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麥22號(石麥22)

石麥22號

石麥22一般指本詞條

石麥22號(石06-6136)是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利用‘臨8014/冀麥38’作母本,高產型小麥品種石4185作父本雜交經系統選育而成小麥品種。

石麥22號幼苗半匍匐,葉寬苗壯,分櫱力強,成穗率較高。株型偏鬆散,旗葉中長、窄、上舉,穗下節較短,穗層整齊。莖桿較細,莖葉蠟質輕,彈性中等,抗倒性一般。穗紡錘型,短芒,白殼,白粒,半角質。灌漿後期旗葉乾尖明顯,熟相較好。畝穗數42.9萬穗、穗粒數35.2粒、千粒重40.3克。該品種抗寒性較好,高感小麥條鏽病小麥葉鏽病小麥白粉病小麥紋枯病,中感小麥赤霉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麥22號
  • 選育單位: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 審定編號:國審麥2011014、冀審麥2013002號
  • 品種來源:臨8014/冀麥38/石4185
  • 作物名稱:小麥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

選育過程

石麥22號(石06-6136)是1999年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利用‘臨8014/冀麥38’作母本,高產型小麥品種‘石4185’作父本雜交經系統選育而成的小麥品種。2011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麥2011014。2013年4月通過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冀審麥2013002號。

特徵特性

  • 農藝特徵:該品種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平均生育期244天。幼苗半匍匐,葉片綠色,分櫱力較強。成株株型較緊湊,株高71.3厘米。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飽滿。畝穗數41.5萬,穗粒數36個,千粒重39.6克,容重792.7克/升。
  • 品質:2012年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粗蛋白質(乾基)13.48%,濕麵筋32.4%,沉降值16.9毫升,吸水量55.8毫升/100克,形成時間1.8分鐘,穩定時間1.6分鐘。
  • 抗性: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鑑定,2009—2010年度中感小麥白粉病,中抗小麥條鏽病,中感小麥葉鏽病;2010—2011年度中抗小麥條鏽病,中感小麥葉鏽病,中抗小麥白粉病。抗倒性強,抗寒性優於石4185。

產量表現

2009—2010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北片水地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22.6千克,比對照石4185增產7.6%;2010—2011年度續試,平均畝產586.9千克,比對照良星99增產4.8%。2010—2011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82.0千克,比對照石4185增產5.8%。
2009—2010年度冀中南水地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73千克,2010—2011年度同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49千克,2011—2012年度冀中南水地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7千克。

適種區域

石麥22號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北片的山東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南部高中水肥地塊種植。

栽培技術

  • 播前準備及播種技術:通過精細整地,可以為小麥苗齊、苗全創造一個好的土壤環境。主要包括以下2項措施,一是造墒與保墒,做到足墒播種,為下步管理帶來主動;二是深翻與整地,深翻可以改良土壤通透性,增強保持水肥能力,有利於小麥根系下扎,增強小麥後期吸水能力,防止後期早衰倒伏減根據土壤肥力,一般畝施小麥專用塗層緩釋一次工:肥50千克左右,將其均勻撒施後翻耕;用60%毗蟲咻+25%三嘩酮混合挫種。
  • 適宜播期:黃淮冬麥區北片為10月7—17日。黃淮冬麥區北片高水肥地塊適期播種畝播量8—10千克,晚播麥田或地力條件差的應適當加大播量。
  • 田間管理:出苗後1周內藥劑防治灰飛虱薊馬等害蟲,防治小麥叢矮病病毒病;及時查補苗;注意在晝消夜凍時澆越冬水,澆水後視凍融情況及時進行鎮壓,保證小麥安全越冬。返青後對小麥紋枯病發病較重的地塊,在起身後拔節前用20%粉銹寧順壟噴莖基;3月下旬噴施苯磺隆或世瑪等除草劑防治雜草;一般要澆好拔節、灌漿水,在拔節期結合澆水追肥,畝施15千克氮鉀肥;小麥揚花後植株上出現蚜蟲時要及時防治,同時加入殺菌劑多菌靈混合噴施,以防治小麥赤霉病、小麥鏽病、小麥白粉病等病害,最好加入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肥。
  • 適時收穫:蠟熟末期到晚熟初期及時收穫,做到顆粒歸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