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菊花石雕)

石雕(菊花石雕)

石雕(菊花石雕),湖南省工藝美術研究所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菊花石雕的歷史悠久,清代已經成為宮廷貢品,乾隆年間的菊花石雕多為石硯等小型文房用具,內府中藏有菊花石硯多方,其大者近尺半,小者約七八寸不等。至清代末年,菊花石雕已經有花屏、鏡屏、大花瓶、假山、桌面、椅面等產品。菊花石雕技藝有平雕、浮雕、圓雕、線刻、鏤空刻、立體刻、綜合刻等處理手法。

2011年5月23日,石雕(菊花石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Ⅶ-5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雕(菊花石雕)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單位湖南省工藝美術研究所
  • 遺產編號:Ⅶ-56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傳承狀況,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菊花石的發掘、雕刻成工藝品,大約始於清乾隆年間,但當時只作宮廷貢品,後來才流傳民間。
1740年左右,永和鎮的書畫家歐錫藩和藝人程維達合作,用菊花石雕刻成硯台、筆洗、筆筒、筆架等文房用具。譚嗣同曾題刻《菊花石秋影硯銘》,讚賞故鄉瀏陽的菊花石硯。從此,瀏陽菊花石和菊花石雕,名噪一時。被歷代朝廷、官員、富商作為收藏、饋贈的住品。
清末時期,開始發展浮雕,半浮雕、鏤穿和圓睢的裝具、酒杯、茶几、桌面、假山、花瓶等。花形由簡到繁,如“梅蘭竹菊”四君子、蝴蝶採菊、蜜蜂採花、金雞採菊等作品,成為工藝美術珍品。
隨後,瀏陽菊花石雕工藝由僅有的浮雕和半浮雕,發展到後世的圓雕、鏤空雕、透雕;石雕作品由原來的平面苗葉發創立體花卉,由山水花草發展到歷代人物、飛禽走獸。

文化特徵

瀏陽的菊花石雕是以瀏陽河底天然菊花石為原料,利用石料的天然花紋雕琢而成的、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的石雕藝術品。菊花石雕,它是天然花紋與後天設計構圖、藝術師雕琢結合的藝術品,是天然與人文再造的藝術品。
菊花石雕是“天人合一”的高雅藝術作品。它是將菊花石菊花形態的天然美與人工的雕琢美有機地結合,強調人的主體設計意識,在以既不破壞菊花石菊花形態的天然美,又適合當代人們的審美需求的條件下,注重菊花石雕刻工藝品的實用性、藝術性和觀賞性。表現手法及創作風格都源於湖南省傳統的菊花石雕刻工藝。即在形態各異的菊花石材上,採用浮雕、深浮雕、圓雕、鏤空雕相結合的表現手法來進行雕刻創作。一般的技法套用是浮雕多用於花紋裝飾,圓雕多用於四面能觀賞的物體,鏤空雕多用於處理枝葉之間的疏密關係和菊花與其裝飾紋的空間關係,以及減輕雕件的重量關係等。在造型組合上十分靈活,如菊花與各種器皿的結合,飛禽走獸與菊花的結合,各種人物與菊花的結合,吉祥物與菊花的結合等,所涉及的創作題材內容較廣泛。

製作工序

菊花石采於瀏陽河永和鎮附近瀏陽河河床里,因其具有如秋菊的白色花紋而得名。菊花石呈滅色或黑色,石中有一朵朵栩栩如生、千姿百態的菊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全綻盛開,花蕊各式各樣。雕刻藝人根據菊花石的花紋特點,找出花團,清理花瓣,添枝加葉,構圖上用枝葉穿鑿,視情況並雕上梅、竹、動物或人物。採用圓雕或透雕的手法,精心雕琢,使之形成有機整體。
菊花石的製作要經過蔥、鑿、雕、刻、磨等工序。其工具主要有戍子、鑿子和槌子3種。操作時,將石頭放置工作檯上,並將石頭下面安好活動木樁,一層層捶打。
首先要熟悉石頭性格。一塊石頭有時包含幾個個性,如不了解這點,就會產生種種原料的浪費。菊花石大致有老、嫩和“牛眼珠”之分,以老石頭較好,黑白分明,石質堅細,性格純正,能經受較多打磨而不易破損,且花朵大而活潑。
嫩石比老石脆,有時帶黃白色,地色比老石頭白,蔥打時用力要輕微;嫩石頭用指甲亦能剝落石層,不經內不受磨,其花以金錢花為多,牛眼珠經常和菊花石連在一塊,與菊花石之間有一條細的筋紋。
“牛眼珠”石質與菊花石無異。一般說來,石塊越大,其質越好,也有好花;石塊越薄其質越碎,有的石料中夾有裂紋,可用耋子逐一敲打檢查,裂紋響聲不清脆,而成破鑼似的雜聲。
雕刻菊花石,即按花形先整好外層初胚,用鑿子修平後,用粗砂石水磨一次,將刀痕磨平,再修飾。細小地方特製三角鑿、圓鑿修挖,雕刻成後,再用紅砂石水磨一次,使表面眼、點磨平,再用光滑之岫石細細水磨一遍,即成平滑如鏡面之石面。在雕刻過程中,一般要按先外後內,先大後小,先上後下,先鏤空後通眼的方法進行。外形宜大不宜小,內眼宜小不宜大,質量要外薄內厚。
先打好粗坯,後精雕細刻,自始至終要以大局為重,圍繞重點,突出主題,小心下刀,層層深入,直到達成創作構思要求。花石雕用的主要漆料是生漆,新鮮生漆質地尤佳。一般二道漆即可,第一道是關鍵,色要調正,塗勻,擦乾,無贓物,無皺皮,無刷痕。
菊花石雕大都配以木座,一方面幫助器物穩定重心;另一方面能夠升高器物的視平線。座子採用紅木、梨木等質細紋密,平而無裂,無疥疤之木料作成。尤其根雕木座,形式自然古樸,與菊花石雕相得益彰。木座的大小、高低、形狀等,要視作品情況而定,要與作品風格適宜。

傳承狀況

傳承價值
菊花石雕將自然和藝術融於一體,既具觀賞性,又有較高的收藏價值,歷來作為潰贈佳品。瀏陽菊花石雕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培養優秀的菊花石雕人才,做大做強菊花石雕產業,對於發展湖南的經濟、文化產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傳承狀況
近年來,菊花石原料日漸稀少,菊花石雕傳統工藝面臨瀕危之境。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公布,湖南省工藝美術研究所獲得“石雕(菊花石雕)”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石雕(菊花石雕)”項目保護單位瀏陽市菊花石行業協會評估合格;同時該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湖南省工藝美術研究所有限公司。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15年,在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來自湖南瀏陽的石雕藝人戴清升製作的兩件菊花石雕——“映雪”花瓶、“梅蘭菊竹”屏風,榮獲大會頒發的稀世珍寶金獎,並被譽為“全球第一”。
社會活動
2020年11月4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展會上展示了菊花石雕作品製作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