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年刊學派

社會學年刊學派

社會學年刊學派是由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於1897年在巴黎創辦《社會學年刊》後形成的學派。故亦稱“法國社會學派”或“迪爾凱姆學派”(即“杜爾乾學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學年刊學派
  • 國家:法國
  • 代表人物迪爾凱姆
  • 時間:1897年
概述,理論,著作,

概述

該刊自1898年至1913年共出版12卷。前10卷包括論文及書評,每年1卷;後2卷僅有書評,每3年出1卷。迪爾凱姆的《逆倫罪及其起源》、社會學家H.余貝爾與M.莫斯合著的《試論祭祀的本質與功能》、迪爾凱姆與莫斯合著的《分類的幾種原始形式》等論文,均發表在前10卷內。該刊還另出《社會學年刊專著叢書》共10餘種,包括迪爾凱姆的《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1912),哲學家 L.萊維-布呂爾關於《原始思維》(1922)的幾種著作和余貝爾與莫斯合著的《宗教史論叢》(1909)等。這些論著在西方學術界有一定影響。

理論

該學派的社會學理論繼承了法國哲學家A.孔德的實證主義和古典進化論,但在方法上卻比較進步和嚴謹。他們認為,社會現象不同於心理現象和生物現象,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的一種。它本身是有規律的,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一切社會現象發生的原因,均應從社會現象中求解答,他們重視並利用統計資料和民族學調查資料,因此,這一學派亦被稱為自然科學的社會學學派。其主要貢獻是對宗教社會學、道德社會學、法律社會學和經濟社會學等方面所作的專門研究。

著作

迪爾凱姆於1917年去世後,其學術繼承人莫斯和其他合作者於1923年復刊《社會學年刊》,稱為新編或第2編。新編第1卷(1923~1924)於1925年出版。第 2卷(1924~1925)第一分冊於1926年出版。自1934年開始,改出《社會學年報》, 分為普通社會學、 宗教社會學、經濟社會學、 法律道德社會學及審美、 語言、技術社會學 5種分別出版。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刊。新編第 1卷載有莫斯對迪爾凱姆的悼文和莫斯的代表作《贈予論》。莫斯的理論被稱為新迪爾凱姆學派。又因他於1926年和萊維·布呂爾及P.里韋 3人共同創辦法國民族學研究所,形成一個新的學派,故又被稱為法國民族學派的開創人之一。
社會學年刊學派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在西方社會學、民族學和社會人類學界頗有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自1949至1952年又恢復《社會學年刊》的名稱,稱為“社會學年刊第3編”,繼續出版至今。但作為學派,在莫斯去世後便已名存實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