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碧玉卷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20年3月9日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
- 保護單位:泰寧縣梅口鄉文化體育服務中心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相傳北宋年間,邑人葉祖洽,家境較為富裕,小時勤奮好學,為了躲避城市的喧囂,他十六歲時隱居到離縣城一百多里外,今屬邵武大埠崗管轄的道峰山龍泉岩潛心研究經史,北宋熙寧二年,葉祖洽晉京赴考時,其母用韭菜、大米做成碧玉卷,為他餞行。葉祖洽赴京高中狀元,榮歸故里後,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又大擺碧玉卷筵席宴請親友,從此,“碧玉卷”聲名大振,成為數百年來久傳不衰的風味小吃。
碧玉卷作為泰寧小吃經常參加一些省市縣組織的活動,如碧玉卷進福州三坊七巷以及去市里組織的林博會活動,縣裡非遺展演、世界地質古園再評估等相關民俗活動。梅口鄉舉辦大型的活動,碧玉捲成為梅口鄉招待友人和外國嘉賓必備美食之一,加上碧玉卷口味清香鬆軟柔滑,梅口鄉碧玉捲成為數百年來久傳不衰的風味小吃。
工藝特徵
製作碧玉卷的陷料較為講究,有的用香菇絲、鮮筍絲、醃肉絲、配上薤子、辣椒粉、味素、香油炒成餡料,吃起來別有風味。這種風味小吃,趁熱食之,香軟潤華、鹹辣可口、色香味俱全。
工藝流程
碧玉卷的製作方法並不複雜,原料為大米和韭菜。製作時將大米泡入清水之中,約二、三小時後,再將韭菜切細,將大米和韭菜拌勻,用磨漿機或石磨磨成翠綠色的米漿,用旺火燒熱鐵鍋,放入油料,用小勺子一勺勺地將米漿倒入鐵鍋里攤平烤成薄薄的韭餅,再在薄餅上抹些油料,放上餡料,捲成筒狀,由於薄餅顏色碧綠,酷似碧玉,故譽為“碧玉卷”。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在物質豐富的現代,碧玉卷依舊以家常小吃的身份,流傳於泰寧的街頭巷尾。
保護措施
碧玉卷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為:泰寧縣梅口鄉文化體育服務中心。
社會影響
體驗活動
2012年,泰寧參加第八屆海峽旅遊博覽會,為充分展示旅遊資源和旅遊產品,泰寧在三明展區搭建風光展台,以“泰寧,請你回家”為主題,全面展示“中國丹霞,靈秀泰寧”旅遊形象,在展館內開闢擂茶、碧玉卷製作、品嘗互動專區。
2014年春節期間,泰寧縣旅遊管委會、文廣局、文聯聯合在泰寧長興服務區舉辦“別樣年味、馬上泰寧”2014泰寧歡樂民俗節系列活動。活動現場可以親自參與體驗搓暖菇丸子、碧玉卷的製作。
榮譽表彰
2009年,泰寧縣21個物產入選由三明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三明名優產品》一書。此次入選的泰寧物產含有碧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