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灶窯址 : 福建晉江磁灶窯址考古調查發掘報告》是201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福建博物院、晉江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磁灶窯址 : 福建晉江磁灶窯址考古調查發掘報告
- 作者:福建博物院、晉江博物館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8月
- ISBN:9787030315526
《磁灶窯址 : 福建晉江磁灶窯址考古調查發掘報告》是201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福建博物院、晉江博物館。
磁灶窯址,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磁灶鎮,分布梅溪兩岸。興起於宋元時期,以歷代燒制陶瓷而得名。磁灶窯生產始於南朝,發展於隋唐,宋元時期達到鼎盛,一直延續到明清及近現代。磁灶窯址已發現的南朝至明清的窯址共26處,南朝至清代(6~20世紀)窯址26處,其中宋元時期(10~14世紀)窯址12處,均分布於晉江支流九十...
位於福建晉江磁灶鎮嶺畔村。磁灶即以燒造瓷器得名,是磁灶窯系的代表。該瓷窯創燒於西晉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窯址分布在梅溪兩岸,共發現南朝窯址1處,唐五代窯址6處,宋元窯址12處。宋元時泉州港外銷瓷器即以此窯為主要產地。窯址面積小者200~300平方米,大者3.6萬平方米。採集瓷片有碗、盞、匙、杯、...
磁灶金交椅山窯 【磁灶金交椅山窯】五代至宋元瓷窯。窯址位於晉江市磁灶鎮溝邊村北的金交椅山上。發現於20世紀50年代,有龍窯基址四座、出土器物有執壺、罐、盒、燈盞等,釉色主要施醬、青釉。窯具以墊柱為主,還有墊餅、墊圈等。
磁灶尾古窯址 位於福建同安區洪塘鎮石潯村磁灶尾自然村東的小山丘上。唐代窯址,1981年考古調查時發現,2000年複查。遺址遺蹟概況 山丘相對高度約15米,瓷片和窯具散見於丘頂和西、南坡地表,分布面積約3000平方米,最厚堆積達2米。南坡留存龍窯遺蹟1處,殘長12米,寬1.5——1.8米,殘高0.2——0.9米。該窯...
中國古陶瓷研究學會磁灶窯研究中心 2022年6月,中國古陶瓷研究學會磁灶窯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界遺產點之一的磁灶窯址(金交椅山窯址)舉行。重要意義 “中國古陶瓷研究學會磁灶窯研究中心的設立標誌著福建省首個古陶瓷研究中心落戶晉江市磁灶鎮。
出版有:《絲路帆遠:福建與海上絲綢之路》《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藝術設計作品集》《福建博物院館藏書法名家作品選》《福建博物院館藏國畫名家作品選》《舌尖上的絲綢之路》《漳平奇和洞遺址》《哺乳動物》《磁灶窯址》《閩越國文化》《武夷山城村漢城遺址發掘報告》《福建北部古村落調查報告》《東海平潭碗礁1號出水瓷器...
磁灶陶器燒制技藝,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磁灶鎮傳統技藝,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磁灶陶器燒制技藝分布於晉江市西北部磁灶,其有“中國陶瓷重鎮”的稱譽,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之一。磁灶陶器燒制技藝可追溯至西晉武帝泰始元年,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其製作的陶器曾經遠銷海外。主要陶品有急燒壺(即藥...
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結束後,報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決定保護措施。第十九條 對泉州海絲遺產範圍...(文興渡、美山渡)、九日山摩崖題刻、真武廟、天后宮、磁灶窯系金交椅山窯址等航海與通商史跡,老君...分布在福建省泉州市所轄的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和惠安縣。
第四章 是依據考古資料對磁灶窯的年代分期、窯業性質、工藝技術及其產品的海內外貿易和消費狀況進行的分析與探討。附錄收有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所藏磁灶窯陶瓷精品的介紹以及日本、菲律賓學者對海外發現的磁灶窯陶瓷的論述。《磁灶窯址:福建晉江磁灶窯址考古調查發掘報行》是研究磁灶窯的重要參考資料。《磁灶窯址:福建...
《磁灶窯址 : 福建晉江磁灶窯址考古調查發掘報告》是201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福建博物院、晉江博物館。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四章及附錄,第一章介紹磁灶窯南朝晚期至宋元時期10處窯址的發現情況;第二三章較全面、系統地分別介紹了土尾庵窯址和金交椅山窯址的考古發掘揭露的窯址遺蹟及遺物;第四章依據考古...
2022年6月10日,中國古陶瓷學會磁灶窯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世界遺產點磁灶窯址(金交椅山窯址)舉行,標誌著福建首個、全國第三個的地方窯口研究中心正式落戶晉江磁灶。社會影響 中國古陶瓷學會磁灶窯研究中心設立後,將藉助國家一級學會的平台,整合各級專家的力量,進一步開展磁灶窯考古調查,尋找元明時期的窯址,彌補磁灶...
例如蓋德碗坪倉窯址出土的軍持,是該窯較有代表性的產品之一。器形屬喇叭口,頸細而長,鼓腹,平底微凹,有流無把,腹部模印蓮瓣紋(由仰覆蓮瓣組成)或卷草紋、纏枝花紋等。釉色一般呈青灰色或青白色。這類軍持與晉江磁灶所出軍持(印有雙龍紋,綠色釉)儘管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同屬宋元時期外銷瓷的主要...
唐故城垣遺址根據調查報告,勾勒出的泉州唐故城遺址,確定唐故城周圍13.2里,城區面積將近3平方公里,因趨避地勢之故,形狀不規則。①北垣:以北樓(南唐·保大中(943~957年)改稱朝天門)為中心點(今北門街孝悌巷口以南),分向東、向西兩段。北垣東段:從今北門街孝悌巷口以南的北樓始,城牆依地勢南下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