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少林石鎖功
- 屬:陽剛之勁
- 屬性:硬功外壯
石鎖功一般指本詞條
相傳石鎖起源於中國唐代軍營。士兵常用石鎖、石擔子等鍛鍊身體,後流傳於中國民間,演變為一項集力量、技巧、健身於一體的傳統競技項目。盛於清道光年間。起源 相傳石鎖起源於唐代軍營。習練武術時,人們常常運用石鎖進行握力、腕力、臂力及腰、腿部力量的訓練。石鎖舉法主要有抓舉和擺舉,有用正擲、反擲、跨擲、背...
撂石鎖是一種古老的武術功力項目,產生於唐宋時期。長期在開封回族民眾中廣為流傳。清代及民國時期,開封曾湧現出周開元、沈少三等不少撂石鎖高手。1953年,開封石鎖名家沈少三還被請到中南海懷仁堂做石鎖表演,贏得了毛澤東主席和中央首長的拍手稱讚。 多次獲得一等獎,從而使開封石鎖名揚全國。2011年6月23日,撂石鎖...
《中國石鎖功夫初級訓練》是2018年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李琦。內容簡介 本書秉承以少林禪武為核心的石鎖精神,最大限度地以科學的態度做出了體系化和規範化的闡述,可以作為各傳統武術培訓機構少林石鎖功教學或者石鎖教學的教材,也可以作為高等院校體育、武術專業的教科書,並且可以各健身、體育文化機構的培...
白義海,1970年出生於甘肅平涼崆峒區,中國回族傳統武術者。因為生長於崆峒山下,自小便對崆峒武術耳濡目染,7歲時跟隨時任平涼武術協會主席的舅父馬明星學習傳統武術;後拜西北崆峒武術名家蘭振清學習飛龍刀、雙刀進槍對練、劍、棍、槍、九節鞭、兩節棍、繩鏢、佛塵、扇、石鎖功、彈腿功、小洪拳、母子拳、崆峒對練、...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石鎖功;傳統技藝:豬頭肉烹製技藝(伴今豬頭肉烹製技藝)、蟹黃包製作技藝、薏仁酒釀造技藝;民俗:陳草薋文化習俗 南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擴展項目 傳統戲劇:童子戲(九華僮子戲);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如皋長牌;傳統美術:如皋燈彩、如皋剪紙、蔡氏麵塑(如皋麵塑);傳統技藝:丁堰脆餅...
主要學習少林寺古拳法、梅花樁、石鎖功、鐵砂掌、鐵頭功、鐵襠功、鐵腿功、鐵布衫、點穴、易筋經、洗髓經、內外雙修、採氣、換氣、貫氣、運氣、打通周天路線、糾正氣功偏差,以及少林軟硬氣功等技法,期滿後可達到單掌斷磚、懸空斷物、頭斷鋼板、身斷木棒、腹臥鋼叉、飛針穿玻璃等多項少林氣功絕技。招生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