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藍刺頭

砂藍刺頭

砂藍刺頭(學名:Echinops gmelini Turcz.)是菊科藍刺頭屬的植物,根直伸,細圓錐形。莖單生,淡黃色,小花藍色或白色,花冠5深裂,裂片線形,花冠管無腺點,生長於海拔580-3120米的山坡礫石地、荒漠草原、黃土丘陵或河灘沙地,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10-90厘米。根直伸,細圓錐形。莖單生,淡黃色,自中部或基部有開展的分枝或不分枝,全部莖枝被稀疏的頭狀具柄的長或短腺毛,有時脫毛至無毛。下部莖葉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9厘米,寬0.5-1.5厘米,基部擴大,抱莖,邊緣刺齒或三角形刺齒裂或刺狀緣毛;中上部莖葉與下部莖葉同形,但漸小。全部葉質地薄,紙質,兩面綠色,被稀疏蛛絲狀毛及頭狀具柄的腺點,或上面的蛛絲毛稍多。復頭狀花序單生莖頂或枝端,直徑2-3厘米。頭狀花序長1.2-1.4厘米。基毛白色,不等長,長1厘米,約近總苞長度之半,細毛狀,邊緣糙毛狀,非扁毛狀,上部亦不增寬。全部苞片16-20個;外層苞片線狀倒披針形,上部擴大,淺褐色,上部外面被稠密的短糙毛,邊緣短緣毛,緣毛細密羽毛狀,頂端刺芒狀長漸尖,爪部基部有長蛛絲狀毛,中部有長達5毫米的長緣毛,緣毛上部稍扁平擴大;中層苞片倒披針形,長1.3厘米,上部外面被短糙毛,下部外面被長蛛絲狀毛,自中部以上邊緣短緣毛,緣毛扁毛狀,邊緣糙毛狀或細密羽毛狀,自最寬處向上漸尖成刺芒狀長漸尖;內層苞片長橢圓形,比中層苞片稍短,頂端芒刺裂,但中間t的芒刺裂較長,外面被較多的長蛛絲狀毛。小花藍色或白色,花冠5深裂,裂片線形,花冠管無腺點。瘦果倒圓錐形,長約5毫米,被稠密的淡黃棕色的順向貼伏的長直毛,遮蓋冠毛。冠毛量杯狀,長1毫米;冠毛膜片線形,邊緣稀疏糙毛狀,僅基部結合。花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80-3120米的山坡礫石地、荒漠草原、黃土丘陵或河灘沙地。

分布範圍

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新疆(準噶爾盆地及塔里木盆地)、青海(柴達木盆地)、甘肅、陝西(北部)、寧夏、山西、河北、河南(北部)。蘇聯西伯利亞及蒙古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砂藍刺頭青鮮時,其花序、葉及嫩莖為駱駝、驢和馬喜食;牛、羊也可採食其葉、花序和果實。乾枯後適口性降低,為駱駝所樂食。化學成分所示。可以看出砂藍刺頭花期蛋白質含量中等,到盛花期含量偏低,而纖維素和灰分含量均較高,胡蘿蔔素的含量也較高。砂藍剌頭屬於中等飼用植物。砂藍刺頭根可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臃腫,通乳等功效。陝北、新疆等地區作“祁州漏蘆”入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