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山天竺寺碑記

石膏山天竺寺碑記

石膏山天竺寺碑記是碑文,作者是楊珩。

碑存於石膏山。碑為圓首形。高140、寬60、厚13厘米。青石質。碑文為楷書,共14行,滿行39字。碑立於清順治六年(1649)。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石膏山天竺寺碑記
  • 創作年代:清朝順治六年(1649)
  • 作品出處:石膏山石碑
  • 文學體裁:碑文
  • 作者:楊珩
簡介,碑文,注釋,

簡介

碑存於石膏山。
碑為圓首形。高140、寬60、厚13厘米。青石質。
碑文為楷書,共14行,滿行39字。
碑立於清順治六年(1649)。

碑文

額文篆書
天竺寺①碑記
天下考名山者嘖嘖傳五嶽矣,然天寶其翠,地吐其秀,五嶽之外遂無分其奇者哉。吾邑東連綿山,南接霍岳,離城八十里許,名曰石膏山。夫石膏乃藥譜內一種也,以此為名而山之壽世活人可卜,其鎮皇圖於久安長治矣。誠以形盛言之,天插高,延星辰,近於眉睫;盤距回,旋峰岳,悉來朝拱。松柏比櫛,行人迷去路;怪石嶙峋,雲中現樓台;拾級而登,不啻飛身逢鳥;循岩而轉,恍然御風太虛。至若梵宇琉璃、白衣畫像,與夫龍潛潭、羅漢頂,種種勝境更僕難數,真吾境一勝概也。不意崇禎七年②間,流賊發難。嗣后土寇憑陵,一切棟宇化為灰燼,住持閣黎持缽流散。凡有一二好山水觀者,過其墟每切茂草之嘆。後崇禎十四③年,本山後裔名海涌等者,從瑣尾之餘躡其頂,目擊增悲,欲復前徵。此一僧者,雖無面壁養,頗有斷臂志。募緣苦化虔感十方,以千狐腋成一錦,焦癯②④勞形,手口拮据③⑤,乃為創修之舉。建立正殿三間,伽藍殿二間,東西禪堂六間,前檐卷棚五間,門樓窯一空,上岩梯橋一座,並白衣亭龍王祠,上下彩色輝煌煥然改觀,縱不獲全盛於厥始,亦見中興之補葺。此涌之功豈作淺鮮觀哉!予與涌清、靜道義交也。丙戌丑月三日拜望於雲霄峒,懇求予作碑記。不敢遜不敏,僅作俚語數行,以志其約略雲耳。
順治六年歲次己丑孟春吉旦
石膏山天竺寺碑記
奉直大夫知汾州事 楊珩 薰沐為文
糾首 董明儒 陳熙 謨裴勛 趙高士 王新 □應龍 王士英 楊資 蘇應富 關厚
梁萬民 師性怡
本山眾僧 性融 如檢 海淵 海治 海澗 海漭 寂安 照煥 照灼
募緣修造主 海涌
募緣主持 海渡 海漲 海寧 寂興 寂心
石匠 張復倫

注釋

⑴天竺寺天竺寺是石膏山風景旅遊區的精華,也是現今保存較為完整的建築。據《石膏山志》記載,天竺寺始創於明代嘉靖年間,初為"保全禪院"、"保全寺",幾經榮衰,至崇禎末年再次修復後改名天竺寺。天竺寺原取名於佛教聖地天竺國(古印度的別稱)。佛僧海涌等游至此,見"名山洞府,乃神靈窟宅之區,方寸心田既眾生為修之地,山川幽奧,遇境可以通神,香火皈依積誠斯能動佛,豈必舟回南海?始見白衣國在西方,乃名天竺也哉。"又看到膏山白石(鐘乳石),與白衣國有相似之處,故在中岩建以廟舍,取名天竺寺。
⑵癯(qù渠)體瘦。
⑶拮据少有,缺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