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家鎮

包家鎮

包家鎮位於重慶市墊江縣西南部,距縣城37千米。面積42.21平方千米,人口16157人(2017)。轄寶山社區和小山、甄橋、安樂、雨山、土主、陸箭6個行政村。澄(溪)沈(家)公路過境。1951年置包家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7年,面積37平方千米,人口2.3萬,轄小山、金星、陸箭、甄橋、德勝、鳳寶、回龍、萬里、安樂、平橋、雨塘、三元、高洞、百花、北斗、鳳翔、五福17個行政村。包家鎮位於墊江縣南部,歷史上屬於涪陵縣(今重慶市涪陵區)管轄,五十年代劃歸墊江縣管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包家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重慶
  • 下轄地區:寶山、安樂、雨山等村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8300
  • 地理位置重慶市墊江縣西南部,距縣城37千米
  • 面積:42.21平方千米 
  • 人口:16157人(2017)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梁平機場
  • 火車站:墊江站
  • 車牌代碼:渝·G
  • 農作物:柑橘、板栗等樹類作物
鄉鎮經濟,實踐活動,人口轄村,

鄉鎮經濟

一是發展低莖農作物。合理利用柑橘、板栗等樹類作物樹幹較高的特點
,在樹下發展紅薯、密本南瓜、花生等低莖類農作物6000多畝,增收300餘萬元。
重慶市墊江縣包家鄉
二是發展土雞養殖。合理利用樹蔭、天然牧草等資源,引導農戶進行土雞養殖,2006總共養殖出欄4000多隻。
三是發展規模型中藥種植。利用該鎮柑橘、板栗等成片種植的特點,鎮黨委政府通過努力,引進長龍天聖製藥集團中藥種植項目,發展中藥種植500 畝,能增加收入50萬元。,全鎮已發展柑橘10000畝,板栗200畝,為了節約土地資源,更好的合理利用土地,包家鎮積極探索發展“林下經濟”,打好“林間組合拳”。

實踐活動

在開展“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大討論活動中,包家鎮黨委因地制宜,以解決作風問題為突破口,樹立科學發展觀,提高依法執政水平,在全鎮機關幹部中廣泛開展“四問”、“五查”、“六幫”等三項主題實踐活動,不斷深化“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大討論。
包家鎮
1、開展“四問”主題實踐活動,促鎮政府機關幹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即一問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目的意義何在;二問自己參加大討論活動有什麼收穫;三問自己與“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標準相比差距在哪裡;四問自己今後應該做些什麼。通過開展“四問”活動,使每一名機關幹部時刻警醒自己,保持清醒頭腦,找準自身差距,明確努力方向。
2、開展“五查”主題實踐活動,爭做優秀鄉鎮幹部。即:一查思想觀念,看是否解放思想,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二查精神狀態,看是否奮發有為,搞好本職工作;三查素質能力,看是否敬業精神強,表率作用發揮好;四查服務意識,看是否心繫民眾,服務於民;五查工作作風,看是否人浮於事,效率低下。通過“五查”,對照自身,層層深入,反覆討論,大家自查出了思想不夠解放、服務於民較差等7個共性問題,並剖析癥結,尋求對策,形成了當前鎮政府機關幹部在統籌城鄉發展征途中做到“腦勤、手勤、腿勤”的共識,營造幹事創業和加快發展的濃厚氛圍,爭做優秀鄉鎮幹部。
3、開展“六幫”主題實踐活動,把“解放思想、擴大開放”體現到實際工作中去。一是幫扶一名貧困黨員,解決好生活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二是幫扶一戶貧困民眾,為其提供信息、技術、物資支持;三是幫扶一個貧困學生,解決上學難的問題;四是幫助一位農村致富能人,積極為他們發展生產提供服務;五是幫助聯繫村發展一個產業項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六是鎮領導班子成員幫助聯繫一個非公經濟企業,幫助其解決在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鎮政府機關幹部已結對幫扶貧困黨員15名、貧困民眾24名和貧困學生10名,聯繫了6名農村致富能人,幫助安樂等村發展臍橙、養豬等經濟項目5個,幫助高興頁岩磚廠投資80萬元資金新建一條空心磚生產線。
包家鎮

人口轄村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2891

11950

10941
家庭戶戶數
6386
家庭戶總人口(總)
22856
家庭戶男
11921
家庭戶女
10935
0-14歲(總)
5332
0-14歲男
2797
0-14歲女
2535
15-64歲(總)
15792
15-64歲男
8297
15-64歲女
7495
65歲及以上(總)
1767
65歲及以上男
856
65歲及以上女
91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2531
總人口16157人(2017)。
轄村:
小山村 甄橋村 安樂村
土主村 陸箭村 雨山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