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懶惰症

社交懶惰症

由於現在快節奏的生活和社交網路的不斷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難以擺脫對於手機的依賴,不主動拋出話題、不輕易表達內心想法、不積極回應對方的觀點是社交懶惰症的最顯著的特徵。”應對平時要多注重面對面交談以及溝通技巧的培養,正視問題,重新學會與人溝通就能徹底擺脫。

症狀,測試,玩遊戲談體會,難尋共同話題,應對,重新學會與人溝通,注重溝通技巧培養,

症狀

聚餐時,所有參與者將手機疊放在一個空餐盤中,誰先忍不住拿出自己的手機,誰就成為聚餐的付費者。時下,這一流行在都市年輕人中的遊戲“疊疊樂”在拉近朋友、親人情感距離的同時,也暴露出都市人難戒的社交懶惰症。不主動拋出話題、不輕易表達內心想法、不積極回應對方的觀點……參與“疊疊樂”遊戲的年輕人發現,即使交出手機,“三不”症狀的社交懶惰症還是讓大家圍桌而坐卻無話可說。這一現象另原本美好的聚餐變得乏味。

測試

玩遊戲談體會

“玩‘疊疊樂’之前,我以為這個遊戲可以改善我的社交懶惰症,事實上,它反而讓我知道我有多離不開手機!”重慶醫科大學大四學生袁熙告訴記者,“疊疊樂”簡直是社交懶惰症的測試遊戲。袁熙剛剛參加完國小畢業十周年聚會,也是第一次參與了“疊疊樂”遊戲。“這個遊戲是聚會前我們班長臨時提議,42位同學一致同意的。42部手機整整齊齊像麻將一樣碼成幾疊。其間好幾個同學的微信微博響了,心裡像貓抓,不過為了遵守遊戲規則都沒有去碰。”袁熙告訴記者。
即使用花錢請客的方法作為犯規者的“懲罰”,“疊疊樂”對社交懶惰症也沒什麼改善作用。重慶工商大學研二學生洪司晨對此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從喜歡發簡訊,到更新手機QQ空間,再到微博“刷屏”,微信“朋友圈”曬圖,就是不愛面對面的交流,自己的社交懶惰症越來越明顯。因為玩“疊疊樂”時經常忍不住翻看看手機,他曾經兩次為同學聚會埋單。洪司晨說,“沒有了手機的聚會的確讓大家更好的彼此尊重,但手機一響手指就條件反射般想動,手機即使不響,也覺得會漏掉什麼微博私信、微信評論。”

難尋共同話題

“疊疊樂”的遊戲雖然暫時管住了對手機的過度依賴,但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人們的社交懶惰症,增加人與人之間的當面交流。 “不是我們不願意當面聊,而是總感覺無話可說。”29歲的銀行職員郭佳倫說。 “以前的信息渠道遠遠沒有現在通暢,除了電視報紙,與人的交流也是重要的信息來源。”郭佳倫說,“但是現在我想可能沒必要了,所有的信息幾乎在手機上瀏覽,所以現在我挺害怕兩個人面對面,除了寒暄幾句,實在無話可說。”採訪間隙,郭佳倫還拿著手機低頭刷微博。
“我覺得微博和微信提供了一個便捷的交流平台,大家可就某個共同關心的話題,通過評論轉發等多種方式發表意見。”重慶大學大四學生陳然說,“我已經習慣社交網站上那種就話題討論的方式。在當面交流中如果沒人提出有意思的話題,實在不知道從何談起。”

應對

重新學會與人溝通

“由於現在快節奏的生活和社交網路的不斷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難以擺脫對於手機的依賴,社交懶惰症就是最顯著的特徵之一。”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心理諮詢師周容認為,出現社交懶惰症的年輕群體主要存在兩個特徵,一是壓力過大;二是性格內向。
“某些性格內向的人其實希望與外界交流,但是苦於缺乏話題和平台。而在社交網站上他們可以很自如地發表對事件的看法,久而久之對於社交網路的依賴也更深,越需要用手機排解內心的寂寞,與人面對面的交流也就越少。

注重溝通技巧培養

對於“疊疊樂”的遊戲,周容認為這是年輕一族針對社交懶惰症的自我約束方式之一,值得推廣。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首先自身必須要認識到問題的存在。“社交懶惰症雖然在心理學臨床套用上還未定義為心理疾病,但是起碼是一類潛在問題。”周容認為,這類人群需要重新學會與人溝通,注重面對面交談以及溝通技巧的培養,徹底擺脫社交懶惰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