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原料發酵

石油原料發酵是指利用微生物對石油(或其組分)的生物化學作用,獲得代謝產物為主要目的的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油原料發酵
  • 外文名:shiyouyuanliaofaxiao
  • 含義:微生物對石油的生物化學作用
  • 簡介:獲得代謝產物為主要目的的過程
簡介,國內概況,

簡介

脂肪烴經發酵可成脂肪酸、油脂、蛋白質(從C10-C13正烷烴發酵)、B族維生素等。芳香烴經發酵可成芳香酸、酚類、芳香族羥基酸等。脂環烴經發酵可成醛類、酮類、羧酸類等。微生物利用石油(或其組分),可將其同化成菌體,從而可製得菌體蛋白質、脂肪、核酸等;微生物對石油(或其組分)進行氧化可以製得多種重要化工原料或醫藥、化工產品;微生物對石油的作用還可以用來使石油脫蠟、脫硫。至今多數產品仍處於試驗階段,但石油蛋白和L-谷氨酸已工業生產。微生物能使化學上很穩定的石油在常溫、常壓下發生變化,與化學工藝相比,石油發酵不需要耐高溫、耐高壓、耐酸的設備是其一大優點。但是由於發酵產品中可能殘留某些致癌烴類物質,這是必須防範的。例如,一般以石油蠟烴為原料生產的石油酵母,因其原料中不含有高分子致癌性多環芳香物,所以安全性高。而以輕油或重質油直接作發酵原料生產的石油酵母含有致癌物質3,4-苯並芘,應慎用。

國內概況

我國以石油原料發酵開始於1970年。當時是用於檸檬酸發酵生產,先後在天津、上海、瀋陽等地進行研究,並一度投入小規模試驗生產,是用正烷烴為原料,以解脂假絲醉母為菌種,發酵產酸達13%以上,轉化率140%以上,但因檸檬酸只占總酸的50%,(另一半為異檸檬酸)而且由於成本較高及石油原料緊缺(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進而引起了第一次石油危機)和食用安全性等原因,未能堅持研究和生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