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產地分布,生活習性,外貌特徵,生產性能,適應性,營養價值,
簡介
草科雞是肉、蛋、藥兼用型的四川省優良地方品種,因原產於石棉縣草科藏族鄉而得名。
2004年,由國家家畜禽遺傳資源管理委員會——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寫出版的《中國家禽地方品種資源圖譜》和《中國禽類遺傳資源》將草科雞作為“肉蛋兼用型”和“藥肉兼用型”品種正式編入中國禽類遺傳資源中的“地方家禽品種”之列。
產地分布
生活習性
品種描述 石棉草科雞體型渾圓,體格碩大,體質結實。頭部清秀較短,耳呈圓形,紅色;冠多為紅色單冠,6-9個冠齒。喙直而短、粗,多為黑色。肉髯鮮紅色呈三角形;頸長而靈活,皮膚肉色,部分為黑色。脛多數為灰黑色,少數為全黑。公雞體大雄壯,冠大直立,羽毛多為黑色,梳羽、蓑羽多為紅色,少數為黃色鑲邊黑羽。富有光澤。烏骨雞約占27.1%,其中有10.7%為全烏雞,16.4%為半烏雞。烏骨雞公雞全身羽毛黑色發亮;非烏骨雞公雞約有48.8%為大紅公雞,42.2%為灰黑紅公雞。母雞羽色複雜,主要有黑黃、麻、灰、白、蘆花等色。黑羽占43.8%。成年公雞體重3.7-6.0千克,母雞體重3.1-4.2千克。 石棉草科雞年產蛋量158枚(95-182枚),蛋殼多為淺褐色,少數為白色。母雞216日齡開產,種蛋受精率為92.6%,受精蛋孵化率為85.4%。 6月齡公雞活重3280克,母雞活重2730克;4月齡前為快速生長期。成年公雞全淨膛屠宰率為69.59%,母雞為65.25%;草科雞肉用性能的特點是胸腿肌發達,成年公雞胸腿肌重達1169.2克,占胴體重的40-50%,母雞胸腿肌重1033.7克,占胴體重比值與公雞相近。 肉質細嫩,鮮美。 一般性食用。 草科雞適宜在氣溫-5℃-35.5℃,晝夜溫差較大,相對濕度較小的中、高山地區飼養。放養、圈養為主。
外貌特徵
草科雞體型渾圓,體格碩大,體質結實。頭部清秀較短,耳呈圓形,紅色;冠多為紅色單冠,6-9個冠齒。喙直而短、粗,多為黑色。肉髯鮮紅色呈三角形;頸長而靈活,皮膚肉色,部分為黑色。脛多數為灰黑色,少數為全黑。公雞體大雄壯,冠大直立,羽毛多為黑色,梳羽、蓑羽多為紅色,少數為多黃色鑲邊黑羽。富有光澤。烏骨雞約占27.1%,其中有10.7%為全烏雞,16.4%為半烏雞。
烏骨雞公雞全身羽毛黑色發亮;非烏骨雞公雞約有48.8%為大紅公雞,42.2%為灰黑紅公雞。母雞羽色複雜,主要有黑黃、麻、灰、白、蘆花等色。黑羽占43.8%。
成年公雞體重3.7-6.0千克,母雞體重3.1-4.2千克。
生產性能
適應性
草科雞適宜在氣溫-5℃-35.5℃,晝夜溫差較大,相對濕度較小的中、高山地區飼養。放養、圈養為主。
營養價值
2001年8月,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成都)四川省農科院中心實驗室採用“日立835.50型高速胺基酸分析儀”將草科雞和市場銷售的普通肉雞所含的胺基酸、粗蛋白,粗脂肪、脂肪酸和礦物質元素等主要營養成份分生、熟雞肉進行了對比檢測與測試,結果表明:草科雞屬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胺基酸含量豐富,滋補性強;與市場銷售的普通肉雞相比,其蛋白質高2.8%、脂肪低5%、賴氨酸高11.7%,蛋氨酸高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