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銘學是指金石學對刻在石、黏土、金屬或其他堅硬表層上的古代碑銘的解讀和詮釋。在這項研究中,上至任何雕鑿在寺廟大理石上的源於高尚情感的每件東西,下到牆上的潦草刻劃(見GRAFFITO),都是令人感到興趣並極富有價值。許多考古學家的大量知識都來自於金石學。這個名詞有時也用來指對較近代碑銘的研究、雕刻或收藏。
蠟畫灼燒法inustion),如醫療用加熱燈或反光燈泡等。當畫家在工作時,他或她在空著的那隻手上握著加熱設備,把顏色加熱到可以調控、混合的程度。如果少了加熱的過程,顏料很快就會凝結成易碎、分開的筆觸。內部有加熱裝置的蠟畫調色盤可以在市場上買到,不過也很容易就可以自己設定,只要把金屬盤放在用燈泡加熱的箱子上,或放在一個豎放的下部有電熱盤的架子上就可以了。多數情況下,最佳工作溫度約為200E左右。古希臘人在銅盤或銀盤上加熱蠟顏料,而盤則置於裝滿熱木炭的圓桶上,並且用裝滿木炭的火盆完成融接的過程。他們以青銅調刀塗抹顏料。羅馬人稱這種工具為cestrum,並統稱所有用於蠟畫的工具為圓頭抹刀(cauteria)。古人所使用的蠟被老普林尼稱做古迦太基蠟(Punic wax),可是由於他的描述後來衍生出許多不同的闡釋,所以對這種天然材料的真實性質一直存有爭議。現在普遍認為古迦太基蠟等同於現在的白色精練蜂蠟。目前沒有任何古希臘的蠟畫留存下來,不過對於希臘人、羅馬人所使用的這種技法則相當詳盡地記載於古羅馬人的文獻和古物質中。它不僅用來製作藝術品,還施用在船體防護塗層這種較為粗糙的用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