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型斑岩銅礦成礦理論

碰撞型斑岩銅礦成礦理論

侯增謙院士、楊志明研究員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碰撞型斑岩銅礦成礦理論》榮獲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主要完成人為: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侯增謙、楊志明、高永豐(河北地質大學)、鄭遠川(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張洪瑞。

斑岩銅礦是全球最重要的、業界最關注的銅礦類型。國際普遍接受的經典成礦理論認為,斑岩銅礦多產於岩漿弧環境,形成與大洋俯衝有關。侯增謙院士團隊研究發現,碰撞帶環境也可產出大型斑岩銅礦,進而對經典理論提出了挑戰。十多年來,研究團隊通過青藏高原斑岩銅礦帶的詳細研究及全球對比,創建了“碰撞型斑岩銅礦成礦理論”,並取得支撐這一新理論的科學發現:(1)證實成礦斑岩起源於加厚的新生下地殼的部分熔融;(2)發現成礦所需的水來自幔源鹼性岩漿的混合注入及源區角閃石分解;(3)證實成礦金屬及硫主要起源於碰撞前沉澱於下地殼中硫化物的熔融分解;(4)發現碰撞型斑岩銅礦呈強疊加的蝕變礦化分帶模式。碰撞型斑岩銅礦理論的創立,顯著提升了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地位,拓寬了全球斑岩銅礦的勘探區域,指導了碰撞帶斑岩銅礦的勘查工作。國際著名雜誌EARTH撰文指出本成果“引發全球重新認識斑岩銅礦的形成機制”。
第一完成人侯增謙院士簡介:侯增謙,1961年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基礎研究計畫“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深地”項目負責人。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兼任國際地學計畫(IGCP)中國委員會主任、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副理事長、《岩石礦物學雜誌》主編、《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主編、《Science Bulletin》副主編等。主要從事大陸成礦理論、礦床成礦模型和勘查評價方法研究;創建了碰撞造山帶成礦理論, 揭示了碰撞成礦系統的基本特徵和發育機制;建立了碰撞型斑岩銅礦、褶沖系鉛鋅礦、碳酸岩型稀土礦等成礦新模型,闡明了大陸碰撞過程中金屬富集機制和成礦機理;初步揭示了青藏高原區域成礦規律,科學預測了四條大型礦化帶,理論指導找礦取得了重大突破。發表SCI論文180餘篇,主編國際學術期刊英文專輯4部,出版專著4部,SCI論文他引5000餘次。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國際經濟地質學會(SEG)區域副主席講席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