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頭乾餅
- 外文名:shitouganbing
- 別稱:石頭餅
- 主要原料:面,蔥,麻油,酵母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適宜人群:老少皆宜
- 儲藏方法:乾燥避光
分類及製作,一般石子餅,包餡石子餅,和糖石子餅,豆面石子餅,營養成分,主要功效,飲食文化,
分類及製作
一般石子餅
1.在製作的前一天就先調好酵母;2.潑油鹼:將麻油倒入瓷盆內,按比例(0.2公斤麻油、加入兩酒盅鹼汁)將鹼汁加入其中,攪拌勻,隨即倒入開水,再攪拌。3.將油鹼水晾冷後才可倒入麵粉(倘油鹼水不夠使用,可用涼開水代之)。用手攪勻呈棉絮狀時,把面和好,軟硬程度類似於乾餅。面和好後,放的十分鐘,再製作。
製作前,先將石子淘洗乾淨,倒入砂鏊,擦點油,(以防石子粘在麵餅上)然後反覆攪拌,使石子升溫均勻。製作時,先揪一塊麵團,反覆揉之,使之看似光滑即可。然後,把揉好的麵團檊成圓狀薄餅。將烘熱的石子向鏊子的四周攤開,中央留下薄薄的一層,將圓狀餅胚置於其上,再將四周的石子覆蓋於上。一般每公斤面可製作15個左右。
包餡石子餅
包餡石子餅
1.事先將紅糖餡拌好,內放點芝麻,與炒熟的白面和熟麻油拌均勻。2.製作與包月餅法雷同,但餡僅是月餅餡的一半,其餘與前一種製法相同,但需防流出糖汁。
和糖石子餅
1.和面前將白糖用開水溶化;2.油鹼水應酌情減少;3.和面時要先用油鹼水,再加白糖溶汁;4.其它製作與前同。
豆面石子餅
1.事前將麻子炒黃,要注意防止炒焦;2.將食鹽用開水溶為液體,再注入花椒水;3.和面時,先注入油鹼水,再加鹽汁水,拌勻後,反覆揉搓;4.製作與燒烤法同前。
這種烙制食品的方法雖然古老,然而由於焙烙傳熱均勻,既不易焦糊又能熟透,吃起來鹹酥成香,非常可口。現在,石子餅的身價倍長,已成為人們訪親問友小孩過生日的禮品。
營養成分
含有大量的澱粉;
健腦益智;
保護肝臟 防治動脈硬化 預防癌症 延緩衰老;
美容護膚。
主要功效
油酥鹹香、營養豐富、易於消化、耐貯等特點。
飲食文化
石子餅具有明顯的古代石烹遺風。黃河人類用火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石烹法的出現,應該說與人類谷、麥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關係。植谷為食,始於神農時期。神農氏是黃河先民中的一位聖人,即傳說中的炎帝,是黃河民
族的祖先之一,他首創農業生產,教人食谷。《白虎通》雲;“古之人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來呂,教民勞作。”然穀物粒食,不宜於火上直接燒烤,先民就發明了“石上燔谷”之法。《古史考》云:“神農叫時民食谷,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關於“石上燔谷”,其它典籍中也多有所載《禮記·禮運》有“其燔黍捭腸人。污尊而杯飲燔黍,以黍米加於燒石之上,燔之使熟之。”、“臂析腸肉加工於燒石之上而熟之也。” 這種方法是將石塊燒熱,穀物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這主要是利用石塊傳熱慢,散熱也慢,布熱比較均勻的特點,以達到控制火候的目的。這種方法一直為後人所沿用,唐朝時有“石鏊餅”之制,明清謂之“天然餅”。而這種古老的烹調法,至今仍在汾陽廣泛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