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中亭

石獅中亭

石獅中亭中亭有一層樓高,二、三十平米大。它牆壁用石塊砌成,四邊有出口,中間用石柱支撐,亭頂的瓦片已經多處破損,牆壁上的石條有些已掉到地上。亭子裡面的地上,散布一些乾枯的枝丫,顯然曾經有要收集後放在那裡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獅中亭
  • 大小:有一層樓高,二、三十平米大
  • 意義:重要的海上航標
  • 作用:提供一個歇腳避雨的地方
簡介,概述,

簡介

正是中午時分。但在中亭里,記者卻感覺到十分的涼爽。拍照中,記者注意到,正中間兩根石柱上刻有字,仔細辨認可知是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量壽佛”。根據此前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宏、五星社區陳君毅等人介紹,以及《方輿紀要》、《五星社區姓氏志綱目(草案)》以及相關史料記載:這座中亭是南宋紹興年間興建的。中亭所在橋叫“普利通大橋”,又稱“廈瀆橋”。

概述

普利大通橋,號稱“泉郡南孔道”,南宋以來一直是石獅通往群城必經之路。關於此橋,《方輿紀要》載:“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給事中江常建,凡二百丈,僧智資董其事。”其中所說的給事中江常,據說為政清廉,而且樂善好施,曾“倒稟賑濟”。普利大通橋建成後,至清代康熙十六年,即1717年時,它與港塘橋連線起來,使橋長達350餘丈。據五星社區陳君毅介紹,連線後石橋很長,“中亭至霞澤庵前有73孔,中亭至港塘有84孔,每孔用條長約4米,寬約0.6米,厚約0.3米的古板鋪成,規模宏偉。”
但關於中亭,傳說是由江夏候周德興(據說是朱元璋兒時放牛的小夥伴)來閩南建造的。它是在一塊盤石上鑿建兩根石柱,其它的石料則砌成長3米的石板。中亭有三塊石碑,三尊石佛。不過這三塊石碑和石佛已不見了。而記者看到的中亭,其結構是清代時重修的。
對於中亭,當地年紀較大些人都會有些印象。但近些年來,人們便淡忘了這座中亭。而曾經的“泉郡南孔道”,在交通發達的現代,早也淡出了歷史,但石獅800年前的繁華,想像起來仍然動容。
興建普利大通橋與中亭時,正是石獅及泉州經濟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那時寓居泉州的宰相李邴便以“蒼穹影里三洲路,漲海聲中萬國商”來形容泉州的海交盛況。也就是那時期,石獅 “六勝塔”、“姑嫂塔”也作為重要的海上航標被建起來。經濟發展了,路的建設就顯得十分重要。普利大通橋很有可能便是在這種情形下興建的。而中亭的出現,不僅美化了大橋,而且也為過往商賈、百姓提供了一個歇腳、避雨的地方。
800年過去了,中亭仍然保持著沉默。但在荒草雜木中,站在中亭里,似乎仍可聽到光滑的大橋石板上,人來人往中隱約的腳步聲;似乎仍然能感受到,商賈們在中亭歇腳時,輕搖扇子扇出的屢屢清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