磔

書法術語。點畫用筆的一種技法。“永字八法”稱捺筆為“磔”。

古代祭祀時裂牲稱為磔,法用磔,意思是筆毫盡力鋪散而急發。

斜捺叫磔,臥捺稱波。王羲之《筆法訣》稱:“磔須戰筆外發,得意徐乃出之。”“貴三折而遺毫。”寫時虛勢向左逆鋒落筆,著紙折鋒翻筆,有控制地盡力鋪毫下行,等到長度合適時捺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外文名:zhe
  • 古代用處:祭祀
  • 詞性:象聲詞
拼音,釋義,古籍解釋,

拼音

zhé
〔動〕

釋義

(1) 古代祭祀時分裂牲畜肢體 [dismember]。
磔,辜也。——《說文》。從桀,石聲。刳雞胸、腹而張之,令其乾枯不收。故從桀。
磔,張也。——《廣雅
旁磔。——《禮記·月令》。注:“攘也。”
祭風曰磔。——《爾雅》。李註:“以牲頭蹄及皮破之以祭。”
[季春之月]九門磔攘。——《禮記·月令》。孫希旦集解:“磔,磔裂牲體也。”
(2) 又如:磔禳(磔攘。分裂牲體祭神以除不祥);磔雞(舊曆正月初一殺雞掛門外以除不祥)。
又指古代的一種酷刑。以車分裂人體。
吳子胥不磔姑蘇東門外乎!——《荀子》。註:“車裂也。”
(3) 又如:磔裂(車裂人體;分割,割裂)。還指五代時始置的一種凌遲酷刑,俗稱“剮刑” 。
李嗣源遣使部送潞州叛將楊立等到闕,並磔於市。——《舊五代史》
明·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六回:“龍人不信,殺就魁,磔其屍於城樓之上。”
(4) 又如:磔誅(凌遲處死);磔刑(五馬分屍) 。
(5) 捺筆筆劃,如波、磔。
刮視字棱,相其波磔,似是八分書耳。——《閱微草堂筆記》。
(6) 象聲詞,形容鳥鳴,如“磔磔”,同“吱吱”。
磔磔雲霄間。——蘇軾《石鐘山記》。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𠀤陟格切,音摘。張也,開也,裂也,剔也。《前漢·𠛬法志》諸死𠛬皆磔於市。景帝中二年,改磔曰棄市,勿復磔。《師古曰》謂張其屍也。
裂牲亦謂之磔。《禮·月令》季春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
書法,右下為磔。《崔瑗·永字八法歌》硺騰峻而速進,磔憶昔以遲移。
《爾雅·釋天》祭風曰磔。《孫炎曰》旣祭,披磔其牲,以散風也。或省作矺。
葉竹棘切,音陟。《蘇轍·除日詩》念同去鄕里,此節已三失。楚人重歲時,爆竹鳴磔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