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服務站

社區服務站

社區服務站是政府公共服務延伸到社區的工作平台,承擔政府公共職能。主要職責:開展社區勞動就業 社會保障和社會事務管理工作,參與社區治安維護工作提供社區法律服務,協助開展社區健康管理與服務工作,做好社區計畫生育服務,配合開展社區教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區服務站
  • 職能:承擔政府公共職能
  • 類型:政府公共服務工作平台
  • 職責:開展社區勞動就業社會保障
  • 服務對象:社區
  • 原則:堅持社區參與
工資制度,工作制度,工作範圍,崗位職責,管理制度,門診制度,治療制度,出診制度,藥品管理制度,財務工作制度,差錯事故制度,消毒隔離制度,預防保健制度,服務機構原則,

工資制度

(一)社區工作者的基本待遇,包括基本工資、職務補貼、年限補貼、獎金、加班工資和值班補助、住房補貼和其他待遇七部分。
1.基本工資。社區工作者基本工資分三檔,正職每人每月720元,副職每人每月640元,一般工作人員每人每月590元。
2.職務補貼。各崗位職務補貼分別為:正職每人每月960元,副職每人每月845元,一般工作人員每人每月740元。
社區工作者中,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社區服務站站長,享受正職待遇;社區黨組織副書記、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社區服務站副站長,享受副職待遇;應屆畢業生參加社區工作試用期滿,或具有一年以上社區實踐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到社區工作,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享受社區正職待遇,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享受社區副職待遇;在職人員取得國家承認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的,可參照上述標準執行;其他工作人員,享受一般工作人員待遇。
3.年限補貼。在年度考核的基礎上,對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員每年增長一次年限補貼,增長幅度為每人每月50元。在社區工作未滿一年的只享受職務補貼。
4.獎金。年度獎金,實行總額包乾,按照平均每人每年7800元的標準核定總額。
5.加班工資和值班補助。加班工資和值班補助實行平均每人每年4090元標準核定總額。
6.住房補貼。按照平均每人每年1200元標準核定總額。
7.其他待遇。按照市有關規定,社區工作者參加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享受獨生子女費和住房公積金。
(二)社區工作者通過國家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獲得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的,自獲得證書當月(以批准日期為準)起,職業水平補貼增加至每人每月300元;獲得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的,自獲得證書當月(以批准日期為準)起,職業水平補貼增加至每人每月200元。本方案實施基準日之前的職業水平補貼不追補。
取得社會工作師、助理社會工作師的社區工作者應當按規定參加年度註冊,不進行年度登記註冊的,不得享受該項補貼。
(三)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中全職從事社區工作的離退休人員,享受相應的生活補貼,其標準按規範待遇內容規定的職務補貼、年限補貼、獎金、加班工資 和值班補助和住房補貼執行。
四、規範待遇後年人均增資額
規範待遇後年人均增資額=本區執行事業單位工資制度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含教師)2009年度人均應發工資總額—社區工作者2009年度人均應發工資總額—職業水平補貼年人均增資額—博士、碩士學位年人均增資額
年人均增資額為9490元。
五、年人均增資額的分配
(一)獎金。在平均每人每年3600元的基礎上,按人均年增加4200元核定。獎金髮放時應由街道(鄉鎮)根據社區工作者崗位和考核情況適度拉開檔次。
(二)加班工資、值班補助。按年人均4090元標準核定總額,由街道(鄉鎮)根據社區工作者實際加值班情況按照月人均340元的標準每季度發放一次。
(三)住房補貼。按月人均100元的標準計發。
六、規範待遇審批程式和要求
(一)各街道辦事處主管部門按照規範內容和標準負責本街道社區工作者待遇規範工作,並將規範後核算的工資表(加蓋公章)上報區進一步規範社區工作者待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區社會辦)審核後,報區財政局核發。
(二)各街道辦事處在規範社區工作者待遇後不得擅自加發規範待遇內容以外的一切費用。各街道辦事處監察部門要加強對規範社區工作者待遇工作的監督檢查。
社區服務站
(三)鄉鎮社區工作者待遇參照本方案執行。
育和文化體育活動
組織開展社區公益服務
組織開展社區便民服務
培育和壯大社區社會組織
暢通民意訴求渠道
協助開展社區基礎管理工作

工作制度

工作範圍

一、健康信息收集管理和利用:
社區服務站
1、社區基本情況(包括住戶數、服務人口年齡構成比、發病率等)。
2、社區居民健康調查與分析(人口發展、死亡和疾病譜變化、人均年醫藥費用)。
3、建立社區和個人健康檔案。
二、醫療
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危重病人的現場救治及轉診,家庭病床及相關的各項服務。
三、預防
傳染病防治、兒童計畫免疫、慢性病防治和監控等。
四、保健
兒童保健、婦發保健、老年人保健、殘疾人保健。
五、康復
接納上級醫院轉回的康復期病人,側重於慢性病、術後病人及殘疾病人康復指導和管理。
六、健康教育
制訂健教計畫,配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健康教育。
七、計畫生育
1、避孕、節育措施的指導與服務;
2、優生、優育、優教的指導與服務;
3、不孕症的諮詢、查治、轉診。

崗位職責

一、工作人員準時上崗,按規定著裝,儀表整潔,嚴格無菌操作。
二、主動熱情耐心細緻地接待每一位諮詢者,收集信息資料,加強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定期與社區衛生中心互通信息。
三、對行動不便需要出診的病員,應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安排上門服務,對社區危重病人應聯繫轉、住院手續。
四、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積極參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織的政治及業務學習。
五、保持室內安靜整潔,同時做好消毒隔離工作。
六、每天下班前做好安全保衛工作。
七、發生緊急情況,應及時向社區服務中心領導匯報。

管理制度

一、認真貫徹黨和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嚴格執行法律法規。
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站
二、定期召開辦公會,研究布置工作,積極開展業務,完成上級交辦任務,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委會加強聯繫,定期匯報工作。
三、組織職工參加政治、業務和社會活動,安排一定時間學習政治和業務,並有記錄。
四、建立崗位責任制,健全各項技術操作規程。
五、嚴格執行財務制度,建立健全登記、統計制度,做到資料完整準確,上報及時,物資定期清點,帳目要妥善保管。
六、建立門診、出診、轉診及醫療差錯報告制度。
七、遇有嚴重中毒、法定傳染病、收治涉及法律問題的病人,發生醫療糾紛、差錯事故等按法律及有關規定處理,並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八、自覺接受民眾的監督,徵求社區民眾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工作。
九、自學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督管理,按規定繳納一定的管理費。
十、及時參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織的會議。

門診制度

1、堅持文明行醫、禮貌待人,診治認真,檢查細心,實行24小時應診制。
2、掌握醫療原則,嚴格執行醫療常規,做到因病施治,科學、合理用藥,不增加病人不合理的經濟負擔。
3、急、重、危病人優先接診,經初步搶救診療後及時護送轉診,各類急救藥品、器材應準備完善,放置固定位置,保持應急狀態。 4、醫療檔案規範,做到看病有登記,取藥有處方,收費有憑據,轉診有記錄,項目填寫齊全,字跡清楚,收費合理,計價正確。
5、嚴格查對制度和無菌操作規範,嚴防各類差錯事故的發生。

治療制度

1、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進入處置室、治療室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換。保證消毒液的有效濃度。
2、經常保持室內清潔,每做完一項處置,要隨時清理,每天室內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員及治療患者外,不許在室內逗留。
3、凡各種注射應按處方和醫囑執行,對過敏的藥物,必須按規定做好注射前的過敏試驗。注射時做到一人一針一管。
4、認真做好三查七對一注意工作。三查:擺藥後查,服藥、注射、處置前查,服藥、注射、處置後查;七對:對床號、姓名、藥名、濃度、劑量、時間、用法;一注意:注意用藥後反應。
5、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無菌物品須註明滅菌日期,超過一周者重新滅菌。要相對劃分無菌區、清潔區,器械和藥品要分開放置。
6、各種藥品及消毒劑分類放置,標籤明顯,字跡清楚。

出診制度

一、按民眾需求,由站長安排出診醫生,做到隨時上門出診。
二、出診前查閱病人的健康檔案,帶上必要的藥品、器械。
三、出診進行靜脈輸液或肌注時,必須向病人和家屬宣傳注射須知,對外院帶入藥品,須持有醫院開出的醫囑、治療單。青黴素等易過敏藥物除外,以免發生意外。
四、對病情嚴重的患者及時聯繫轉診和住院。
五、出診後隨時與病人保持聯繫,了解病情變化,補充病人健康檔案。
六、出診所使用的藥品應在當日與藥房結清,並將收入繳入社區衛生服務站財務。
社區衛生服務站雙向轉診制度
一、對急、危、重、疑難病人或因診療條件有限無法診治的病人應及時轉診。
二、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雙向轉診關係,病人需要作輔助檢查時可介紹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查。急危重症病人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及時向上級醫院轉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康復期病人、術後病人、諮詢保健病人應根據情況轉入社區治療。
三、對急、危、重病人,應進行維持生命的搶救處理。
四、轉診病人,應按要求書寫病歷摘要,記錄處理情況,並填雙向轉診卡(轉出)。對危及生命的病人在轉診過程中應有醫護人員陪護,監視生命體徵,並及時下達病危通知書,告知病人家屬。
五、對其它醫院轉診來的病情穩定病人,應填寫雙向轉診卡(轉入),認真閱讀病案,了解情況,遵照醫囑進行診治。如遇病人病情反覆,應及時請求會診或再次轉入上級醫院治療。

藥品管理制度

l、社區衛生服務站使用的藥品必須從其隸屬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調入,社區服務中心的藥品必須從縣藥品採購中心購進,不得自行採購藥品。
2、藥品應逐項驗收外觀質量、批准文號、商標、批號、效期和數量等項目、並登記在冊。
3、實行藥品在庫養護制度,定期檢查藥品的質量,並登記在冊。
4、注重藥品效期管理,建立效期登記簿,標出近二年內到期藥品的效期,對期限較近的藥品要及時處理,藥品使用遵循“先產先出、近期先用”的原則。
5、藥品必須分類定位放置,應按藥理作用、劑型、類型和藥品理化性質擺放。
6、配方要“三查七對”,藥袋上註明藥名、病人姓名、用法用量,特殊用法或注意事項應清楚。處方配發實行雙簽名制度。
7、建立藥品日報制度, (貴重藥品及安全範圍小的藥品)及時做賬、帳物相符。
8、建立藥品清點制度,每月底必須對庫存藥品進行盤點,做到藥品消耗與經費收入相符。
9、社區衛生服務站藥品建立帳冊,專(兼)職人員負責。
10、建立差錯事故登記制度和藥物質量檔案。

財務工作制度

一、認真貫徹執行各項財經政策,嚴格財經紀律。
二、指定專人負責,建立健全包括固定資產在內的各項財務帳冊,原始憑證保存完好。
三、嚴格執行國家價格政策,公開藥品價格,診療標準及社區衛生服務其它收費標準,做到收費有票據。 四、各項收入日清月結,現金按規定每天繳存,財務統一管理,服務站與責任醫院之間必須帳帳相符,帳據相符。開源節流,增收支節。
五、嚴格控制支出,經費支出必須有站負責人簽字,並經領導批准才能實施,不得坐支。
六、愛護集體財產,損壞、遺失物品照價賠償。

差錯事故制度

一、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履行職責,規範操作,嚴防服務差錯及事故的發生。
二、所有工作人員上班時應在班在崗,值班時應堅守崗位,不得串崗。
三、服務站內所使用的藥品及材料必須統一從社區服務中心統一調撥,不得從其它非法途徑調進。
四、嚴格執行《處方管理辦法》的要求出具處方。
五、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不得推諉或頂撞病人。搶救病人時醫務人員應嚴肅認真,不說、不做與搶救治療無關的話與事,更不允許談笑風生。
六、醫務人員接待病人、解釋病情要耐心、細緻。與病人對話要講究語言藝術,要將病情及預後交待清楚,不得大包大攬,對疑難、危重病例要及時轉診。
七、認真實行醫療糾紛登記、報告、處理制度。要建立醫療差錯事故登記本,差錯事故發生後首先由站長進行調查分析,並耐心向病人做好解釋工作,同時要及時上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生重大差錯事故的,要及時上報縣衛生局。對發生的差錯、糾紛組織討論,總結經驗教訓。

消毒隔離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
2、治療室、處置室、觀察室、診室等要按每立方米1.5W配備紫外線燈管,每天進行1-2次空間消毒,每次不少於30分鐘,並做好記錄。
3、各種穿刺做到“一人一針一管”,必須使用合格的一次性醫療用品,一次性醫療用品用後必須及時消毒銷毀處理並做好記錄。
4、備齊消毒滅菌設備及器械。
5、使用的消毒藥劑、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醫療衛生用品,必須是獲得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許可證”的產品。
6、皮膚消毒使用碘伏或採取2%碘酊75%酒精二步法,浸泡器械必須使用戊二醛等高效消毒劑,每一周更換一次,更換有記錄。  7、主動接受衛生主管部門的監督監測。

預防保健制度

1、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發現疫情及時報告。對法定傳染病,按病分別登記,定期上報,按要求及時準確地完成預防接種任務。
2、加強對0-7歲兒童及孕產婦的系統管理,積極開展婦女病查治,婦幼衛生宣傳教育和計畫生育技術服務。 3、開展老年保健、殘疾人保健、傷殘康復和八類疾病的監控工作。
4、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社區居民、家庭的衛生指導,健康教育。

服務機構原則

一、大力推進城市社區建設,改善社區居民的衛生條件,提高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構築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城市衛生服務體系新格局,必須把城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社區,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不斷豐富城市社區建設內涵。
二、社區衛生服務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設須納入社區發展規劃和區域衛生規劃,要與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緊密結合,並充分利用中醫和西醫衛生資源。
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屬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為社區居民提供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畫生育和醫療、康復等服務的綜合性基層衛生服務機構。
四、設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由地市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批。
五、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般以街道辦事處所轄範圍設定,服務人口約3-5萬人。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難以方便覆蓋的區域,以社區衛生服務站作為補充。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定應充分利用社區資源,避免重複建設,擇優鼓勵現有基層醫療機構經過結構和功能雙重改造成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用房、床位、基本設備、常用藥品和急救藥品應根據社區衛生服務的功能、居民需求配置;衛生人力應按適宜比例配置。
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設要堅持社區參與的原則。
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設立、運行應引入競爭機制。
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命名原則是:區名+所在街道名+識別名(可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命名原則是:所在街道名+所在居民小區名+社區衛生服務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