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刻石位於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市界石鎮境內東南角、米山水庫西岸,距界石鎮駐地11公里,到文登縣城直線距離15公里。漢司馬長元石門刻石位於崮頭集村東南1公里的珠山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門刻石
- 地理位置: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市界石鎮
- 立門時間:東漢章帝建初七年(82年)
- 地位:崑嵛山區最早的石刻之一
石門刻石位於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市界石鎮境內東南角、米山水庫西岸,距界石鎮駐地11公里,到文登縣城直線距離15公里。漢司馬長元石門刻石位於崮頭集村東南1公里的珠山前。
石門刻石位於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市界石鎮境內東南角、米山水庫西岸,距界石鎮駐地11公里,到文登縣城直線距離15公里。漢司馬長元石門刻石位於崮頭集村東南1公里的珠山...
連同石門南北山崖和河石上的石刻,總數達104件。石門這些石刻,是珍貴的石頭書,特別...藝術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們給人以書法藝術美之享受,是漢代以來書和刻兩者的最高...
漢司馬長元石門刻石 位於曬字鎮崮頭集村東南珠山前。...... 漢司馬長元石門刻石 位於曬字鎮崮頭集村東南珠山前。中文名稱 漢司馬長元石門刻石 出土地點 曬字...
《石門摩崖刻石研究》是1985年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榮章。...... 《石門摩崖刻石研究》是1985年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榮章。...
石門山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城區東面20公里的石馬鎮,開鑿於北宋紹聖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間(公元1094——1151年)。造像崖面全長71. 8米,高3.4——5米,通編為...
二石門石刻的分區/014 第三章中國石門摩崖石刻/017 一漢中市博物館藏石/017 1.“石門漢魏十三品”陳列室/017 二其他石刻或殘刻/051 1.《郭仲辰題名...
端的一段隧道,系東漢永平年間所開,並將隧道開通的過程以文字的形式刻于山崖之...石門十三品(5張) 鑿石開路。當時,人們採用火燒水激法開路,形成全長13.6米可...
行書橫排陰刻:“第一石門”四字;豎排陰刻上、下款:“乾隆乙巳重陽”、“朝山...形成一道寬6.25米、高6.10米的“門洞”,澗水從“門洞”衝出,瀉經石崖三迭...
東漢《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原在石門洞南約一里的山崖間,石質為雲母片岩,碑面...《石門頌》全稱《故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建和二年刻,與《甫閣頌》《西狹...
褒斜摩崖石刻,遠非關中石碑,光華平整,置於平地。均鐫刻於石門內外石崖上大致平整的部位,與山連體。幾乎沒有咫尺真正平整,凸突凹進、裂縫斷紋,比比皆是,甚至撇捺...
石門山摩崖造像為宋代摩崖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石馬鎮石門山上,為佛、道、儒三教兼容的摩崖造像,是大足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1996年國務院公布石門山摩崖造像為第...
褒斜道石刻,中國東漢至明清時期刻在褒斜道石門內外的石刻。在陝西省漢中市境內。褒斜道是古代由關中越秦嶺入蜀的交通要道。石門的東西兩壁及附近,現存古代摩崖石刻...
石門摩崖石刻以記述褒斜棧道開鑿、水利修建、以及題詠為主要內容,在時間跨度上,上迄東漢,下至明清,尤以東漢永平年間的《開通褒斜道刻石》(人稱《大開通》)、《...
這摩崖石刻,就是在山崖上刻出圖畫或文字。石刻在泰山及其周圍留存遺蹟非常多,著名的有刻於南北朝、清朝時期的經石峪《金剛經》,經文刻在約三千平方米的大石坪上...
青田石門洞摩崖石刻位於浙江省青田縣,是一座歷史文物寶庫,是浙江省內年代跨度時間最長(公元423—1964年),刻勒密度最高的摩崖碑刻群。匯集歷代文人墨客之佳作,摩崖題...
漢魏,下至明清,琳琅滿目,儼然一座石刻寶庫,其中的精品石刻是漢代以來書和刻兩者...“石虎”蒼勁渾樸,運筆流暢,尤其《石門頌》、《石門銘》自古被推崇為中國書法...
《石門頌》(全稱為《漢故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後世簡稱為《石門頌》)。是東漢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由當時漢中太守王升撰文、書佐王戎書丹刻於石門內壁西側的...
還有《袞雪》摩崖:原刻在石門南約半里褒河水中一巨石上。此處石多,水浪衝激,狀如“袞雪”。高70厘米,寬150厘米,右行橫刻隸書“袞雪”兩大字,字徑4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