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碗口銃
- 屬性:小型火炮
- 特點:身管短,射速慢,射程近
- 用途:水上作戰
- 鑄造時間: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
- 存放地點:北京軍事博物館
銘文為:“水軍左衛,進字四十二號,大碗口筒可見這種火器已用於水上作戰。詞條標籤: 武器裝備 圖集 碗口銃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
管形火器。為一種形體顯得粗短的中型火銃,因銃口部分形似大碗而得名。明洪武年間用銅鑄造。銃身由大碗形口部、前膛、藥室和尾銎四部分構成。發射大石彈。...
大碗口銃:一種小型火炮,沒有瞄準具,身管短,射速慢,射程近。由於沒有瞄準具,命中率較低,北京軍事博物館現存一具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用銅鑄造的大碗口筒,...
銃炮是對古代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的概稱。中國古代銃炮肇始於元,而以清末為其下限,包括了銅、鐵兩大類。銅質銃炮主要是以青銅鑄造,也有少數以其他銅合金製成(...
火銃,有時又稱“火筒”,是世界最早的金屬射擊火器,屬於火門槍。火銃是中國古代第一代金屬管形射擊火器,它的出現,使熱兵器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也對後來...
元朝(西元1271年-西元1368年)所使用的火器。手銃,元末明初對火銃的一種分類,因形體較輕,口徑較小,可在其後裝入木柄以手持使用,固稱手銃。屬火門式(Touch...
戰時使用的火銃有:單管手銃、多管三眼銃、五排銃、七星銃、十眼銃和大口徑碗口銃(口徑為100-120毫米)等。詞條標籤: 語言, 武器裝備 , 文物考古 , 歷史,...
以上介紹的四件洪武火銃形體細長,重量較輕,應是單兵使用的輕型火器,也可稱手銃。明洪武年間還有一類口徑、體積都較大的火銃,也稱碗口銃,實物如現藏中國軍事...
輕型火炮起自元代和明初的盞口銃與碗口銃,一直發展到清代的各種輕型火炮。...... 輕型火炮起自元代和明初的盞口銃與碗口銃,一直發展到清代的各種輕型火炮。...
舷炮戰戰術,古代海戰中,交戰雙方艦佇列成縱隊進行近距離炮戰的戰法。中國古代海軍(水師)於14世紀,即裝備有滑膛炮(青銅碗口銃),其他許多國家的海軍,在16世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