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廟

石鼓廟

石鼓廟始建於南宋淳熙年間,位於晉江青陽東北隅石鼓山上,山有石圓而薄,架在石上,扣之鏗然有聲,因名石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鼓廟
  • 地理位置:青陽東北隅石鼓山上
  • 始建於:宋·淳熙年間
  • 類別:古建築
百度名片,附莆陽潮州山牌順正王黃志世譜,一代中庸,二代偊公,三代徹公,四代豐公,五代勛公,廟址,

百度名片

始建於南宋·淳熙年間,原供奉福佑帝君(通遠王),後又供奉吳真人(吳夲)、仁福王(陳益)、順正大王,以順正大王香火最旺。陪神有吳太尉、洪總管、順正王父母、福祿壽君、閻王爺、城隍爺、觀音及康阮二舍人等等。
順正王相傳為廣東潮州人,名黃志,生前有道術,(南宋)嘉定庚辰年(1220年)坐化廟門外,里人遂為之塑像奉祀。成神後屢屢顯聖護國,先後得敕封。至今,順正大王香火已分爐至台灣、福建諸地,至於分香到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更與鄭和下西洋有密切關係。
據乾隆《泉州府志·卷65·方外》轉引成書於明崇禎二年(1629)的《閩書抄》載:“明永樂中,里人有從中官鄭和下西洋者,奉神香火以行。舟次恍惚,見其靈助。和還朝,奏聞,敕封順正王。”
《青陽志·祠廟》書載:“明永樂間,命內監三寶大人征琉球。戰艦幾危,永寧卒佩香火,顯應,縱火燒夷,凱奏上,封慈濟顯應威烈明王順正大王。”鄭和征琉球事,於史無征。
但在鄭和積極準備下西洋時,我國沿海頻繁發生倭寇犯境事件,對鄭和下西洋造成極大障礙。因此有了鄭和出使日本之舉。通過與日本國王磋商,日本與永樂朝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雙方簽訂“勘合貿易條約”,並由日本出師剿捕倭寇,治以本國之法。據此分析,《青陽志》所載有幾分隱隱約約,永寧卒佩香火或許更有幾分根據。
順正王聖誕期間戲劇演出盛況,由來已久。據明天啟年間李伯元修纂的《青陽志·祠廟》載:“順正大王之神,廣傳遐邇,每歲誕辰……踵足幾閱月……我古李公(即李聰,明弘治庚戍進士,正德元年落職回歸家鄉青陽,鄉人稱曰李古先生)曾曰:石鼓據一隅,神太多,四散愚人向而祈之,旦夕鑼鼓喧天……”可見明中葉年間,石鼓廟演戲酬神的習俗已很盛行。那時早已濫觴與盛行的嘉禮戲與梨園戲,當是石鼓廟酬神演出的劇種。
幾百年來,石鼓廟順正王誕辰一年一度的演出習俗流傳不衰。每年在順正王誕辰的九月初五先期準備,即從八月初一開始“百日演戲酬神”,至十一月中旬結束。觀者如堵,蔚為奇觀。此外, 陪神的誕辰也要演戲,民俗節日如除夕守歲、賀新正、天公生、六月十五做“半年”、中秋等也要演戲。石鼓廟每年要演出150天以上。
由於演出期間長達三個多月,每天都要更新劇目,一個劇團很難承擔這任務。因此,須由30左右個劇團輪流演出,每團一般演出3~5天,個別團劇目豐富、演出水平較高的,連續演出7~10天。參演劇團基本囊括了泉州市所轄的七縣市及泉州市四個區的專業與民間職業劇團,還要特邀廈門市、漳州市的劇團前來演出,閩南主要劇種梨園戲、高甲戲、薌劇(歌仔戲)、打城戲都有。

附莆陽潮州山牌順正王黃志世譜

一代中庸

中庸(1030-1110)宋大理評事寵公子字長行號軍城居士行金二十贈侍中諡文正福建莆陽開國公岸十一代孫好讀詩書過目成誦天性渾厚為人仁惠氣度聰達務大體少有俊聲自興化縣游洋鄉廣業裏碧溪廣宮宋洋中厝遷興化軍城西延陵裏雷山巷黃太常院正卿第遂為軍城黃氏始祖宋仁宗皇祐癸巳登狀元鄭獬榜進士歷官北海縣令太常博士故相馬溫薦其才除浙江提刑入為中奉大夫太常院正卿同知樞密院事建步雲書院其後孫曾雀起時羨四世聯登八進士宋仁宗天聖庚午年正月初四日生宋徽宗大觀庚寅年九月初七日卒壽八十有一公生前為蔡京所惡名入元祐一百二十位大臣黨禁籍碑而致仕焉有詩選在莆風清籟集像贊曰碧溪宋洋軍城峻傑才俊學博理學大儒浙江提刑寬厚廉平中奉大夫清德以風平雪冤獄所活甚眾太常院卿朝陽鳴鳳溫公論薦其才卓越彥博慰留蔡京惡之元祐黨禁致仕辦學中庸倡教永福潼關福興永邑士子云集步雲書院梅蘭薈萃五子賢嗣四代聯登孫曾雀起八世進士績學多才簪纓世濟配道州進士桂嶺縣令周公輔成女南康知軍敦頤妹封淑人北海郡君葬永福梧桐潼關教忠寺山北側狀元贈太師鄭僑墓東側觀音疊座穴宋史郡志莆陽比事有載侍中文正仁哲名臣公忠報國門無私謁長行中庸年享八一魂歸教忠觀音疊座穴誥勒太常院卿石印石人石馬石虎石羊賜文正侍中坊門人閩縣園墩狀元宰相許將為之銘年弟道士吳世延書丹祀鄉賢通志興化郡志莆陽比事有傳子五長諱偊次諱仲季諱修四諱佃五諱伸

二代偊公

偊公(1060-1144)中奉大夫太常寺正卿中庸長子字從吉號梅庵行木十八襲父恩補承事郎宋紹聖甲戌年登狀元畢漸榜釋褐進士官至侍御史朝散郎宋仁宗嘉祐庚子年五月初八日生宋高宗紹興甲子年八月十五日卒壽八十有一賜諡參藩配安人安平陂路岱前崔氏合塋吳唐山繼配晉邑十都仁和裏邱氏則葬石龜山嶺亭子二長徹安平陂路岱前處士崔唐臣氏出次龍乳名敵字常龍仁和裏宋大觀進士邱價女孺人出
仲公中庸次子初名挺字從仁又字公操號雷庵晚號漳溪行木十九以父恩賜迪功郎筠州通判由興化軍城西延陵裏雷山巷黃太常院卿第徙漳州郡西林城之漳溪裏隱居不仕宋皇祐癸已年三月初三日生宋宣和庚子年十月廿五日卒配方氏蘇氏合葬興化軍城西雷山宮西子二長諱徼次諱微
修公中庸季子字從善號何岩行木三十官翁源令晉階宣教郎配陳氏封安人宋至和乙末年八月十四日生宋宣和乙丑年五月十一日卒居仙邑锺山何岩鄉子二長锺次錘居坑邊
佃公中庸四子字從德號東岩行木卅一官朝散郎配戴氏宋嘉祐丁酉年十二月廿六日生宋建炎戊申年四月十六日子二長諱徽次諱徵居黃提刑府花園巷
伸公中庸五子字從舉號北岩行木卅二官承事郎居德仁裏宋嘉祐庚子年十二月初二日生宋建炎庚戌年七月廿二日卒配王氏子二長汝賢次汝貴

三代徹公

徹公(1093-1168)侍御史偊長子字常明號太甲晚號碧溪居士行元十七宋宣和甲辰年登狀元沈晦榜進士初授從政郎轉知渤海辰溪麻城縣事嘉魚令尋改岳州平江令以長子黃豐貴贈潭州知軍,復以季子黃府貴贈通奉大夫平海軍節度判官。有惠政士民德之,致仕歸囊無金宅無華閣調育兒孫,由是孫曾雀起,皆公之德克世澤,著《鞏溪詩話》十二卷四庫全書藝文志載之,厥後宰相陳俊卿為序宋史藝文志福建通志有載。宋哲宗元祐癸酉年八月十五日生宋孝宗乾道戊子年六月廿一日卒年八十四配宋直秘閣學士兼廣東提刑林孝澤妹繼配莆陽宰相正獻陳俊卿姐俱封安人渤海縣君葬碧溪寺東子四長豐次廓俱林氏安人出季府四廙俱陳氏安人出

四代豐公

豐公(1125-1200)徹長子字時宜號南寺行火十九特奏進士官監潭州南嶽廟尋擢潭州知軍宋宣和乙巳年八月十一日生宋慶元庚申年二月初五日卒配方氏葬雙牌鋪仁山子二燾公勛公。

五代勛公

勛公 豐公次子字公熏行土三十六宋淳熙甲辰登狀元衛涇榜進士杭州府教授遂寓居焉豐次子宋高宗紹興庚午年十月十五日生宋寧宗嘉定戊子年十二月廿五日卒配王氏葬南寺東子二長楫行二十次枵行廿一
六代枵公
枵公 勛公次子宗槳行廿一官奉禮郎宋孝宗乾道乙酉年生宋理宗嘉熙庚子年卒杭州府教授攜家由潮州山牌遷居晉江洪塘配青陽山蔡次傅妹諱次儀娘子二志公忠公
七代志公
志公 枵公長子字杜門行廿一宋孝宗淳熙丙午年九月初五日子時生累官順正王輔國大將軍徙居晉江洪塘宋寧宗嘉定庚辰年正月初四日辰時卒坐化升仙於石鼓廟門外南牆翌年金兵犯入志公助宋軍擊退金寇有功敕封殿前太尉江夏護國將軍誥封靖遠將軍武惠候累封順正大王

廟址

石鼓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