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碟子小曲
- 又稱:內河小曲
- 來源:俚歌俗曲嬗變而來
- 碟子:演唱者的伴奏樂器
- 地區:湖北仙桃、天門
起源與傳承,樂器與表演技法,表演形式與曲目,
起源與傳承
碟子小曲起源於何時,無文獻可考,但在流傳最盛之天門、沔陽一帶,藝人對其由來卻流傳著許多有關它起源的軼聞傳說。
一說,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1521年),皇帝下江南時,曾來到競陵陶溪潭——今天門市橫林附近的“陶溪潭村”的一家客舍吃飯。店中有一位叫“李鳳姐”的女孩,生得美貌非凡,當皇帝問她有什麼好吃的時,李鳳姐回答說能作“紅嘴綠鸚哥”。此時,皇帝在前廳飲酒,李鳳姐在後廚作菜,席間後廚傳來敲弄碟子的美妙聲響,不時伴以俚歌俗曲。皇上大喜,於是,皇帝便把鳳姐帶回“京都”,封為“妃子”。擊碟而歌遂在京都傳播開來。
一說,大約百年前,仙桃澄湖附近有一財主,每天要丫頭給他送五道菜。有一次,丫頭不慎把瓷盤摔破,被地主婆毒打後攆出門外,她便帶一個碗和一雙筷子沿門乞討,邊打邊唱,並用悲憤的歌聲向人們傾訴身世,激起人們的同情紛紛施捨。
後來窮人在討飯時,也效仿丫頭,帶一個碗,一雙筷子,邊敲邊唱進行乞討。後來人們改碗為碟,沿街賣唱,漸漸形成了該種民間小曲。
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天門張港大興堂書齋已有《絆根子草》唱本出售。碟子小曲的形成大約與當地的歷史背景,地理環境、政治經濟等因素有密切的關係。
天門、沔陽是古“雲夢澤”腹地,地勢低洼,堤防失修,洪水泛濫,“七年淹六水,十年九不收”。每遇水災,百姓外出逃荒,敲碟子、唱小曲、打三棒鼓、打蓮廂便成了人們外出謀生的一種手段。1926年,天門曾建立了碟子小曲行會——“八音會”。
1930年前後,天沔一帶小曲活躍,曾出現了一批善唱者,被人們譽為“四大天王”的“喜枝”、“春枝”、“愛枝”、“冬枝”的“枝枝班”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碟子小曲有了很大的發展,並常與“三棒鼓”、“漢灘小曲”等其它藝術形式相組合,成了人們文化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樂器與表演技法
碟子小曲中的碟子,既是演唱者的伴奏樂器,又是演唱者的表演道具。碟子的頂面直徑為四寸,藝人稱之為“四寸面”。瓷細質優,外形美觀、音質清脆,敲碟子的筷子,質地堅硬,長度適中,以檀木或石竹為上品。
表演時,敲碟子要求手腕靈活,掌握筷子與碟子觸擊的回彈力,既有敲擊碟子發出聲音節奏變化,又有敲擊時的多種手勢、動作、方向、造型的變化。藝人們在的長期藝術實踐中,積累了敲擊技法,計有“單打”、“平打”、“雙打”、“疾打”、“慢奪”、“翻手打”、“點盤心”、“騰空”、“單花”、“雙花”、“轉盤花”、‘波浪花”、“滑彈”、“碎點花”、“抵頂”、“戳”、“靠”等多種技法。
表演形式與曲目
碟子小曲演唱的形式簡便靈活,不擇場合,不論稻場、街頭、院落、茶樓酒肆均可表演。表演形式可一人敲碟演唱,也可以配上絲弦二人或多人演唱。所演唱的曲牌多為江漢平原的俚歌俗曲。
碟子小曲句式有“七五七”,“五五七七”、“五五七五”幾種結構形式,此外,還有一些不規整的“長短句”。音樂結構多為上下句式;在三句式、四句式的結構中,以“起承轉合”的結構較為常見。
碟子小曲曲牌多數來源於天沔一帶民歌中的小調,也吸收了明清俗曲《相思調》、《鮮花調》、《玉娥郎》、《五更調》、《探妹》、《九連環》的一部分。曲目一般屬於單曲體,數量在一百以上。其曲趣及表現力更為豐富,有抒情優美的;有輕鬆愉快的;有歡悅輕跳的;有活潑風趣的;有低沉哀怨的;等等。也有敘述性很強的。 “天沔小曲”所表現的內容較為簡單,一般沒有什麼故事情節,但也有少數一曲數十段的大段子,尤其是反映愛情生活題材占很大比重,傳統曲目有《絆根子草》、《四季相思》、《白牡丹》、《賣雜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