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棒陶器

石棒陶器

石灣燒制陶器,明清時期有龍窯近百座,從業數萬人。現存的南風灶是一座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龍窯。清末,生產規模逐漸縮小。1949年,僅存陶窯30座。50年代開始,生產逐步發展,以生產日用陶器為主,並製作批量的耐酸陶器。70年代初期開始生產杯、碟、壺、盤等日用瓷。80年代發展了建築陶。石灣陶瓷器燒成設備以連續式隧道窯為主,用,但以木柴為燃料的南風灶等幾座間歇式古龍窯,至今仍在沿用。廣東石灣用當地陶土和崗砂為原料生產的陶器。

簡介,野外考察偶然發現遺物,部分陶片疑為商周時期,

簡介

近日,門頭溝永定河文化研究會考察小組在齋堂鎮發現的石磨棒、陶缽等疑似古代遺物。通訊員 張昕 攝
近日,門頭溝齋堂鎮九龍頭地區發現了部分石磨棒、陶缽、小石鑿等器物及陶片等古代遺物,經考古專家初步鑑定,可能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4000年。

野外考察偶然發現遺物

據介紹,這些遺物是門頭溝永定河文化研究會考察小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偶然發現的。他們在齋堂鎮九龍頭村馬蘭黃土台採集到一些石磨棒、陶缽、小石鑿、火燒土、陶片、炭屑、煤屑等疑似古代遺物。其中,陶缽和石磨棒保存得比較完整,說明該地區可能存在古人類活動的跡象。
考察小組對這些古代遺物進行測量,石磨棒質地為灰白色細砂岩,長28cm,寬5.8cm,形狀呈長扁圓形,底面扁平,而且經過了磨製。另外,出土的陶缽內還有土壤、炭屑、灰燼和小石鑿,呈橢圓形,從殘面觀察,陶胎內泛紅色。在挖掘的過程中,考察小組還在陶缽和石磨棒附近發現一些類似陶勺、小石鑿的古代遺物。

部分陶片疑為商周時期

考古專家初步鑑定指出,這些古代遺物可能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相當於昌平雪山遺址三期,距今大約4000年。其中,採集的陶片有一部分疑為商周時期遺物,有兩件較小的陶器較為罕見,可能是與其他器物連體的複合陶器。
目前,北京市文物局已對發現地現場進行了勘探。下一步,將請有關專家對古代遺物進行檢測,推算遺物首次出現的準確年代。
據門頭溝透露,這些古代遺物一經證實,將證明齋堂鎮九龍頭地區確實是新石器時代古人類活動的一處遺址。這將是北京繼“東胡林人”遺址(距今約1萬年前的新石器早期)之後在門頭溝區的又一重要考古發現。新京報訊 (記者廖愛玲 通訊員張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