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動力論

社會發展動力論

《社會發展動力論》是2012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憶石。

基本介紹

  • 書名:社會發展動力論
  • 作者:鄭憶石
  • ISBN:9787229051822
  • 頁數:405
  • 定價:39.00元
  •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6
  • 副標題:從馬克思到西方馬克思主義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社會發展動力論:從馬克思到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社會發展動力”問題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研究。書中既有“史論”的維度——從近代西方哲學的觀點到馬克思理論到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轉向,也有對具體生產力內容的詮釋;既肯定了馬克思理論的正確性,也表明了其發展的必要性。《社會發展動力論:從馬克思到西方馬克思主義》獲教育部人文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資助。

作者簡介

鄭憶石,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生導師,全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理事、全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理事。 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國外馬克思主義的教學與研究。

目錄

導論 從古到今:西方哲學社會發展動力論邏輯 1
第一章 近代西方哲學:“理性”社會發展動力觀 8
第一節 “認知”理性:經驗論與唯理論的動力觀 8
一、英國經驗論:“知識”與“契約” 8
二、大陸唯理論:“懷疑”與“倫理” 10
第二節 “啟蒙”理性:法國近代哲學的動力觀 13
一、啟蒙學派:理性的權威與悖論 13
二、百科全書派:唯物感覺論的非理性端倪 18
第三節 “絕對”理性:德國古典哲學的動力觀 22
一、康德:作為歷史動力的理性與非理性 22
二、黑格爾:歷史動力的“經緯線” 25
本章小結 29
第二章 馬克思的社會發展動力理論 31
第一節 社會發展動力的系統視域 31
一、社會發展動力:一般與特殊的系統 31
二、社會發展動力:層次與結構的系統 33
三、社會發展動力: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的系統 35
四、社會發展動力:客體要素與主體要素的系統 40
第二節 科學技術:社會發展的直接、顯在動力 47
一、科學技術:一般的社會生產力 47
二、科學技術:生產力發展的內在動力 50
三、科學技術: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 53
四、科學技術:對物質生產力的依賴 56
五、對科學技術負面效應的反思 59
第三節 知識、知識分子:社會發展的間接、潛在動力 65
一、知識:社會發展的間接動力 65
二、知識分子:社會發展的潛在動力 70
本章小結 74
第三章 西方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動力論轉向理路 78
第一節 轉向主流:從生產力“客體”到文化價值觀念“主體” 79
一、轉向端倪: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 79
二、根本性偏移:法蘭克福學派 83
三、微觀基礎的探討: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 88
四、本體論、發生學的描述: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 92
第二節 紛呈態勢:挪移、回歸、雙維、消解 100
一、主體向客體的挪移:結構派馬克思主義 101
二、雙重維度的結論:生態派馬克思主義 103
三、探尋基礎中的回歸:分析派馬克思主義 108
四、消解中留痕:後馬克思主義 111
本章小結 113
第四章 西方馬克思主義:殊異的社會發展動力觀 115
第一節 “人本”主體動力觀:人道派馬克思主義 115
一、“人”及其本性:主體動力論的出發點 115
二、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經濟危機論“過時”:主體動力論依據 116
三、實踐一元論:主體動力論基石 120
四、理論批判:主體動力論入口 122
五、本能欲望與需要:主體動力論核心 124
六、心理、意識、文化的革命:主體動力論路徑 128
第二節 “結構”客體動力觀:科學派馬克思主義 133
一、歷史無主體:客體動力論的起點 134
二、多元決定:客體動力觀論證 137
三、意識形態實踐:動力論的隱性表述 139
第三節 雙重維度動力觀:生態派馬克思主義 145
一、重構歷史唯物主義 146
二、動力的主客體要素 154
第四節 回歸客體動力觀:分析派馬克思主義 159
一、重釋經典:肯定馬克思思想 159
二、社會發展動力:主客體雙重作用之果 167
第五節 解構後的隱跡:後馬克思主義 171
一、拆分一切“元敘事” 171
二、思考的另類途徑 176
三、“文化批判”:動力觀的隱晦表達 177
四、多元主體論:社會發展主體動力的間接觸及 183
本章小結 185
第五章 科學與技術:動力問題的複雜詮釋 187
第一節 科技意識形態批判:人道派馬克思主義的反證 188
一、盧卡奇:科技理性批判開先河者 188
二、法蘭克福學派:科技理性猛烈抨擊者 191
三、直接否定中的間接肯定:法蘭克福學派的科技動力觀 225
四、弗洛伊德派與存在派馬克思主義:科學的價值性與非價值性 231
第二節 科學思維方式的價值:科學派馬克思主義的認可 235
一、借用科學思維方式認識社會:結構派的歷史觀論證 236
二、對人道派貶低科技作用的批評:新實證派的直接肯定 243
第三節 科學技術的雙重功能:生態派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剖析 244
一、科學技術:生態與人的異化之源 245
二、科學技術:社會發展中的動力作用 249
第四節 科學技術決定論:分析派馬克思主義的肯定 256
一、科學技術:生產力的基本要素 256
二、科學技術:生產力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動力 259
第五節 消解後的暗喻:後馬克思主義的啟迪 261
一、消解:科學的“無能”與“內化”為後現代文化邏輯 262
二、隱喻:科學技術在後現代社會的全方位影響力 264
本章小結 266
第六章 知識與知識分子:動力問題的多元視角 271
第一節 “知識生產力”與“有機知識分子”:人道派馬克思主義的探討 271
一、知識及其知識生產力:社會發展的客觀動力 271
二、知識分子: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動力 277
第二節 “理論實踐”與“立場轉變”:科學派馬克思主義的含蓄表達 289
一、“理論實踐的理論”:知識的社會發展動力作用 290
二、轉變立場:知識分子怎樣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 295
第三節 “生態意識”與“新無產階級”:生態派馬克思主義的理解 300
一、確立生態意識:解決生態危機的文化途徑 300
二、“新無產階級”:克服生態危機的主體 301
第四節 〖JP3〗“勞動力構成要件”與“不滿的中產階級”:分析派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306
一、知識:現代勞動力的構成要素 306
二、知識中產階級:社會發展的潛在動力 309
第五節 文化動力論與文化生產力承擔者:後馬克思主義的結論 311
一、文化動力論:知識的社會發展動力作用 311
二、文化生產力承擔者:知識分子的社會發展動力作用 319
本章小結 323
第七章 馬克思與西方馬克思主義:差異及其成因 328
第一節 從“塵世”到“廟堂”:學理特性的差異 328
一、巨觀與微觀:思考視域的差異 328
二、理性與多元:方法基點的差異 329
三、實踐與學院:理論特性的差異 330
四、“哲學到經濟學”與“經濟學到哲學文化”:理論路徑的差異 332
五、主客 統一與主客分離:思考維度的差異 335
第二節 從“自由”到“壟斷”:資本全球化發展階段的差異 339
一、馬克思:自由資本主義的全球化階段 339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壟斷資本主義的全球化階段 340
第三節 從產業的順序遞進到“倒金字塔”:產業結構的差異 347
一、馬克思:第二產業為主的機器工業時代 347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第三、四產業為主的信息化時代 351
第四節 從“實體、物質”到“科學、知識、智力”:產品價值構成的差異 354
一、實體性、物質性:馬克思時代的價值構成特徵 355
二、科學、知識:西方馬克思主義時代的價值構成特徵 357
第五節 從生理生存到精神生存:需要結構的差異 362
一、馬克思時代:生理生存作為無產階級的第一位需要 362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時代:精神需要成為生存要素 366
第六節 從產業無產者到知識生產者:主體旨歸的差異 372
一、馬克思:無產階級是社會發展的主體動力 372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中間階級是社會發展的主體動力 378
三、西方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相關與相異 388
本章小結 389
結語 391
參考文獻 394
後記 40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