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石鎖起源於中國唐代軍營。士兵常用石鎖、石擔子等鍛鍊身體,後流傳於中國民間,演變為一項集力量、技巧、健身於一體的傳統競技項目。盛於清道光年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鎖
- 類型:鍛鍊身體
- 出現:中國唐代軍營
- 興盛:清道光年間
相傳石鎖起源於中國唐代軍營。士兵常用石鎖、石擔子等鍛鍊身體,後流傳於中國民間,演變為一項集力量、技巧、健身於一體的傳統競技項目。盛於清道光年間。
相傳石鎖起源於中國唐代軍營。士兵常用石鎖、石擔子等鍛鍊身體,後流傳於中國民間,演變為一項集力量、技巧、健身於一體的傳統競技項目。盛於清道光年間。...
石鎖高速公路起自石林半截河,接昆石高速公路,止於鎖龍寺,接鎖龍寺至蒙自的鎖蒙高速公路和平遠街至鎖龍寺的平鎖高速公路,全長103公里。...
撂石鎖是一種古老的武術功力項目,產生於唐宋時期。長期在開封回族民眾中廣為流傳。清代及民國時期,開封曾湧現出周開元、沈少三等不少撂石鎖高手。1953年,開封石鎖...
石鎖是用石料製成,利用石頭鑿成形似古銅鎖的運動器具進行鍛鍊。方法有舉、擲、接等。舉法有單手推舉、抓舉;擲法有飛擲、反擲、跨擲、背擲等;接法有手接、...
石鎖榮,男,1963年10月出生。1986年7月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同年8月參加工作。... 石鎖榮,男,1963年10月出生。1986年7月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同年8...
石擔石鎖是古時中國民間練習舉重的器械,後發展為體育競技項目。20世紀二三十年代,閘北區的查瑞龍創造了一系列石擔石鎖項目的高難度動作,被譽為“東方大力士”。...
丁石鎖,男,漢族,北京市延慶區任人,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舞蹈)項目“延慶旱船”的第三代傳承人,其傳承譜系清晰系家傳。對該項目的技藝掌握全面嫻熟,在...
石擔石鎖是南翔鎮的傳統體育項目,石擔石鎖的訓練者已經覆蓋了全鎮。... 石擔石鎖是南翔鎮的傳統體育項目,石擔石鎖的訓練者已經覆蓋了全鎮。 石擔石鎖...
少林石鎖功為為少林寺內一獨特功法,為硬功外壯,屬陽剛之勁。... 少林石鎖功為為少林寺內一獨特功法,為硬功外壯,屬陽剛之勁。中文名 少林石鎖功 外文名 無...
本書是一部關於中國石鎖功夫的專著,也是一部關於石鎖技術的專著。... 本書是一部關於中國石鎖功夫的專著,也是一部關於石鎖技術的專著。 [1-2] ...
庾石鎖,中國田徑運動員。... 王宇和庾石鎖都跳過了2.25米,但由於庾石鎖整體成功率更高獲得亞軍,王宇名列第三。 [1] 2017年7月1日傍晚,在上海徐匯區濱江大道...
千百年來,洪冠鎮就有中宮“三把石鎖、三口大地”神秘傳說。但由於中宮山高林密,溪澗縱橫,萬丈懸崖,深谷絕路,人跡罕至,所以能一睹中宮“石鎖”芳容的人卻如...
這是賀龍在湘鄂西鍛鍊身體時用的石鎖,長32厘米,寬14厘米,高21厘米,重達18.5千克。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鬥爭歲月里,賀龍總是聞雞而起,或參加部隊的早操,或獨自...
《走進石鎖溝》反映的是宣傳幹部羅旭被上級指派到石鎖溝村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工作中所發生的故事。該劇的男主角羅旭由曾在張藝謀執導的故事片《我的父親母親》中,...
耍石鎖,石鎖是用石頭做成的用來練力氣的工具。為好拿,鑿出把手,其形狀好像舊式的銅鎖。競技時兩人、三人不等。一個人要拿兩個石鎖練,因此也有人管它叫“雙...
雲南石鎖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於2008年6月26日在昆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龔東升,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石林至鎖龍寺高速公路及其附屬設施的建設、經營等。...
張大力聽了,正色道:“老闆,您別跟我弄這套,您的石鎖上寫著,誰舉起它,賞銀百兩,您就快把錢拿來,我還忙著哪!”誰料聚合成的老闆並不理會張大力的話。待...
撂石鎖代表性傳承人... 1946年至1948年期間,沈少三每天受邀在大相國寺表演石鎖,宣傳、推廣撂石鎖技藝。 1953年赴天津參加全國第一屆少數民族運動會,大會只有沈...
《隨身裝著一口泉》是鄉土類小說,作者是我要的是葫蘆,已完結,總字數1709337字。講述了山村孤兒劉軍浩偶然得到了一枚古怪的石鎖,石鎖內含有一個奇特的空間,裡邊還...
3月18日,在首屆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中,由開封市東大寺武術館回族代表隊表演的“開封石鎖”讓人大開眼界。石鎖技藝在開封回族民眾中十分流行,他們把作為...
新公路,郭夏信的短篇小說,發表於1941年《文學》上的作品。作品很好地表現了農村少男少女的哀歡。深山溝的山村,石鎖和貞義是親近的鄰居,又是故意找茬互相瞧不起的...
時任中國武術協會秘書長、科研部主任的康戈武到開封挖掘項目,首先看中了東大寺的石鎖,令人眼花繚亂的石鎖驚險動作,讓他讚不絕口。他認為,石鎖古老、傳統、實用,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