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

砭(讀音:biān)。形聲字,從石,乏聲。本義為治病刺穴的石針,引申指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砭
  • 拼音:biān
  • 注音:ㄅㄧㄢ
  • 筆畫數:九畫
  • 筆順編號:132513454
  • 五筆:DTPY
  • 倉頡:MRHIO
  • 統一碼:782D
  • 部首:石
  • 字級:二級
  • 四角碼:12632
  • 鄭碼:GMW
漢字演變,詳細釋義,本義與引申義,說明,古籍解釋,砭石,含砭地名,

漢字演變

砭

詳細釋義

本義與引申義

砭 biān 字從石從乏。“石”表示“石制的(工具、器具)”、“石刀”、“石針”;“乏”意為“減 損”。“石”與“乏”聯合起來表示“以石刀切割癰腫以減損其體積”、“以石針穿刺膿包以減損其體積”、“以石制醫具排膿”。
如在《山海經·東山經》里說:“又南三百里······而北流注於湖水。其中多箴魚,其狀如囗,其喙如箴,食之無疫疾。又南四百里,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據此可知,古代的砭石是指高氏之山下的質地似玉非玉的一種扁平的石塊,形狀如“箴魚,其狀如匙,其喙如箴”,或者說是將扁平的質地似玉非玉的石塊經敲打,破裂或者磨製後會呈現圓滑的頭與鋒利的尖,圓滑的頭部可用來按摩經絡,鋒利的尖端可用來刺血、排膿。編輯者在江安長江石中也發現了這種形狀的鵝卵石塊。《黃帝內經·九針十二原》里說:“鑱針者,頭大末銳,去泄陽氣”。說明後世發明的鑱針是源於砭針的模型和用途的。編者家傳有兩枚鑱針,銅質的針頭如棗核狀而扁平,約小楷筆頭大小,針柄呈麻花狀,全長約7至10厘米,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遺失。而現代人用羊角製成的刮沙板也是合乎“箴魚,其狀如匙,其喙如箴”形狀的物品,只是其頭不如當時的砭石鋒利,可用於按摩經絡。總之,古代的砭石應該是用來刮沙、刺血、按摩經絡等多用途的質地似玉非玉的一種鵝卵石。《黃帝內經·異法方宜論》里說:“故東方之域······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此與《山海經·東山經》里記載的箴魚、箴石事實是相吻合的。
泗濱浮石泗濱浮石
如《扁鵲倉公列傳》是《史記》列傳中的第四十五篇。這是一篇記敘古代名醫事跡的合傳。一位是戰國時期的扁鵲,另一位是西漢初年的淳于意。有“扁鵲乃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與公乘陽慶受其淳于意以《石神》一書等記載。說明古代砭石的鋒利是要經過磨製的,並且還有專門的砭石治療學術著作,如《石神》一書等。砭又是一種敲打經絡治病的工具,據《扁鵲倉公列傳》所述,扁鵲姓名秦越,游醫生涯,擅長針砭治療術,游到趙國專治婦科病。搉是敲打的意思,推理應該是常以砭搉經絡得療效,因此被人們以外號“砭搉”,久而久之訛傳號稱“扁鵲”。漢語言的特點是一音多義,為了用文字來準確記載、表達語言,便形成了一音多字,因字數有限,又呈現了一字多音多義的現象。在漢語言表達過程中,是一般都 能領會其意義的,可是一但用文字寫出來,離開了當場所處的語言環境,有些時候就很難讓人領會其意義了。而語言用文字記錄,一但在記錄時用上了錯別字,那么說話人的原意就更難應證了。如砭搉本來是一種治病的方式方法,而被人們以稱呼外號“砭搉”,再用文字記錄成“扁鵲”,後來人們見到鵲字,聯想到鳥類,便編造出了秦越醫生化鳥升天的神話傳說了。此例還可見到在《扁鵲倉公列傳》中有一句:“文帝四年中”,其實原意是“文帝時,年中”,是時與四字錯別了,讓人費解。順便說一下與針砭密切相關的《黃帝內經》一書,錯別字更有讓人們曲解的,如《黃帝內經·九針十二原》里說:“黃帝問於岐伯曰:‘餘子萬民養,百姓而收其租稅;余哀其不給而屬有疾病。余欲勿使備毒藥,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榮其逆順出入之會。令可傳於後世,必明為之法,令終而不滅,久而不絕,易用難忘,為之經紀,異其章,別其表里,為之終始。令各有形,忺立針經。願聞其情”。“忺”本是高興,適意,合乎原文意思。可是用了錯別字“先”,“忺”與“先”是同音異字,字義切然不同,導致了千古疑惑,而分爭《靈》《素》誰先誰後。一經更正,可見文中明明說;“余欲勿使備毒藥,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異其章······忺立針經”。藥物價格高老百姓負擔重,砭石又很稀缺,能創新著,與《素問》異其章,而作《針經》,確實是很令人高興的大事啊!還用分爭不?並且可見自從《針經》問世後,砭石也就退出了歷史,原因是稀缺的砭石被廣泛易制的微針所代替,而讓針砭術更加發揚光大了。
本義:以石針排膿、放血。
引申義:1.專用於排膿、放血的石刀、石針。2.專用於刺激穴位的針灸用針。
砭石刮痧板砭石刮痧板

說明

古人以砭與針連稱,稱“箴砭”或“砭箴”,或稱“針砭”或“砭針”。這說明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說“聯繫”,是指“針由砭發展而來”。“砭”是一種帶有尖頭的石刀(這是它和真正的針灸用針的區別)。它被發明出來的時候,人體經絡穴位還沒有被發現,因此它在初期還只是排腥膿、放毒血的醫療器具,並不用於針刺穴位以治病。按照《黃帝內經》的記載,它是中國南方人群的發明,後來被移居北方的南方人帶入中原。“砭”被初次帶入中原的具體地點是今魯西豫東地區,或今稱的“黃淮海平原”,這一地區就是古文獻所謂的“東方”。魯西豫東地區原為荒無人煙的大沼澤區,即《山海經》所稱的“大荒”,從2600 BC開始,來自四面八方的各地移民蜂擁進入這一無人區,即原紅山文化集團從渤海沿岸和河北地區進入魯西豫東地區,他們帶來了“灸術”;仰韶文化集團從西面進入魯西豫東地區;大汶口文化集團從東面進入魯西豫東地區;良渚文化集團從南方進入魯西豫東地區,他們帶來了“砭術”。這四大集團進入魯西豫東地區的熱鬧情景,文獻記載已經模糊,但生動地反映在“圍棋”裡面(棋子間無階級地位差別,憑藉人多勢眾搶占空地,先到者為地主,以多勝少,靠圍毆奪取對方地盤)。因此,魯西豫東地區成為人口數量最多密度最大的地區,但生活環境依然惡劣,主要是低濕的沼澤環境,到處是瘴氣惡水,容易使人皮膚生瘡,即中醫所說的“癰瘍”(“癰”指皮膚腫塊,“瘍”指皮膚腫塊潰爛)。對付這種因低濕環境的毒氣而產生的皮膚病,只有來自南方的良渚文化集團最有辦法,因為良渚文化集團起源於江南水鄉,其故鄉的水土環境與魯西豫東沼澤區相同。所以良渚文化集團貢獻出了“砭術”。隨後,隨著砭術的廣泛套用和實踐,人們發現了人體穴位,往後,“砭”由尖頭石刀進化為圓柱形的石針,後者才是真正的針灸用針,但名稱仍為“砭”,所以古文獻提到“砭”的時候,總說它用於“刺”。但纖細的圓柱形石針很難磨製,且容易折斷,故古人轉而採用竹製的針灸用針,名其為“箴”,字從竹從鹹,“竹”指“竹製”,“鹹”意為“酸澀感”,即指竹針刺入肌體穴位後產生的特有的酸澀感。後來又改用金屬製作針灸用針,名其為“針”。當砭發展為“箴”和“針”的時候,時間已經從2600 BC進展到了2400 BC,經過200年的發展,當初從四面八方遷入魯西豫東地區的各地移民已經融合為本地的一大土著文化集團——東夷集團,其領袖是伏羲,伏羲的首都就在豫東地區的淮陽。《帝王世紀》說“伏羲制九針”。這說明砭術和灸術發展到伏羲時代(2400 BC),已經從中原龍山文化時代初期(2600 BC-2400 BC)的“外病外治”演變成中期(2400 BC-2300 BC)“內病外治”(即根據經絡穴位治病)的真正的針灸術了。因此,中國針灸術是上古時代東夷集團的創造,其創造的時間,以“九針”的出現為標誌,是在2400 BC,創造地點以“九針”的命名者伏羲的首都為準,在今河南淮陽
砭術拍法操作砭術拍法操作
又,砭即砭石
李經緯、鄧鐵濤等主編《中醫大辭典》:“砭石:指一種楔形石塊,是我國最古的醫療工具。亦稱針石、鑱石石針、砭針。約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用以砭刺患部治療各種疼痛和排膿放血等。”
砭石一詞,在《內經》全書中共見10次。砭石,即石針,指用石頭磨製成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的針刺器具。
⑴《素問·異法方宜論》:“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唐·王冰次註:“砭石,謂以石為針也。《山海經》曰:‘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為針。’則砭石也。”
明·張介賓《類經十二卷·論治類九》:“砭石,石針也,即磁鋒之屬。”
清··張志聰《素問集注》:“砭石,石針也。”
日本·丹波元簡《素問識》:“ 砭石,《南史·王僧孺傳》全元起欲注《素問》,訪王僧孺以砭石。答曰:‘古人以石為針,必不用鐵。’《說文》有此‘砭’字。許慎云:‘以石刺病也。’《東山經》云:‘高氏之山多針石。’郭璞云:‘可以為砭針,治癰腫。’《春秋》:‘美不如惡石。’服子慎註:‘石,砭石也。季世無復佳石,故以鐵代之耳。’簡按:《山海經》:‘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吳任臣廣註:‘程良孺曰:或雲金剛鑽,即其物也。’”
日本·森立之《素問考注》:“案:砭石,即為鈹針之所出。砭即石弩,古昔以自然石之砭決瘡瘍,其後仿此作鈹針、鑱針。微針亦本是草木尖刺,仿此作微針。針之為言刺也,纖也。應知微針之類,皆是從草尖木刺仿造也必矣。《古今醫統》云:‘石弩,即砭石別名。’可從。案:《說文》:‘砮石可以為石鏃。從石奴聲。《夏書》曰:梁州貢砮丹。《春秋國語》曰:肅慎氏貢楛矢石砮。’‘砭,以石刺病也。’賈逵注曰:‘砮,矢鏃之石也。’不誤。玉裁曰:‘按:砮,本石名。韋昭注石砮云:鏃也。以石為之。乃少誤。’《漢書·地理志》上‘歷砥砮丹。’註:‘砮,石名。可為矢鏃。’《東山經》‘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郭雲:‘可以為砭針,治癰腫者。’所謂箴石即砭石,可以箴人病之石,故謂之箴石也。箴、針(針)古今字。東山出此者,與《素問》‘從東方來’之言相合。……[眉]元·齊德之《外科精義》卷上曰:‘砭鐮法。夫上古制砭石之大小者,隨病所宜也。《內經》謂針石、砭石、鑱針,其實一也。’”日本森立之先生考證甚詳,為是。
⑵《素問·寶命全形論》:“四曰制砭石小大。”
唐·王冰次註:“古者以砭石為針,故不舉九針,但言砭石爾。當制其大小者,隨病所宜而用之。”
宋·林億等《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針石,二砭石,三鑱石,其實一也。古來未能鑄鐵,古用石為針,故名之針石。’言工必砥礪鋒利,制其大小之形,與病相當。黃帝造九針以代鑱石。上古之治者,各隨方所宜,東方之人多癰腫聚結,故砭石生於東方。”
明·馬蒔《素問注證發微》:“蓋砭石為針可以治疾。”
張介賓《類經十九卷·針刺類九》註:“古者以砭石為針,用為外治之法,自黃帝始造九針以代石,古不曰九針而曰砭石。然制有大小,必隨病所宜,各適其用也。”
張志聰《素問集注》:“上古之時,未有冶鑄,以砭石為針,制有大小,隨病所宜,黃帝始造九針,以代鑱石。經曰:‘小之則無內,大之則無外。’蓋治外者,制小其針;治內者,制其大也。”
高士宗《素問直解》:“上古之時,冶鑄未興,砭石為針,則大小之制宜審也。”
森立之《素問考注》:“案:砭石大小者,九針中除毫針、員針、鍉針外,鑱針、鋒針、鈹針、員利針、長針、大針,六針各有大小,是外治之所用。如內治微針,則針工專業,前文所云治神養身,並用微針之要訣也。”
同本義 [stone needle used in acupuncture]
砭,以石刺病也。――《說文》
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素問·異法方宜論》
又如:砭割(用石針治病。比喻忍痛除惡)
[地質]∶曲流凹岸由於水流擁擠而發生侵蝕的地點 [nip]
[方]∶山坡 [hillside]
他們這時正走在一道砭上,上頭是山崖,下邊是石岩,光禿禿的沒一點遮攔。――柳青《銅牆鐵壁》
砭 <動>
古代用石針扎皮肉治病。後用金屬針以治病,也稱“砭” [pierce]
風上逆,砭頭血可愈。――《新唐書·武則天皇后傳》
又如:砭磨(用石針
砭 biān
①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
②用石針扎皮肉治病。引申為'刺':寒風~骨、針~時弊。
【詞語】砭骨
【釋義】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覺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劇烈:朔風~。
【出處】人教版23課 《登上地球之巔》 作者:郭超人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正韻》𠀤悲廉切,貶平聲。《說文》以石刺病也。《廣韻》石針。《山海經》東山高氏之山,多針石。《史記·倉公傳》年二十,是謂易貿,法不當砭灸。
又《廣韻》方驗切,音窆。義同。

砭石

砭石(biān shí)者,以石治病也,是通用名稱。砭石一般指泗濱砭石,而運用砭石治病的醫術稱為砭術,砭術是中醫的六大醫術之一,砭. 針. 灸. 藥. 按蹺和導引。《黃帝內經》記載,砭石其色玄黃,這裡的意思是黑色帶一點土黃,還是以黑色為主色。
砭石羊角錐砭石羊角錐

含砭地名

砭,用於地名。如:
石砭峪,在今西安市長安區五台鄉境內,古時以谷口有巨石如鱉得名石鱉谷,又叫石壁谷、石鱉峪,後諧音今名。
青化砭,延安市寶塔區轄鎮。位於延安東北30餘公里處,在一條約15公里長南北走向的蟠龍川中,一條公路沿川北上,公路兩側為連綿起伏的山地,便於隱蔽部隊,是進行伏擊的理想戰場。1972年設青化砭公社,1984年改鎮。位於市區東北,距市區40公里。面積90.7平方公里,人口0.1萬。轄張馬河、新山溝、常溝、海眼溝、呼不塌、二峁渠、碑路坪、常塔、七郎溝、新莊科、李家崖、米家溝、閆家溝、趙家溝、曹咀、王莊、高窯、中莊、青化砭、常屯、小寺溝、小蒜溝、石綿羊溝、白家坪、石家圪嶗、白家坡、林坪、前丈子溝、後丈子溝、大寺溝、散岔、武家溝、喬家溝、崔家圪嶗、惠家砭、方橋36個村委會。以農為主,牧業為輔。194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此地進行了著名的青化砭伏擊戰。
石家砭,是陝西省一個火車站的名字。
下砭村,在陝西商州城南40多公里外的上官坊鄉
燕子砭,在陝西省漢中地區寧強縣。燕子砭,毗鄰蜀、隴交界處,千百年來不過是秦嶺余脈皺褶中的一個小鎮,有一條興起於唐初、盛於明清的老街。燕子砭老街位於嘉陵江與燕子河(又名康寧河)交匯處,是一個三角形的小山丘。當地老百姓形象地稱之為“兩江洗鏵”。若從遠處、高處來看,燕子砭真的象一個展翅欲飛的燕子。
石砭峪水庫,石砭峪水庫位於秦嶺北麓,西安市長安區五台鄉境內,距西安市35公里,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32平方公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