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石堰鎮位於
長壽區以北34公里處,東與墊江縣
包家鎮接壤,西與鄰水建爐鄉為鄰。
渝巫路、長梁路由南至北穿境而過,具有良好的區域、地理優勢。
概況
石堰鎮位於長壽區北部,距城區34千米。面積101.78平方千米,人口6.2萬人(2006年),其中農業人口5.9萬餘人。轄大塘、興隆、石堰、海天、金星、燕耳、麒麟、石壩、普子、獅子、石安、雨台、木耳、義和、乾壩、朝陽、高廟、興莊、新寨、新灘20個行政村,132個村民小組。海拔高度300-750米。高速、渝巫、長梁公路在此交會過境。
代碼
500115129:~200大塘村 ~201興隆村 ~202石堰村 ~203海天村 ~204金星村 ~205燕耳村 ~206麒麟村(10平方千米,4310人,9個村民小組) ~207石壩村 ~208普子村 ~209獅子村 ~210石安村 ~211雨台村 ~212木耳村 ~213義和村 ~214乾壩村 ~215朝陽村 ~216高廟村 ~217興莊村 ~218新寨村 ~219新灘村
沿革
1940年設石堰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4年建鎮。1997年,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3.8萬,轄石堰、精靈、窩塘、木耳、深溝、高洞、海天、紅燈、金星、燕耳、星光、黎明、麒麟、藥王、石壩、順天、普子、陽雀、獅子、紅日、虎頭、石安、建星、皂角、雨台、長堰26個行政村。
2003年區劃調整後,石堰鎮轄原石堰鎮、沙石鎮和義和鄉乾壩、絲栗、宏偉、義和等4個村所轄行政區域,面積107.18平方千米,人口59831人,鎮政府駐石堰場。
附:沙石鎮位於長壽區東北部,西、南、北三面靠長壽湖,距區政府29千米。 [沿革]1911年設興隆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4年建鎮。1997年,面積34.6平方千米,人口2.1萬,轄石稻、雙灘、龍華、朝陽、龍凼、場上、高廟、興光、興雲、興莊、龍觀、鐘鼓、新寨、花園、新灘、興成、河清17個行政村。
附:義和鄉位於長壽區北部,距區政府34千米。雲義等公路過境。 [沿革]1959年屬東風農場,1961年改公社,1984年建義和鄉。1997年,面積27.6平方千米,人口0.7萬,轄油草寺、橋壩、河坎、拱橋、開豐、義和、宏偉、絲栗、乾壩9個行政村。2003年撤銷,將乾壩、絲栗、宏偉、義和等4個村劃歸石堰鎮管轄,將油草寺、橋壩、河坎、拱橋、開豐等5個村劃歸雲台鎮管轄。
經濟發展
石堰物產豐富,盛產水稻、玉米、油菜、水果、煤炭等,年產糧食3.3萬噸,財政收入248萬元,企業收入11000萬元,小城鎮面積0.4平方公里,場鎮電網改造已經完成,天然氣工程也已投入使用,鎮內已實現村村通電話、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閉路電視,全鎮擁有行動電話7000門。
針對石堰鎮鎮域氣候、土壤、交通以及社會經濟的客觀實際,該鎮黨委政府;將47個行政村發展的主攻方向具體規劃為三個類型的生態經濟帶:沿明月山脈走向地域的低山區為乾果、藥材經濟帶,以發展核桃、板栗、花椒、土菸葉、杜仲等乾果、藥材為重點,兼顧抓好花生、生豬、牛等草食動物的擴展;沿渝巫路走向,東至長梁路,西至桃花溪的淺丘平壩地域為水果、蔬菜、水產、養殖業經濟帶,重點發展伏淡季水果、商品菜、籠養雞、生豬、蠶桑,兼顧發展花生、草莓、養蜂等小項目;沿龍溪河流域走向兩側為
沙田柚、
夏橙經濟帶,重點發展沙田柚和夏橙,突出專業特色,形成專業公司,同時發展漁業養殖,兼顧發展蔬菜。
本著農業富民、工業強鎮的思想。該鎮在將三峽電器廠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市場競爭能力的企業的基礎上,再將現有的4個農機企業組合成一個聯合企業,使其年收入達到2000--3000萬元。同時提高市場競爭力,並利用本地豐富的林木資源,引進人才、技術、資金、項目。創辦1至2個以林木為原料的生產值1000萬元以上科技含量較高的企業和1個林木深加工企業。
2003年,石堰鎮加快了小城鎮建設開發力度,全年新開工面積11170平方米,竣工面積9415平方米,拆除舊房2955平方米,各村的居民新村相繼建成,農民的住房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內設機構
黨政辦
村鎮建設服務站
農業服務站
林業站
農機水利站
財政所
政法辦
計生服務站
民政辦
文化廣播站
計生辦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楊通勝
黨委副書記、鎮長:唐志鵬
黨委委員、人大主席:韓志書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葉榮中
宣傳委員:付文成
黨委委員、副鎮長:沈紹文
黨委委員、副鎮長:劉政林
黨委委員、副鎮長:程秀蘭
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周澤淵
組織委員:程伯超
統戰委員:李蓉
副鎮長:胡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