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儲量
- 外文名:reserves
- 全稱:礦產儲量
- 含義:礦產的蘊藏量
- 計量方式:質量計、體積計
- 分類:可采儲量和預可采儲量
礦產儲量一般指本詞條
礦產資源儲量,是指經過礦產資源勘查和可行性評價工作所獲得的礦產資源蘊藏量的總稱。...
礦產儲量簡稱儲量,礦山部門常稱“礦量”,一般即指礦產的蘊藏量。礦產儲量需按一定的工業指標要求與儲量分類規定計算。在實際工作中,礦產儲量的表示方式有礦石儲量(...
儲量reserves是礦產儲量(mineral reserves)的簡稱,泛指礦產的蘊藏量,是礦產地質工作的一項主要成果。其表示方式有礦石儲量(簡稱礦石量)、金屬儲量(簡稱金屬量)或有用...
曾稱礦產儲量平衡表。是為了反映全國和省、市、自治區各種礦產資源現狀而由國家統一制定的專門統計報表。...
礦產儲量計算是指確定工業上有用的地下礦產的數量。根據地質勘查工作獲得的礦床資料,通過計算,以確定有用礦產的數量。這是礦產勘查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估算礦床經濟...
礦產資源領域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即資源與儲量。...... 由於礦產資源/儲量分類是定量評價礦產資源的基本準則,它既是礦產資源/儲量估算、資源預測和國家資源統計、...
中國礦產資源是指中國境內的存於地殼內部或地表埋藏於地下或出露於地表,呈固態、液態或氣態的,並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體。礦產資源屬於非可再生...
儲量級別(Level of reserves)是區分和衡量礦產儲量精度(或可靠程度)的標準,其目的是便於正確掌握國家的資源,統一礦產儲量的計算、審批、統計和用途。...
礦產,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於地表的、或岩石風化的、或岩石沉積的)可供人類利用的天然礦物或岩石資源。礦產可分為金屬、非金屬、可燃有機等類別,是不可再生...
儲量分類是指礦產資源經過礦產勘查所獲得的不同地質可靠程度和經相應的可行性評價所獲不同的經濟意義,是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的主要依據。據此,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可...
礦產資源經濟與管理(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mineral reserves),1999年7月15日以前,中國對建設所需的礦產(含地下水資源)儲量(勘探)報告實行審批制度,簡稱礦產...
礦產儲量計算法是計算礦產地下埋藏量的方法。礦產儲量包括體積儲量、礦石儲量和金屬儲量三種;對不同礦產,要求計算不同的儲量。建築材料一般計算體積儲量,煤及黑色金屬...
主要礦產儲量計畫確定計畫年度主要礦產新增儲量和工業儲量情況的檔案。是地質勘探工作計畫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國規定,主要礦產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軸礦、鐵礦等24...
聯合國1979年推薦的礦產資源國際分類系統,按地質保證程度將幾十年內可能具有經濟意義的礦產資源劃分為R-1級、R-2級、R-3級三個基本類別。...
儲量類型 , 由於礦床地質情況和勘探程度不同,計算出來的儲量精確度也有差異,由此用礦產儲量類型來體現。根據20世紀70年代全國儲量委員會制定的分類方法,中國鹽類礦產...
將地質可靠程度、經濟意義和可行性評價作為分類的三維軸,而查明的礦產資源,即不同礦產的資源和儲量組合,總體上可分為儲量、基礎儲量和資源量三大類十六種類型。...
開採儲量指在開發勘探階段,由礦山開採部門庸開採預留坑道(或鑽孔)詳細探明的,列入礦山開採計畫中的礦產儲量。它可作為編制礦山企業生產計畫的依據。...
工業儲量是指礦產儲量分類中開採儲量和設計儲量的總和,其計算公式為:工業儲量=A+B+C。工業儲量一般作為礦山企業設計和基本建設投資的依據。...
中國目前已發現礦產171種,已探明有儲量的礦產159種,其中能源礦產8種,金屬礦產54種,非金屬礦產90種,水氣礦產3種。中國礦產資源門類比較豐富,部分礦種儲量居世界前茅...
保有儲量是地質採礦學名詞,指探明儲量減去動用儲量所剩餘的儲量,即探明的礦產儲量,到統計上報之日為止,扣除出礦量和損失礦量,礦床還擁有的實際儲量。它是礦產...
工業礦產儲量一般指對開採儲量和設計儲量的總稱。是經過地質勘探後求得的主要礦產儲量。 ...
推定儲量是由美國礦業局和美國地質調查所提出推斷所計算的礦產儲量。...... 推定儲量是由美國礦業局和美國地質調查所提出推斷所計算的礦產儲量。中文名 推定儲量 外...
礦物資源,又名礦產資源,是指經過地質成礦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賦存於地殼內部或地表埋藏於地下或出露於地表,呈固態、液態或氣態的,並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物或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