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形象與禮儀

社交形象與禮儀

《社交形象與禮儀》是2012年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鮑日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交形象與禮儀
  • 作者:鮑日新
  • 出版社: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0月1日
  • 頁數:521 頁
  • 定價:39.00
  • 開本:16 開
  • ISBN:7811212404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媒體推薦,序言,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社交形象與禮儀》從個體形象修養入手,揭示禮儀形象內涵與外延的辯證關係;傳授禮儀妝容、服飾、氣質和語言的養成技術;從踐行的角度詮釋家庭禮儀、職業(社交)禮儀、公民禮儀、文書禮儀和國際禮儀的操作要領。文筆活潑流暢,文辭表達親切自然,所傳之術實際可行,所言之理貼近生活。 《社交形象與禮儀》適合有願望提高自己文明修養的各界人士閱讀。

圖書目錄

第一篇緒論
一、禮儀的簡史
二、禮儀的性質、特徵和原則
三、禮儀的內容、歸屬與功能
第二篇禮儀形象聲的構成要素及其修煉途徑
一、禮儀形象的構成要素
二、學習社交禮儀的價值
三、塑造禮儀形象的途徑和方法
第三篇社交儀容儀表形象
一、儀容儀表美在社交中的作用
二、社交儀容儀表美的追求
三、社交髮型美的實現
四、社交儀容美的實現
五、社交服飾美的實現
第四篇社交儀態舉止形象
一、社交儀態語言的奧秘
二、社交基本舉止禮儀的要領
三、社交者培養自身社交禮儀舉止的秘訣
第五篇社交禮儀言談形象
一、社交禮儀言談的原則
二、禮儀的稱謂與問候
三、禮儀的敬辭與婉言
四、禮儀的提問與應答
五、不傷和氣的辯論語言
六、愛與智慧交融的幽默語言
第六篇家庭角色形象與禮儀
一、子女孝順父母禮儀
二、夫妻互敬互愛禮儀
三、父母育子示範禮儀
第七篇公民形象與禮儀
一、公民基本素養
二、出行禮儀
三、購物禮儀
四、觀摩禮儀
五、休閒健身禮儀

媒體推薦

一路走來,作為禮儀教師,在自己的每一個講學和研究過程中,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讓人們知道講究禮儀的重要性”,“如何讓人們學會禮儀並踐行禮儀”。為了解釋這兩個“如何”,我做了若干的思考與實踐,並將這些思考與實踐融進了這本《社交形象與禮儀》中,目的是與讀者朋友分享、交流我對“禮”和“踐行禮”的理解,並從中找到自己兩個“如何”的答案。

序言

上個世紀80年代末,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從歷史學跨進了公關關係學領域。又一個偶然機會,進入了公關策劃的實踐行列,從此我的教學與研究就和企業經營、管理掛起了鉤。員工行為規範是企業形象的一個組成部分,禮儀在這裡派上了大用場,於是如此這般地和禮儀學結下不解之緣。那個年代,人們對禮儀知之甚少,講禮儀課的人更少,所以,一經“插足”禮儀學講座領域,就引起眾多關注和熱情邀約。時光如梭,轉眼我在禮儀教育領域已經工作了23年,講座足跡遍及祖國的大江南北,客群包括了各行各業。期間深度參與了國家“主題式禮儀教育”活動:亞運禮儀、奧運禮儀、世博禮儀、大運禮儀等等,還主持了上海市緊缺人才辦“國際禮儀指導師”項目的研發和首期培訓工作。講座平台從講台搬到了電台、電視台、網際網路;從禮儀分類研究到禮儀學立體式教法和禮儀套用踐行研究;禮儀研究成果從文章、書籍到教學光碟等等。一路走來,作為禮儀教師,在自己的每一個講學和研究過程中,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讓人們知道講究禮儀的重要性”,“如何讓人們學會禮儀並踐行禮儀”。為了解釋這兩個“如何”,我做了若干的思考與實踐,並將這些思考與實踐融進了這本《社交形象與禮儀》中,目的是與讀者朋友分享、交流我對“禮”和“踐行禮”的理解,並從中找到自己兩個“如何”的答案。
所有熟悉我的客群朋友都知道我一向主張從“形象”角度詮釋“禮”。箇中道理在本書的框架中得到了詮釋:
第一,從“形象”角度談禮儀更容易讓人理解。禮儀形象是一個綜合概念,是一個人內涵與外延的有機結合體。先修內、後塑外。無德者,休要談禮;無學者,必定與風度、神韻無緣;心理不健康的人,氣質難以高貴。本書的第二篇就是剖析社交禮儀形象的內涵與外延的種種辯證關係。
第二,在社交場合,人們“禮”的形象是具象的。其中包括外觀視覺形象、肢體語言形象、語言表達形象。人們往往通過這三個具象指標衡量一個人是否有修養、懂禮儀。本書的第三篇、第四篇、第五篇分別從儀容儀表、舉止氣質、言談三個方面給出提高的建議。
第三,社會學角度下的“形象”就是一種“角色”,而“禮”是“角色”定位的方法。在本書的開篇“緒論”中,我們看到了古代社會人們是如何通過“禮”來界定帝王將相和平民庶子的角色,用“禮”維系統治秩序的;本書的第六篇、第七篇、第八篇分別闡述了現代社會人們所處的三個“空域”中所扮演的三種角色——家庭角色、公民角色、職業角色,以及成功地扮演好這三個角色應該遵循的禮儀——家庭禮儀、公共禮儀和基本社交與職場禮儀。“禮”的核心就是“敬”,由“敬”致“和”,通過“敬”、“和”致“融”,這是和諧社會的根基之一,也是我們現代人個體追求人生幸福的本源所在。
在這裡我把“家庭禮儀”納入到“社交禮儀”的範疇,不僅是為了全面囊括人們所扮演的人生角色以及該角色所應遵循的禮儀規範,更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角色交往不可能不打上社會的烙印。
第四,在禮儀書籍中很少看到禮儀文書的內容,其實,不論社會發展到何等程度,文書永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表達“禮”的載體。本書第九篇就“禮儀文書”做了詮釋。
第五,開放的中國,不僅官員、職員對外交流必不可少,就是平民百姓也會走出國門去旅遊,因此,本書的第十篇介紹了國際禮儀的相關知識和規範,提醒讀者朋友通曉國際禮儀是現代社會必備的素質。
任何作者都會給自己作品的客群群作出一個基本的定位,即“我的這本書是給誰看的”。禮儀是個大眾話題,顯然,我的這本書讀者無界限,越多越好。本書作為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新形勢下推動民眾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研究》(批准號:20lOxAG001)的理論成果之一,其研究的基點就是構建公民禮儀文化體系,探索公民踐行禮儀的路徑,“民眾性”是課題研究的前提。所以,本書適合各界有願望提升自己文明素養的人士閱讀。但,從我的心底里還是關注一個讀者群體:禮儀老師。因為無數禮儀教育的實踐展現一個讓我們不願意接受的現實:許多人受過禮儀教育,也有許多的單位做過禮儀培訓,這些人對禮儀知識和操作規範都知道,但就是不能落到實處,甚至許多經過禮儀培訓的單位連統一接電話的禮儀規範都做不到。這裡固然有約束和激勵機制不到位的問題,但更多的是沒有打開人們踐行禮儀的心結,沒有回答“幹嘛非要這么做”的問題。所以,我在寫作中不局限於說明如何遵守禮儀的規範,而是力圖從“為什麼”要遵守禮儀規範和這個規範的文化淵源上做出詮釋,期望以此能夠對讀者朋友提高禮儀意識有一點的啟發,同時也為禮儀授課者提供一些理論依據。需要強調說明的是:對這些“為什麼”的回答只是我自己的一知半解,有許多禮儀行為背後所蘊涵的深刻道理還沒有講透,只是給讀者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而已。
禮儀學習“知易行難”的另一個原因是不知道怎么“行”。“禮”是學,即通過“禮儀觀”來調整人的思維;“禮”更是術,即運用“禮數”來調整人的行為。所以踐行禮儀要有路徑、工具和方法。本書各個章節都圍繞著“形象”這個主題,從細節上給出操作的方法,並且在每一篇的後面留出了思考和踐行題目。您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可能會感覺操作過於“細節”,說理過於“嘮叨”,然而,請您一定要堅持看清這些“細節”,忍耐住這些“嘮叨”,而且還要試著做上幾遍,那時,您就會領略到我這個建議的價值了。 汪中求先生的“細節決定成敗”的命題一問世,就震動了整箇中國。因為這六個字,不僅道出了現代企業管理的精髓,也點破了所有與人的參與有關事物發展的關鍵,而且這個觀點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被事實所一再印證著它的經典性。《社交形象與禮儀》恰恰是從人的角色行為角度證明:把握禮儀“操作細節”決定人生的成敗。
子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說的是一歲年紀一歲人,沒到那個年齡段想要超越這個年齡段的認識高度很難。比如我就深深感受到人不到五十真的難以“知天命”。什麼是“知天命”?就是活得明白了,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了。本人就是到了“知天命”的年齡時才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不是位有多高、權有多重、財富有多少,而是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學禮儀、懂禮儀、踐行禮儀,是我們實現這個人生目標的最大助力!
鮑日新
2012年5月20日於上海

作者簡介

鮑日新,上海海事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女教授聯誼會會長,中國公關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禮儀協會副理事長,上海東方電視台《東方大講壇》欄目和上海教育電視台主講禮儀嘉賓,上海世博禮儀教育領銜專家,中央電視台、中央精神文明辦舉辦的“迎國慶、樹新風、全國文明禮儀大賽”評審。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出版著作7部,發表論文80餘篇。首創公關禮儀“立體式教學法”和“經理公關教練式加公關體驗式教法”。為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國防科技大學等高校以及全國各行各業講學千餘場。被評為省級優秀策劃專家、先進公關工作者;2006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榮獲“中國公共關係教育20年突出貢獻獎”:2008年被評為“中國公關十大傑出人物”,並榮獲“全球10強華人禮儀講師”稱號。編寫的《公關經理培訓中的創新之道》被評為“全國十佳公關案例”。連續三屆被評為上海海事大學“十大師德標兵”。作為優秀女性,多次被日本《東京新聞》,香港《大公報》,上海《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聯合時報》等媒體採訪報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