範院校進行的教師培訓等,這些方法對於加強職業道德,改善人際關係等都能吸到較好 的效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