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澧州夯歌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6000年前
城頭山古城夯築時期。考古學家通過對城頭山古城遺址城牆解剖,發現了大量的夯窩,即是有力的佐證。後來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和發展,澧州夯歌借鑑了地方
民謠、
曲藝、戲劇等藝術門類的內容和表現形式,更加增強了其表現力,漸具地方特色,並影響到周邊地區。
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上世紀五、六十年年代,七十年代是夯歌的鼎盛時期。八十年代以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重體力勞動逐漸被各式機械操作取代,夯歌的演唱機會少了,隨之走向衰落。進入21世紀後,築夯活動僅存在於一些偏遠鄉村,但夯歌作為一種民間音樂形式,仍在一些民眾中傳唱。
夯歌特色
澧州夯歌內容豐富,大體可以分為敘事、抒情兩大類。敘事類以一些傳統戲曲唱本為主。抒情類則可自由發揮,隨興演唱。
領唱高手一般都能即編即唱,且用詞詼諧幽默、風趣動人,極宜調動大家的勞動熱情。它曲式多樣,歌詞要求壓韻。
澧州夯歌形式多樣,流傳廣泛,主要是以口頭形式傳唱,無需其他樂器配合,旋律簡單優美,朗朗上口,好記易學。歌詞多採用比興手法,不僅具有簡約美和質樸美,同時詼諧幽默,耐人尋味,引人入神。另處,又借鑑了民謠、曲藝、戲劇等藝術的形式,使表現力增強。不過,它傳承鬆散,無嚴格師承關係,多以在實踐中相互學習為主。
四大派別
因地域區別,澧州夯歌又曲式不一,基本形成了四大流派:高山調、花丘調、平原調、湖鄉調。
高山調以高腔見長,極富山地特色,而且擅唱長本頭,有頭有尾,深受人們喜愛。王家廠至太青等山區鄉鎮的高山調,行腔高亢有力,劉國慶是其主要傳承人。
花丘調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方言詞作襯詞,把地方戲劇中的花腔揉進號子,行韻高亢,圓潤豐滿。鹽井、彭家等鄉鎮,以關照前、黃盛海等領唱人為代表,形成極具當地語音特色的花丘調。
平原調的曲調平靜秀麗,猶如閏房待嫁繡女,靜而不呆、秀中傳情。澧南、澧陽地區屬平原調區域,此調式旋律優美,具有節奏變化多樣,領與和轉換自然的特點,向多才、向才文、蘇玉蘭等領唱人為代表傳承人。
湖鄉調在結構上更加完整,還大量引進了戲曲的演唱風格,在澧州夯歌中最具現代色彩。小渡口、九垸等鄉鎮的湖鄉調,具有領腔平緩流暢,合腔明快質樸的特點,趙從貴等領唱人是其傳承代表。
相關器具
夯歌伴隨著勞動產生,而
夯築工具也因時代的變遷和勞作規模不同,樣式各異,主要分為木夯和石夯兩大類。木夯選擇堅實、沉重的茶木、棗木、櫪木為原料,主要有棒夯、捶夯、柱夯三種。石夯,人們習慣把它稱為“硪”。主要有抬夯、飛夯、天夯三種。
傳承人
2006年6月7日,澧州夯歌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戴作林是其省級傳承人。
戴作林是澧縣閘口鄉人,生長於丘陵地帶。高中畢業後,他便參加了勞動生產隊,參與了縣城多安橋堵口及鄉村水利建設修壩、修水庫等大工程。在與勞動人民邊打夯邊唱夯歌中,他逐漸喜歡上這種自然樸實的勞動號子。
戴作林的嗓音條件好,對音樂領悟力強,在當地的青岩國小擔任民辦老師時,兼起了學生的音樂課。1975年,縣裡修山門水庫,他靈感一動,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排練起夯歌來,最後將節目帶到勞動現場,慰問勞動民工,受到了民眾的歡迎,這進一步激發了他對夯歌的熱愛。
1982年起,戴作林正式開始了對夯歌的蒐集整理,20餘年,他蒐集的夯歌作品達50餘件,成為了研究澧州夯歌的寶貴資料。讓更多的人來傳承澧州夯歌,戴作林視其為自身使命。2002年,他以澧州民調為題,將澧州夯歌和澧水船夫號子一起編入縣城關中學校本教材《走進澧州》,並在課堂中教學生唱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