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行動的結構

社會行動的結構

《社會行動的結構》是2003年12月1日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帕森斯。本書介紹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科學分析。

基本介紹

  • 書名:社會行動的結構
  • 作者帕森斯
  • ISBN:7806575677
  • 頁數:888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12-1
  • 裝幀:簡裝本
  • 開本:大32開
內容簡介,本書目錄,作者簡介,人物簡介,個人成就,思想來源,

內容簡介

在當下科學發展的過程中,它使我們暫時停步,重新考慮那些對於在科學研究和其他領域中有助於我們的原則所做出的根本決策,也就是說,“知道你在做什麼是件好事”;再就是,在我們沉浸於日常工作的情形中,可能有些資源和潛能是往往被我們所忽視了的。從汲取庫存中得到的清晰明澈,為更大範圍內進一步的理論發展開啟了可能性,它給人的激勵是不會窮盡的。這對於我個人來說是如此,我們也可以合情合理地認定,對於其他人而言,也必定是如此。 《社會行動的結構》分析了一個殊途同歸的理論發展過程,這一過程構成了對於社會現象的科學分析中的一場重大革命。這一研究中所討論的三個主要人物絕不是孤立的,他們都為這個發展的“社會學”方面做出了貢獻。我們的視野中又多了十年,但這並沒有降低他們在這個運動的高峰上所處的相對位置。在達到一定高度的範圍內,不止有三個高峰,然而這三個高峰比之別人要高上許多。

本書目錄

序言
第二版序言
平裝本序言
第一部分 實證主義的行動理論
第一章 緒論
問題
理解和經驗事實
剩餘性範疇
理論、方法論和哲學
概念的類型
附註:關於“事實”的概念
第二章 行動理論
行動體系的單位
功利主義體系
實證主義的行動理論
經驗主義
行動理論中的個人主義
附註A:關於“規範”性概念
附註B:行動理論中諸體類型的圖式提要
附錄C:與行動理論有關的非主觀範疇的內容
附錄D:心理學與生物學的關係
第三章 個人主義的實證主義行動理論歷史發展中的若干階段
霍布斯與秩序問題
洛克與古典經濟學
馬爾薩斯與功利主義的不穩定性
馬克思與階級對抗
達爾文主義
導致激進實證主義的其他途徑
效用
進化
第二部分 源於實證主義傳統的唯意志論行動理論的出現
第四章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需求和行動及經濟學的範圍問題
第五章 威爾弗萊多·帕雷托(一):方法論與主要分析框架
第六章 威爾弗萊多·帕雷托(二):結構分析的展開與驗證
第七章 威爾弗萊多·帕雷托(三):經驗概括與結論
第八章 埃米爾·涂爾幹(一):早期的經驗研究
第九章 埃米爾·涂爾幹(二):社會學實證主義的方法論
第十章 埃米爾·涂爾幹(三):社會控制理論的發展
第十一章 埃米爾·涂爾幹(四):最後階段:宗教與認識論
第十二章 第二部分的總結:實證主義行動理論的崩潰
第三部分 從唯心主義傳統中產生的唯意志論行動理論
第十三章 唯心主義傳統
第十四章 馬克斯·韋伯(一):宗教和現代資本主義
第十五章 馬克斯·韋伯(二):宗教和現代資本主義(續)
第十六章 馬克斯·韋伯(三):方法論
第十七章 馬克斯·韋伯(四):系統理論
第四部分 結論
第十八章 經過經驗驗證的結論
第十九章 方法論試探
索引
編後記

作者簡介

人物簡介

塔爾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年-1979年)美國現代社會學的奠基人。
1927年受聘於哈佛大學,擔任經濟系講師。1931年他轉入哈佛大學新建的社會學系,期間幾次晉升,1936年任助教,1939年副教授,1942年教授,緊接著任哈佛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帕森斯在近半個世紀中幾乎在哈佛度過,直到1979年退休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劍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任客座教授,1979年5月病逝於聯邦德國慕尼黑

個人成就

1942年任美國東部社會學學會主席。1949年任美國社會學會的主席,帕森斯是美國社會學功能主義理論大師。主要代表作《社會行動的結構》(1937年)、《社會系統》(1951)。他早期的主要理論傾向是建構關於社會價值如何引導個人行動的志願行動論,後期逐漸關注個人、社會與文化三個系統的整合問題,轉向更為巨觀的社會系統論。

思想來源

二戰結束後,人們渴望建立沒有戰爭、沒有社會衝突的理想世界,這與帕森斯在其理論中試圖得出的解釋本世紀上半葉社會行動中的非理性,建立新的道德倫理的結果和願望相吻合,但從50年代末期開始,這些美好願望在人們心目中逐步消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西方國家內部一度出現的社會穩定和進步局面已經過去,人們從主觀理想中又回到現實中來。隨著時間的流逝,削弱了在戰爭中所產生的那種鼓舞人心的各階級階層的暫時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心理因素,先前制度中不能克服的缺陷又開始暴露。
其次,在政治和社會結構上,50年代,西方社會重新受到階級衝突種族衝突的困擾。如在美國,民權運動把西部各州攪得一團糟,人們對福利國家的注意力又轉移到富裕社會中的不平等現象上來。第三世界的崛起曾給進步知識分子帶來希望,但其自身痼疾及內部日益孳長的不穩定因素使他們對社會發展道路提出新的思考。
再次,存在主義哲學思潮把年輕一代推向反對現存制度的種種運動,學潮工運此起彼伏,而戰後社會強制一律的高度整合卻對此不能容忍。
所有這些思想、情感、政治、社會形勢的變化在50年代末期促進了悲觀主義、批判主義思想的進一步發展,使人們對帕森斯美妙的構想產生懷疑,這些事實證明了其理論的外在效度不高,成為動搖其理論的直接證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