碶(古代的水利設施)

碶(古代的水利設施)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碶,古代的水利設施,注音是ㄑㄧ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碶
  • 拼音:qì
  • 注音:ㄑㄧˋ
  • 部首:石
古代的水利設施,歷史與功用,巧築穿山碶,

古代的水利設施

歷史與功用

碶是古代寧波沿海民眾為拒鹹泄洪,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所發明的水利設施,大凡沿海有河流耕田,以及部分內陸江河交匯的地方,多築有碶。
早在唐代,鄞縣已修築了它山堰、仲夏堰、行春碶、烏金碶、積瀆碶等;自唐代以來,象山縣南修築了朝宗、理川、靈長、會源4碶,而朝宗碶處於匯水要衝,最為重要;《鎮海縣誌》記載:“(鎮海)五代置縣建城,在城東隅築王家碶。”宋熙寧年間,奉化王元章之祖出資於縣北25里處興建劉大河碶(又名王家碶);宋寶祐五年(1257),任寧波知府的吳潛在慈谿德門鄉修建茅針碶;據此可知,唐、宋時期,寧波沿海地區就興建了較多碶閘,官府和民眾不但認識到碶作為“水利鎖鑰”的重要性,而且比較成熟地掌握了碶的建造技術。據史料統計,歷史上鎮海縣境內各朝代建碶達100多座,這主要與原鎮海縣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關。
碶
古代寧波所造之碶,部分是不用石料的“泥碶”,如嘉慶九年(1804),(鄞縣)里人史積蘭把烏豐碶由泥堰改為石碶,為里塘河東流出口。當然,“泥碶”都為簡易的內河碶,若在沿海,在颱風海浪前則不堪一擊。
古代關於碶的管理,一般設有碶夫從司啟閉,小碶1人,大碶2人。從前,還有過船過碶閘收費的史事,《新碶鎮志》上說:“光緒八年十月……諭示民眾,新(碶)、備(碶)兩碶乃水利要道,因過塘石板等船隻漸多,塘、碶易損,為備修葺,需按船繳捐。”
碶一般分為內碶和外碶兩類,內碶一般起到二級防洪作用,外碶則往往建在海塘,平時一般不開啟,待洪水來襲或內河水位過高時,則利用潮位的漲落,開閘泄洪。現有的內碶,也有因圍海造田後,海塗外移“退居二線”而形成的。從前的碶,多用石料築成,閘門兩邊有石榫頭,採用厚實且不易腐爛的楓木板做碶木,後來採用水泥預製板,人力螺桿啟動。
碶是農業生產的保護神。關於碶的功能,清朝寧紹道台孫詔有過精闢的論述,他說,“國家以農事為重,而農事以水利為先,寧波為濱海重鎮,鄞則附郡之首邑……水發源於四明,其間名山大川,綿亘數百里,阻鹹蓄淡,以資灌溉,設塘堤,設碶堰者,所在多有。”“餘思築碶截水,運石砌塘,自是經久之謀,農田水利固應如此。”孫詔的水利觀與明朝徐光啟的水利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碶的最大功能就是在河流與海洋的銜接處起到阻隔並調節河水與海水交流的作用,所以既是關口,又是樞紐,是人工“海關”。

巧築穿山碶

北侖柴橋穿山一帶至今還流傳有王安石築穿山碶的故事,此事已在史志上得以證實。王安石“鑿山為之,築堤捍浦為河,於堤西石岩鑿三竅為碶”,《寧波通志》、《鎮海縣誌》、《鎮海縣水利志》均有記載。
當年,王安石赴浙東鄞縣任知縣伊始,即對轄內東鄉(現為北侖區一帶)實地考察,發現蘆花港(現為北侖柴橋蘆江)流域,偌大一塊平原,因水患嚴重,河溪淤塞,水土流失,水多變澇,雨少變旱,田地豐收沒有保障,靠天吃飯的百姓生活十分艱難。又因蘆花港入注東海,逢潮汛時,海水入侵,良田“爬鹹”現象十分嚴重,所以,蘆花港流域的大批農田和沿河兩岸,鹽花泛白,蘆荻叢生。王安石通過現場考察和走訪當地鄉民後,認為治理蘆花港流域的水患,必先治“鹹”,於是決定在穿山設碶治蘆江,上游可攔淡水,下游可拒鹹潮。他選中底下是岩石的穿山通山(現又稱炮台崗或前門山)腳作為碶基,根據古人經驗,使用火藥炸石設基,加快了施工進度。穿山碶建成後,蘆花港流域的水患得到徹底根治,碶西邊的山因此叫做碶頭山,從此,蘆花港兩岸物阜民豐。
碶
鑒於浙東沿海特殊的地理位置,王安石在重視築碶的同時,對修築海塘也十分重視,還親自在北侖鄔隘、高塘一帶率眾築海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