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6年,成立郎木寺區。
1958年,與尕海鄉成立躍進公社,年底改稱尕海公社。
1961年,稱郎木寺鄉,實行鄉轄公社制。
1966年,更名長征鄉。
1968年,恢復原名,成立革命委員會,年底改為公社。
1984初,改社為鄉。
2002年,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郎木寺鎮下轄郎木1個居民委員會,郎木、貢巴、波海、尕爾娘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個居民小組、1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1年10月,郎木寺鎮下轄1個社區、4個行政村:郎木社區、郎木村、尕爾娘村、貢巴村、波海村,鎮人民政府駐郎木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郎木寺鎮地處高山峽谷地帶,地勢平緩。地形分為中高山區、山間盆地。主要山脈有郭爾莽梁和阿尼庫合山,境內最高峰德格卡位於阿尼庫合,海拔3780米;最低點仁貢瑪自然村位於鎮區主街道,海拔3302米。
氣候
郎木寺鎮多年平均氣溫1.2℃,1月平均氣溫-9.1℃,極端最低氣溫-24.1℃(1982年12月8日);7月平均氣溫12.4℃,極端最高氣溫26.2℃(2010年7月25日)。最低月均氣溫-16.5℃(1982年12月),最高月均氣溫18.9℃(2010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52.5℃,最大日較差15.2℃(2010年8月28日)。生長期年平均103天,
無霜期年平均54天,最長達88天,最短為19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395.9小時,年總輻射123.4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182天(一般為4月12日~次年9月19日)。年平均降水量781.8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522天,最多達192天(1964年),最少為101天(1977年)。極端年最大雨量970.1毫米(1967年),極端年最少雨量688.5毫米(197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8月最多。
水文
郎木寺鎮境內河道屬
白龍江、
黑河兩大流域,其中白龍江流域面積68平方千米,占54.8%;黑河流域面積56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級河白龍江,境內總長14千米;二級河黑河,境內總長27千米。
人口
2011年末,郎木寺鎮轄區總人口5138人。
2017年,郎木寺鎮常住人口4276人。
2018年,郎木寺鎮戶籍人口4694人。
根據碌曲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郎木寺鎮常住人口為4594人。
經濟
2011年,郎木寺鎮有耕地面積87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64.7萬畝,林地面積10815畝。糧食作物以青稞為主,生產糧食20.8噸畜牧業以飼養藏羊、氂牛為主。羊飼養量16.4萬隻,年末存欄2.8萬隻;牛飼養量20.69萬頭,年末存欄3.6萬頭。2011年,生產肉類5000噸,其中豬肉0.6噸,牛肉4500噸,羊肉400噸,農牧民人均純收入4950元。
2018年,郎木寺鎮有工業企業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家。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郎木寺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2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3個,建築面積485平方米,藏書1200冊,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為98%。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郎木寺鎮有國小4所,在校生54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郎木寺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18張。專業衛生人員12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5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96人次,住院手術25台次,出院病人96人次,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002/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6.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800人,參合率99.9.%。孕產婦死亡率0.001/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郎木寺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3戶,人數173人,支出41.3萬元,比上年增長7.1%,月人均198元,比上年增長1.3%;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人次,支出2.5萬元,比上年增長2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83戶,人數1203人,支出119.3萬元,比上年增長2.2%,月人均82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6人,支出6.2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人次,共支出3.5萬元,比上年增長28%;農村臨時救濟2542人次,支出29萬元,比上年增長51.7%。新增就業人員15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5人,全年共幫助13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12人,比上年末增加3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80人,比上年末增加3人。
交通
2011年,郎木寺鎮客運總量8000人次,貨運量3.9萬噸。有縣鄉(鎮)級公路1條,總長3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