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潨山

《石潨山》是明代丁恆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石潨山
  • 作者:丁恆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全文,注釋,

作品全文

遙望平林曙色溫,淡煙新靄正紛紜。高低松竹陰相接,撩亂藤蘿暝不分。
谷口行人沖霧出,林間啼鳥隔溪聞。不知初日散空翠,惟見青山生白雲。

注釋

遙望
往遠處看。《楚辭·招魂》:“倚沼畦瀛兮,遙望博。” 三國 魏曹植《送應氏》詩之一:“步登 北芒坂 ,遙望 洛陽山 。” 唐王昌齡《從軍行》之四:“ 青海 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 玉門關 。” 茅盾《子夜》十三:“他掏出表來看了一看,又探頭到窗外去遙望,末後就開了房門出去。”
平林
平原上的林木。《詩·小雅·車轄》:“依彼平林,有集維鷮。” 毛 傳:“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 唐李白《菩薩蠻》詞:“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六:“落日平林噪晚鴉,風袖翩翩吹瘦馬,一逕入天涯。” 清葉錦《曉渡》詩:“隔岸疏鐘動,平林宿鳥飛。”
曙色
拂曉時的天色。 南朝 梁簡文帝《守東平中華門開》詩:“薄雲初啟雨,曙色始成霞。”《太平廣記》卷三○九引 唐 薛用弱《集異記·蔣琛》:“曙色既分,巨龜復延首於中流,顧眄 琛 而去。” 楊朔《昨日的臨汾》:“曙色像一片翠藍的湖水,流動在原野的盡頭。”
淡煙
輕煙。 宋柳永《輪台子》詞:“悤悤策馬登途,滿目淡煙衰草。” 宋陸游《題繡川驛》詩:“白首即今行萬里,淡煙依舊送孤舟。”
紛紜
(1).多盛貌。《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威武紛雲,湛恩汪濊。” 顏師古 註:“紛雲,盛貌。” 宋梅堯臣《五月十三日大水》詩:“紛紜閭里兒,踴躍競學泅。”《醒世恆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絛》:“庭中植梧桐二樹,修竹數竿,百般花卉,紛紜輝映,但覺香氣襲人。”
(2).雜亂貌。《楚辭·劉向〈九嘆·遠逝〉》:“腸紛紜以繚轉兮,涕漸漸其若屑。” 王逸 註:“紛紜,亂貌也。” 唐柳宗元《詠史》:“風波歘潛構,遺恨意紛紜。” 魏巍《東方》第五部第十五章:“ 郭祥 仍然思緒紛紜,一時難以平息。”
(3).紛爭;混亂。 晉葛洪《抱朴子·塞難》:“諍之彌久,而彼執之彌固,是虛長此紛紜,而無救於不解。”《魏書·元順傳》:“北鎮紛紜,方為國梗。” 唐羅隱《送梅處士歸寧國》詩:“十五年前即別君,別時天下未紛紜。” 柳青《銅牆鐵壁》第十九章:“村里村外,河溝里和山坡上,一片紛紜嘈雜。”
高低
(1).高高低低,或高或低。 唐 許渾 《金陵懷古》詩:“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 六代 宮。” 唐 張碧 《山居雨霽即事》詩:“斷續古祠鴉,高低遠村笛。” 宋 楊侃 《皇畿賦》:“屈曲溝畎,高低稻畦。”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要不隨手摘片樹葉,他也能吹出高低音,吹成曲調。”
(2).尊卑貴賤。《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 江居 稟道:‘相公白龍魚服,隱姓潛名,倘或途中小輩不識高低,有毀謗相公者,何以處之?’”《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回:“世情看冷煖,人面逐高低。”《紅樓夢》第五五回:“你別混支使人!那都是辦大事的管家娘子們,你們支使他要飯要茶的?連個高低都不知道!”
(3).高明低下,優劣。《西遊記》第九十回:“兩個才交手,還未見高低。”《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只聽他文謅謅的說道:‘人品有個高低,飛禽走獸也有個貴賤。’” 郭小川 《正當山青水綠花開時》詩:“億萬歌手大唱躍進歌,與 李白 、 杜甫 比高低。”
(4).多少。 毛澤東 《堅持艱苦奮鬥,密切聯繫民眾》:“鬧地位,鬧名譽,講究吃,講究穿,比薪水高低,爭名奪利,這些東西多起來了。”
(5).深淺輕重;利害得失。《西遊記》第二六回:“那童子不知高低,賊前賊後的罵個不住。”《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陳旺 的老婆是個蠢貨,那曉得甚么委曲?不顧高低,一直的對主母說了。”
(6).猶底細。《秦並六國平話》卷上:“回馬間,只見一下鑼聲,喊殺連天,不知高低。” 清 李漁 《奈何天·憂嫁》:“耳目官骸樣樣奇,文人逐件有標題。休疑,少刻相逢,便見高低。”
松竹
(1).松與竹。亦以喻節操堅貞。 南朝 梁元帝 《與劉智藏書》:“山間芳杜,自有松竹之娛;岩穴鳴琴,非無薜蘿之致。”《南史·張沖傳》:“ 房長渝 謂 孜 曰:‘前使君忠實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盜而死遂求殺盜者而為之妻或責其失貞行之節不伏》:“ 辛氏 姑務雪冤,靡思違禮。勵釋憾之志,將殄雚蒲;蓄許嫁之心,則乖松竹。”
(2).喻節操堅貞的賢人。《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潛魚擇淵,高鳥候柯;赫赫三雄,並回乾軸,競收杞梓,爭采松竹。” 呂向 註:“松竹,貞堅也,並比於賢人也。”
相接
(1).交接,相交。《禮記·聘義》:“敬讓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故諸侯相接以敬讓,則不相侵陵。”
(2).連續;連線。《楚辭·九章·哀郢》:“心不怡之長久兮,憂與憂相接。” 南朝 梁 劉協 《文心雕龍·熔裁》:“及 雲 之論 機 ,亟恨其多,而稱清新相接,不以為病;蓋崇友於耳。”
(3).猶迎接。《東周列國志》第二三回:“ 衛文公 毀 遠遠相接。”
撩亂
(1).紛亂;雜亂。 唐 韋應物 《答重陽》詩:“坐使驚霜鬢,撩亂已如蓬。”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仔細把 鶯鶯 偷看,早教措大心撩亂。”《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公子聽了,只樂得眼花兒撩亂,心花兒怒發。”
(2).繽紛。 宋 王安石 《漁家傲》詞之一:“燈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亂。”
(3).攪亂,擾亂。 冰心 《寄小讀者》六:“我今日心厭淒戀的言詞,再不說什麼話來撩亂你們簡單的意緒。” 葉紫 《電網外》四:“親熱的呼聲,撩亂了 王伯伯 的視聽。”
藤蘿
紫藤的通稱。亦泛指有匍匐莖和攀援莖的植物。 唐 楊炯 《群官尋楊隱居詩序》:“寒山四絕,煙霧蒼蒼;古樹千年,藤蘿漠漠。”
明 唐順之 《寓城西寺中雜言》詩:“階寒鳴蟪蟈,庭古蔭藤蘿。”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小秦淮錄》:“於是別館棋布,名園鱗次……門掛藤蘿,牆封薜荔;疏籬鹿眼,長廊鳳翅。” 艾青 《雙尖山》詩:“千百條藤蘿,頑強地互相攀纏。”
不分
(1).不服氣;不平。《南齊書·王僧虔傳》:“ 庾征西 翼 書,少時與 右軍 齊名, 右軍 後進, 庾 猶不分。” 宋 梅堯臣 《龍柏》詩:“苦練不分顏色近,紫荊未甘開謝遲。” 古直 《雜感寄楚傖一廠》詩:“蓴鱸不分因秋起,塊壘生憎借酒澆。”
(2).不料。 唐 陳陶 《水調詞》之二:“容華不分隨年去,獨有妝樓明鏡知。”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移鎮》:“天下事,鬢邊愁,付東流。不分吾家小 杜 ,清時醉夢 揚州 。” 清 朱彝尊 《詠古》詩之一:“ 漢皇 將將屈群雄,心許 淮陰 國士風。不分後來輸 絳 , 灌 ,名高一十八元功。”
(1).不分散。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結構》:“作傳奇者,能以頭緒忌繁四字,刻刻關心,則思路不分,文情專一。”
(2).不分別,不分辨。 和谷岩 《茶花艷》八:“不要一出事就不分青紅皂白的狠抓,那樣難免會出問題的。”
初日
剛升起的太陽。 南朝 梁 何遜 《曉發》詩:“早霞麗初日,清風消薄霧。” 唐 虞世南 《初晴應教》詩:“初日明燕館,新溜滿梁池。”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七》:“當初日東升,人穿彩服至其下,則滿崖浮彩騰躍,煥然奪目。” 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之魂》:“初日上,征塵起。”
空翠
(1).指綠色的草木。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白岸亭》詩:“空翠難強名,漁釣易為曲。”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與岑參》:“滿陂空翠,淨無纖塵,鷗鳧散亂,管弦齊奏,四處都在唱歌。”
(2).指綠葉。 唐 孟浩然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詩:“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清 陳維嵩 《齊天樂·暮春風雨》詞:“小樓昨夜東風到,吹落滿園空翠。”
(3).指青色的潮濕的霧氣。 唐 王維 《山中》詩:“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宋 范成大 《浪淘沙》詞:“空翠濕征鞍,馬首千山。” 郁達夫 《題畫》詩之四:“貪坐溪亭晚未歸,四山空翠欲沾衣。”
(4).指碧空,蒼天。 唐 白居易 《大水》詩:“蒼茫生海色,渺漫連空翠。”
(5).指清澈的泉水。 清 魏源 《四明山中峽詩》之二:“山深雲液積,盡化流泉清。家家吸空翠,婦孺皆聰明。”
青山
(1).青蔥的山嶺。《管子·地員》:“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於泉。” 唐 徐凝 《別白公》詩:“青山舊路在,白首醉還鄉。”《四遊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一見我這裡青山隱隱,綠水迢迢,便問我借與他居住。” 海默 《我的引路人》五:“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2).指歸隱之處。 唐 賈島 《答王建秘書》詩:“白髮無心鑷,青山去意多。” 宋 范仲淹 《寄石學士》詩:“與君嘗大言,定作青山鄰。” 嚴復 《送沉濤園備兵淮揚》詩之一:“相看白髮盈頭出,長恐青山與願違。”
(3).山名。一名 青林山 。 南朝 詩人 謝朓 曾卜居於此,故又稱 謝公山 。在今 安徽省 當塗縣 東南。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袁宏 始作《東征賦》”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後游 青山 飲酌,既歸,公命 宏 同載,眾為危懼。” 唐 李白 《題東溪公幽居》詩:“宅近 青山 同 謝朓 ,門垂碧柳似 陶潛 。” 宋 楊萬里 《望謝家青山太白墓》詩:“ 阿朓 青山 自一村,州民歲歲與招魂。 六朝 陵墓今安在,只有詩仙月下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