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內蒙古包頭市石拐區文物普查隊在石拐區楊家腦包、澗水渠、毛忽太、貓土塔、毛忽洞等低山丘陵地區發現多達8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拐區新石器時代遺址
- 所處時代:新石器時代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內蒙古包頭市石拐區文物普查隊在石拐區楊家腦包、澗水渠、毛忽太、貓土塔、毛忽洞等低山丘陵地區發現多達8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內蒙古包頭市石拐區文物普查隊在石拐區楊家腦包、澗水渠、毛忽太、貓土塔、毛忽洞等低山丘陵地區發現多達8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石拐區發現的這8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保存較好,以楊家腦包遺址面積最大,包...
我國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1973年發現於江蘇海安青墩,故名。主要分布在長江、淮河下游的江淮地區東部。出土陶器有夾砂褐陶和泥質灰陶、黑陶、紅陶四個陶系,流行三足、圈足器,也有平底器。飾紋有瓦楞紋、弦紋、籃紋、竹節形紋、錐...
岷縣草灘遺址 草灘遺址位於甘肅省岷縣偏西北部的西江鎮草灘村咀咀坡下的台地上,是新石器時代遺址。東臨洮河,南為草灘溝。斷面有灰層及人骨架暴露,出土有寺窪文化的馬鞍形口沿陶罐,也有較多的齊家文化陶片。1982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
容城東牛遺址占地約1700平方米,規劃挖掘70個探方。“東牛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晚段,距今有5000多年的歷史。當時這附近應該有河道,所以人們選擇近水而居。”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商周研究室主任徐海峰告訴記者,他們已經清理出數千片陶器...
五堡喀拉墩、五堡水庫附近新石器時代晚期墓地,四堡拉甫喬克古城及其北面的白楊溝佛教時代遺址、墓區、黃文弼先生50年代曾進行過調查,試掘(資料未刊);五堡喀拉墩發現的彩陶器,曾經見過十分簡單的報導;五堡水庫附近新石器時代晚期、...
罕額依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和漢代石棺葬墓群,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墨爾多山鎮罕額依村,是新石器時代及漢時期古遺址。罕額依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和漢代石棺葬墓群地處大渡河上游支流小金河左岸的半山上,高出河面約600米,海拔...
經專家鑑定,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鑑賞價值,國家文物主管部門認定其為我國南方最大的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由此,一門新興文化--"石家河文化"應運而生。簡介 石家河遺址是我國長江中游地區迄今發現分布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新...
新石器遺址位於三河市孟各莊村,河東岸山前街積扇的頂部。1978年發現並試掘。坐落位置 新石器遺址位於三河市孟各莊村,河東岸山前街積扇的頂部。遺址結構 1978年發現並試掘。遺址文化層堆積分上、下兩層,清理圓形鍋底狀灰坑10個,...
走馬嶺遺址為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湖北省石首市東升鎮。走馬嶺,因三國名將關羽曾在此策馬揚鞭而得名。始築年代在距今5000年以前的大溪文化晚期或屈家嶺文化早期。遺址核心是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古城址。遺址總面積20萬平方米(含城垣、...
【新晃新石器時代遺址】新晃侗族自治縣有新石器時代遺址6處,即大橋溪、大洞坪、沙子坪、白洲灘、興隆坳、洞坪。洞坪遺址面積約3000平方米,出土一批打制石器。石器中有比較成形的石斧、多次加工的刮削器、砍砸器等。波洲鎮大洞坪...
莪溝北崗遺址,位於河南省新密市超化鎮莪溝村北崗。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河南省新密市超化鎮莪溝村北崗。面積約8 000平方米。1975年發現。1977-1978年河南省博物館等進行兩次發掘,發掘面積2 747平方米。清理房基6座、灰坑44個、墓葬...
白泥窯子遺址:位於清水河縣喇嘛灣鎮東北1.5公里處的白泥窯村北。經考古專家鑑定為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於1958年。1980年後,數次進行發掘,發現該遺址有四種文化類型:第一種為岔河口文化類型,相當於仰韶文化早期;第二種屬海生不浪...
石溝坪遺址,位於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石橋鄉聖泉村,大部分在西漢水和乾溝交匯處的台地上,面積約40萬平方米,是新石器時代、西周、春秋、漢時期的古遺址。20世紀40年代,石溝坪遺址由裴文中發現。遺址堆積豐富,文化層厚3~4米,斷崖上...
夾砂陶罐、紅陶大型夾砂器、斂口缽、盆、束頸瓶、高領罐、曲腹缽、盆等。除夾砂器物為手制外,其餘為細泥慢輪製作。採集標本有:根部有指窩紋錛狀、鴨嘴狀,外有曲槽乳釘狀鼎足。此處為新石器時代仰韶中、晚期文化遺址。
廣西革新橋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百色鎮東筍村百林屯南。其第5層發現大型石器製作場。基本信息 遺址名稱:廣西革新橋新石器時代遺址 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 發掘時間:2002年 發掘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 ...
洞內分為生活區和住宿區,是雲南發育完備、保存得較好的文化遺址之一。從出土石器、陶片的形式可看出,尖角洞遺址具有滇池和昭通兩種文化的特徵,屬於滇池區域向滇東北過渡的一種典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磨製石器主要有斧、刀、鑿等,石質堅硬,通體磨光,製作精細。常見的打制石器有箭頭、尖狀器、刮削器。陶片主要為夾沙紅陶和夾沙灰陶兩種。從殘存的遺物看,這裡是一處含有細石器文化遺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現存遺址大多為流沙所覆蓋...
灰土寨新石器時代遺址 灰土寨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雲南文山縣縣城西北郊盤龍河畔,占地面積有千餘平方米。已採集到人牙化石1顆,石斧、網墜各1件,彈丸2粒,動物碎骨若干及夾砂紅陶數片。經專家推斷,此處為3500年前古人居住地。
位於魯甸縣城東郊5公里的桃源鄉普芝嚕村野石社。遺址面積達1平方公里,集中分布在今野石自然村村口小河兩邊。文化層厚1.3米,出土器物有夾砂紅陶、泥質磨光黑陶、灰陶,遺址內還發現有古墓葬和半地穴式房基。野石新石器時代遺址:遺...
1986年—1987年,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鄲地區文物管理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先後對石北口遺址2次發掘,發現新石器時代房基、灰坑、墓葬,並出土陶、石、骨、蚌、角器等1033件;出土的陶器大多是生活用具。2006年5月25日,石北口遺址被...
仁柳莊新石器時代遺址 仁柳莊新石器時代遺址在仁柳莊村東, 1982年3月全省文物普查時發現。出土器物有石斧、陶鼎足、陶紡輪、陶器把手等,距今五千年左右。遺址保護較好,範圍約3,600平方米。
上羊角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廣西欽州市東場鎮紅砂村東南2公里的上羊角嶺上,距欽州城區20公里。文化層面積約100平方米,厚1米,已發現有磨光石斧、礪石、石片、石球等。屬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距今約4000年。遺址背靠南羊角嶺,北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