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旅遊資源

石城旅遊資源豐富,分為紅色旅遊資源和綠色旅遊資源兩部分。其中紅色旅遊資源有紅十三軍軍部舊址、中華蘇維埃政府國家銀行金庫舊址、毛澤東、朱德觀下舊居等;綠色旅遊資源有生態農業和農家樂旅遊資源、九寨溫泉、通天寨等資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城
  • 地理位置:石城縣
  • 著名景點:紅十三軍軍部舊址 毛澤東、朱德觀下舊居
紅色資源
紅十三軍軍部舊址
位於橫江鎮秋溪村虎尾坑,寧都起義後,紅十三軍軍部及軍長董振堂駐此。屋宇尚存完整,並保留有紅軍標語。
中華蘇維埃政府國家銀行金庫舊址
該舊址位於石城縣橫江珠璣爛泥坑圓嶺寨舊紙寮處,房屋面積200餘平方米,曾在此擔任執勤的有原毛澤東同志的警衛員吳吉清(後曾任內蒙古自治區商業廳廳長)、廖治新、李德生(後曾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瀋陽軍區司令員、中央副主席等職)。紅軍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後,毛澤東1932年8月親自到橫江珠璣視察地形並確定爛泥坑圓嶺寨為中央的重要金庫,進行工事偽裝後,於1932年冬開始存放蘇維埃中央政府的現洋、金銀、國民黨紙幣及一些貴重物品,存放時間直至1934年9月紅軍長征前夕,紅軍長征時蘇維埃政府將其取出分配至各部隊保管,為紅軍順利長征提供了重要的經濟保障。
毛澤東、朱德觀下舊居
位於觀下古樟村。坐北朝南,磚木結構。一直兩進,左右廂房,翼連橫屋。1929年3月,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途經石城時,在此居住。
紅四軍軍部舊址
位於橫江鎮秋溪村紅家壟賴氏祠堂,建於1908年,土木結構,一直兩進。1931年9月,紅軍第三次反圍剿勝利結束,中央革命根據地擴大到5萬平方公里,總人都達250萬左右。其時,殘存的反動武裝如土豪劣紳紛紛轉移到一些工事堅固,地勢險要的土樓山寨,企圖保存實力,等待時機,破壞革命政權,阻礙革命根據地的鞏固發展。10月初,紅一方面軍部署主力剷除分散於中央蘇區的白色據點,肅清反動武裝。10月上旬,紅四軍第十、十一、十二師奉命從寧都、瑞金分三路進軍石城,軍部即設於此
紅軍秋溪整編舊址
位於橫江鎮秋溪村,是當時中央臨時委員會駐地。1931年12月中旬,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準備起義,並與蘇區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取得了聯繫。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中央軍委主席朱德以及肖勁光等從瑞金來到石城,在秋溪羅雲山“西歸堂”召開緊急會議,研究部署二十六路軍起義後的整編事宜。
12月14日,寧都起義成功,晚上,起義軍向全軍發出《原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於寧都起義加入紅軍宣言—-中央工農紅軍第五軍團宣言》。17日,起義軍到達秋溪、龍岡一帶駐紮,並開始著手整編。起義部隊的整編主要是進行以建立共產黨對這支軍隊的絕對領導為中心內容的“換血”工作。
通過整編,起義官兵的政治素質和軍事能力顯著提高,秋溪整編的成功,不但為中國工農紅軍增添了一支新的勁旅,而且為中國共產黨改編舊式軍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紅石寨
紅石寨位於石城縣屏山鎮河東村,距縣城21公里。該寨由上白堊統南雄組(K2)紅色礫岩所構成。岩層傾向E,傾角21。。該寨海拔388.3米,東西長約2公里,南北寬約1.3 公里,面積約2.6平方公里。四周皆為陡崖,但西、北、南三面丹崖赤壁較為明顯,使整個紅色石山突起於平原之上,頗令人注目,故稱紅石寨。現築大小兩寨組成,大寨較平豁,頂有觀音岩,岩下建蔥雲寺,寺側湧出清泉一泓,足供千人飲用。山腰有獅子、梅子諸岩,另有上洪岩,直達寨門。岩洞多傍懸崖,形勢險峻。小寨依附於大寨之側。兩寨之間,寨牆高築,互為犄角,天然石縫連通小路,可攀援上下。
明正德六年(1511)、嘉靖四十年(1561年)、崇禎元年(1628年),紅石寨均惟戰禍。乾隆間石城教諭姚魯芹之《游鴻石山記》云:“往者曾不兵襲,屠戮殆盡,迄今有千人墓在山下。”鹹豐、同治年間,太平軍與地方團練屢戰於此。
1931年,紅軍第三次反“圍剿”勝利結束,中央革命根據地擴大到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250萬左右。其時,殘存的反動武裝如土豪劣紳紛紛轉移到一些工事堅固、地勢險要的土樓山寨,企圖保存實力,等待時機,破壞革命政權,阻礙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10月,紅一方面軍部部署主力分散於中央蘇區消滅白色據點,肅清反動武裝。上旬,紅四軍第十、十一、十二師奉命從寧都、瑞金分三路進軍石城,軍部設在秋溪紅家壟賴姓祠堂。一場拔除白色據點的鬥爭在石城南區全面展開。
1931年10月上旬,國民黨石城縣黨部、縣政府、縣靖衛團等反動機構的骨幹人員及縣城、屏山、珠坑、大由等地的土豪劣紳,聞風逃往紅石寨,並迫脅民眾數百人上寨。不久,寧都、瑞金、寧化、廣昌等地的豪紳靖匪相繼逃往寨內,紅石寨也因此成為中央蘇區北部數縣反動勢力雲集的據點。他們在寨上壘築碉堡,開掘壕溝,安裝柵欄,設定鐵刺,製造兵器,企圖以1 000餘兵力和充足的糧食、彈藥頑固抵抗。
攻寨戰鬥打響前,三十三團在地方武裝的配合下,對紅石寨實施了包圍封鎖,團部分析研究了敵情,制定了長圍久困和政治攻勢相結合的作戰方針。
在紅軍強大的政治攻勢面前,部分民眾和一些不願繼續與人民為敵的靖衛團丁伺機溜下山來。
12月5日,三十三團根據小販賴明英提供的情報,對紅石寨發起了攻擊。紅軍佯攻大寨,側面架設雲梯偷襲小寨,經過近兩小時的激戰,小寨得破。緊接著對大寨發起猛烈攻擊,守敵憑藉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勢和明雕暗堡瘋狂抵抗。激戰4小時,攻擊沒有進展,紅軍傷亡100多人。根據這種情況,團部決定撤回部隊,暫停攻寨。
紅軍在樵夫賴俄老的幫助下探知,山寨南面絕壁中有一長滿荊棘的小路可通寨頂,據此,紅軍制定了新的攻寨方案,決定兵分兩路同時進攻:一路由正面發起攻擊,以迷惑敵人,一路由南面絕壁小路悄悄上寨。
1932年1月1日清晨,攻寨部隊再一次對紅石寨發動了猛烈的攻擊,其時,寧都起義部隊鋼炮連趕來支援。在炮火的猛烈轟擊下,紅石寨一時硝煙瀰漫。突如其來的炮火襲擊,使寨子內敵人驚惶失措。埋伏在寨腳下的幾十名突擊隊員,趁著濃煙沿絕壁中的小路向上攀登。不久,突擊隊員通過雲梯登上寨頂。突然到來的紅軍戰士與暈頭轉向的敵軍展開激烈戰鬥。被脅迫上寨的民眾從敵人手中奪過武器,配合紅軍作戰,攻寨部隊乘勢而上,持續激戰6小時,大寨攻克。
紅石寨戰鬥是紅軍在中共蘇區進行的一次歷時較長、規模較大、影響較廣的拔除白色據點的戰鬥。它的勝利,使贛南革命根據要和閩西革命根據地連為一片,並成為全國最大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石城阻擊戰情況簡介
1933年9月,蔣介石組織軍隊100萬、飛機200架,對各革命根據地發動了大規模的第五次軍事“圍剿”,由顧祝同任總指揮,主力部隊分別集結於江西南昌及其以南的臨川、南城、吉水等地,並逐步向南推進。
由於“左傾”領導人錯誤的軍事路線,在敵軍“步步為營、堡壘推進”的戰術面前,紅軍根據地的範圍越縮越小。1934年4月28日,蘇區北部的重要門戶廣昌縣被敵占領。8月30日,與石城毗鄰的廣昌驛前陷入敵手。至此,在紅都瑞金北部就剩下石城這最後一道“屏障”,為了遲滯國民黨軍隊向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心地域的進犯,保障中央機關和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的安全集結與轉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令彭德懷(軍團長)楊尚昆(政治委員)率領紅三軍團在石城北部設防阻敵。
參加石城阻擊戰的部隊,除紅三軍團第四、五、六師以外,還有以彭紹輝為師長、肖華為政委的紅一軍團第十五師,即少共國際師,以及獨立七團、獨立十一團以及石城地方部隊,共20000餘人。
根據中革軍委的部署,參戰的紅軍部隊在廣(昌)石(城)交界處,至石城縣約50華里的縱深地域裡,設定了三道防禦地帶。
國民黨軍經過26天準備後,以第五縱隊第十一、十四、六十七、九十四師,第三縱隊第六、七十九師、第十縱隊第四、八十八、八十九師,以及卜福斯山炮團和石城保全團的兵力集結於石城外圍,並調派空軍駐於廣昌臨時機場。
1934年9月26日拂曉,戰鬥打響,26日晚,紅三軍團司令部根據當日戰況,對各師團的防禦陣地和戰鬥任務作了局部調整,主要加強第二道防禦線的防守。
27日拂曉,國民黨軍隊仍以飛機、大炮開路,對紅軍陣地進行破壞性轟炸。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敵第十縱隊向我大舉進攻。紅軍指戰員根據三軍團司令部的戰略意圖,給敵人以一定殺傷後,於黃昏時退出戰鬥,撤至石城桐江、小松及其以南陣地。
28日晨,國民黨軍以第六十七師、六師一個旅、八十八師一個團及卜福斯炮團一個連,沿分水坳大道兩側向桐江進犯,10時許,以飛機、大炮猛轟紅軍陣地。紅軍在給對方以殺傷後退出戰鬥。17時許,第六十七師占領桐江。
30日拂曉,國民黨第六師之十八旅及六十七師一部,繼續向小松進犯。7時,紅軍放棄小松陣地,隨之放棄高田、豐山一帶陣地。
國民黨軍第十縱隊指揮官湯恩伯在小松“判定石榴花寨、鵝頸坳為紅軍主力所在地”後,以兩天時間部署兵力,調七十九師及卜福斯炮營(欠一連),布防於桐江、小松,十四師集結於江東坳一帶。10月3日5時許,八十八師在飛機大炮支援下,向石榴花寨、昇平寨一線紅軍陣地猛烈進攻;9時30分,向鵝頸坳進攻。紅軍和由石城方向派出支援的軍團部直屬隊將士奮勇抗擊,至11時,先後放棄鵝頸坳、月光翼、火焰寨等陣地。國民黨軍第四師占領礤腦,紅四軍撤至石城縣城。
10月6日下午,敵第十一師一部及各師便衣隊進占石城縣城。紅軍主力撤至石城南部的觀下、屏山、橫江、洋地等地域。中革軍委電令紅三軍團12日前在目的地域進行人員、幹部、彈藥的補充,12日晚移至第二集結地域——於都。
紅軍部隊由於改變了戰略戰術,在9月28日至10月6日的戰鬥中,不但大大減少了人員傷亡,而且有效地控制了國民黨軍隊向南推進的速度。
10月9日,中革軍委電令彭紹輝、肖華,紅十五師於當晚南移。獨七、十一團擔任在石城縣城以南阻敵前進的任務。
遵照中革軍委的指示,紅一軍團第十五師於9、10兩日晚從駐地出發,於16日到達於都;紅三軍團第四、五、六師於12日晚出發,於16日晚抵達于都縣城西郊。至此,石城阻擊戰宣告結束。
石城阻擊戰,是紅一方面軍長征前夕,在中央蘇區北線戰場進行的最後一次規模較大的戰鬥。這次戰鬥從準備到紅軍主力完全撤離石城,歷時40餘天(其中在小松境內30餘天),它不僅給了進犯之敵以大量殺傷,而且有效地遲滯了敵軍南犯的步伐。紅軍阻擊敵人進犯石城的實際時間,比中央軍事革命委員會原定計畫多了7天,為中央機關和主力紅軍完全集結與轉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若沒有石城阻擊戰,敵北路軍便可長驅直入中央機關所在地,其後果是不堪構想
綠 色 資 源 :
中國白蓮之鄉”——石城
白蓮是石城縣的傳統優勢產品,自上世界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在石城試種。到2006年,面積已經發展到6.2萬畝,產量也由起初的畝產30公斤到2000年的40公斤、2006年85公斤。全縣95%以上的農戶種植,擁有500多個經營戶,到去年12月中旬,全縣銷售白蓮5800多噸,占總產量的97%,每公斤單價由前年的22元上升到27元。僅此一項,石城縣蓮農共增收2700多萬元,人均180多元。種植白蓮成為石城農民名副其實的搖錢產業。石城白蓮以色白、粒大、味美、清香。去皮、通心、營養豐富、藥用廣泛而馳名中外,成為暢銷的特色產品。1996年,國務院農業發展研究中心命名石城為“中國白蓮之鄉”。
盛夏來臨,蓮花爭相開放,處處白蓮處處香。驅車馳往石城蓮區,憑窗眺望,遠遠近近,一排排,一段段,整整齊齊的蓮田,花如紅火,葉似碧波,在陽光下交相輝映。微風吹拂,碧波蕩漾,清香撲鼻,沁人心肺。
石城白蓮富含澱粉、蛋白質及棉子糖等,是良好的藥用滋補品。於蓮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達百分之六十二,蛋白質含量高達百分之十六,鈣、磷、鐵質及維生素B1、B2和胡蘿蔔素含量也相當豐富。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蓮子“交心腎,厚腸胃、固桂氣、強筋骨,利虛損、利耳目,除寒濕,止脾泄久痢,赤白濁,女人帶下崩中諸血病。”將蓮子“搗碎和米作粥飲食,輕身益氣,令人強健”。
蓮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全身是珍寶。蓮子是栽蓮的主要收穫物,蓮惠(蓮心)、蓮須(雄心)、藕節、荷葉、荷蒂、花棕、蓮花、藕(藕鞭)等均可入藥。蓮、藕、荷校都可作桌上佳肴。
生態農業和農家樂旅遊資源
石城是“中國白蓮之鄉”,具有獨特的生態觀光農業旅遊資源。正在規劃中的龍崗水廟村,位於日東水庫的邊緣,石城、瑞金兩縣交界處,交通十分便利。水廟村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蓮文化、農耕文化和漁文化是其文化的主體所在。
溫泉旅遊資源——九寨溫泉
石城縣共有四處溫泉旅遊資源,其中開發條件較為成熟的是九寨溫泉。九寨溫泉根據地質勘測報告水溫為56.1℃,日流量為800噸。經地礦部江西省中心實驗室採集溫泉水樣檢測分析,溫泉水中含錳、鋇、鋰、鍶、鐵等20多種元素,由取樣檢測結果,按醫療礦熱水水質標準評價,九寨溫泉水水質符合醫療熱礦水命名矽水要求,錳矽酸益於軟化血管,對心血管疾病有保健療養作用和抗衰老作用
丹霞風光旅遊資源——通天寨
位於石城縣縣城東南6公里的琴江鎮大畲村境內。是以觀光、健身、科普、客家民俗和佛教文化為主的丹霞地貌風景旅遊區。景區山石險峻,峰巒璀巍,主峰海拔601.7米,整個地形中間高山突起,四周丘陵起伏,因寨上主岩外如兩指相箝,內若兩掌半合,仰視蒼穹通天而得名。通天寨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譽,在方圓2公里的核心區內,集中分布有通天岩、玉盂寺、淨土岩、試劍石、石筍乾霄、仙人犁田、鐘鼓石、黃蜂吊藪等自然和人文景觀30餘處,通天寨丹霞地貌奇特,該山由上白堊統南雄組(k2)紅色砂岩、砂礫岩、礫岩所構成。該組紅層傾向E或SEE,傾角20o左右,常形成典型的丹霞地貌。中國地理學會地貌專業委員會委員、旅遊地貌組長、丹霞地貌旅遊開發研究會會長、中山大學地理系教授黃進同志曾於1996年11月14日考察了通天寨,認為在考察過的中國丹霞地貌300餘處中,只有通天寨見到如此典型的岩面龜裂地貌
自然風光旅遊資源——贛江源自然保護區
位於江西省石城縣橫江鎮洋地管理區,距縣城約60公里。是集自然保護和源頭探險為一體的風景旅遊區,是江西人的母親河——贛江的源頭,為省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規劃面積15826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4002公頃,緩衝區面積2343公頃,實驗區面積9481公頃。保護區氣候屬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一般在17.5℃,全年無霜期246天,年均日照數1942小時,年均降雨量達2100毫米。保護區內古木參天,林海連綿。植被垂直分布明顯,從下往上分別為以松柏為主的針葉林、針闊混交林、竹林、闊葉林、灌木林、山頂草甸,成片分布的原生櫸樹群落為全國罕見。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高等植物78科145屬,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有銀杏、南方紅豆杉等;野生動物有4綱18目10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雲豹、蟒蛇等;保護區每年能為贛江兩岸提供1000萬立方米的國家I類水。保護區內人文景點有七嶺客家古村落、雞公崬、天華山古寺、贛江第一泉、手工造紙作坊遺蹟等自然、人文景觀。
文 化 資 源 :
宗教文化旅遊資源
1.如日山普照禪寺
距縣城約30公里,普照禪寺為江西省14所重點開放寺院之一,是江西省規模最大的寺院之一。如日山原名高寨,古時山頂有一尼姑庵,相傳庵中有塊玉碑能隨日而轉,故將高寨改名為如日山。總體結構呈階梯狀,寺內有大小佛像100餘尊。該寺有過兩次人數超過千人的活動。明代萬曆年間,僧性期來此建寺,該寺自明清以來,曾出過四位佛門宗匠——惠顯禪師、了凡稀壽大師、德勤亮如禪師、印慈大師。文化大革命期間,寺廢僧散;1979年後,仁善和尚率徒福賢等來山,以其兩師徒在佛教界的影響及緣份,引進大量海內外資金,重造古寺,今已建有大雄寶殿、天王寶殿、地藏殿、客堂、藏經閣、毗廬寶殿、鐘樓、鼓樓、膳廳樓等十餘棟房屋,建築面積共6000多平方米。
2、五龍巖摩崖石刻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距縣城西約4公里,位於琴江鎮西外村,西華山南麓。長150米,最寬處約3米。岩中石刻多處。宋陳孝榮題刻:行書陰刻“清勝五龍巖”五字,繁體。“清勝”二字在上,長120厘米,寬57厘米。“五龍巖”三字在下,長180厘米,寬57厘米。左下陰刻豎行楷書“嘉定己卯結夏日邑人陳孝榮書”數繁體字。陳孝榮系陳敏第七子,官武經大夫,殿前司催鋒軍統制。宋趙東之七律《停騎》詩刻;詩後有文曰:“嘉熙戊戌上已,邑令三山趙東之來訪靈跡,偶得句,因筆於石。”元李克家詩刻:詩共兩首,即五言詩《昔人題詩》,七律《一枝綠竹》。詩前有引言曰:“天曆二年己巳冬十月,朝觀五龍巖。昔賢留題,追和二首,豐城李克家。”岩中另有石刻一方,僅存“歲次”兩字。
3、通天寨玉盂禪寺
極為靈驗的玉盂禪寺位於通天寨西側的山坳中,於明萬曆十年(1582)僧德存肇建。該寺歷代均有高僧來任主持,香火極旺,十分靈驗,名噪遠近,現為全省重點開放寺院之一。
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自小出家為和尚,對佛教感情甚深。朱元璋所部和陳友諒所部在通天寨上的最後一場惡戰,雙方死亡者不計其數。為了超度亡靈,戰爭結束後,朱元璋命部屬在寨上建了一座寺廟,並委託高僧在寺中主持。朱元璋班師回朝後不久,陳友諒有一部將落草於通天寨附近的一山頭上為匪。他得知朱元璋在通天寨上建有寺廟,並委任了僧人主持,他決意焚寺殺人,以報復朱元璋。
一天深夜,這伙殘匪摸上了通天寨,一把大火將寺院燒毀。直到明萬曆年間,朱元璋的後裔繼承皇位,他下旨石城知縣,重建通天寨寺院,以完成其祖宗朱元璋的意願。石城知縣委派高僧德存肇建,不到一年寺院落成,為了紀念玉泉仙姑為通天寨引來了甘甜的泉水,該寺被稱為“玉盂禪寺”。
“玉盂禪寺”四周青山環繞,甘泉汩涌,許願求籤十分靈驗,一時信男善女絡繹不絕,香火極旺。直到現在,只要來通天寨遊玩的客人,都要到“玉盂寺”內進香拜佛,祈福求祥。然後用寨中甘泉沏上一杯“通天仙茶”,真是其樂無窮。
客家文化旅遊資源
石城縣是中華客家文化發源地之一,是早期(唐、宋)客家人從中原南遷閩粵的重要中轉站和滯留地,素有“閩粵通衢”、“客家搖籃”之稱,客家遺址豐富,客家風情濃郁。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客家文化研究權威學者廖鉞曾為石城題詞“祖根中原地、搖籃客石城”。這類旅遊資源主要有:
1、古驛道閩粵通衢
位於縣城角頭街,“閩粵通衢”是客家人中轉、南遷的見證物,名聞海內外。鎮武樓,舊稱元帝閣,又稱“閩粵通衢”,清代以前是石城舊城北關門樓,是古代通往廣東、福建的必經關口。該樓建於明萬曆28年(1610年),門額上刻有“閩粵通衢”四個大字。鎮武樓是一座造型獨特的城樓。樓內通長12米,有閣樓、瞭望窗,上下關聯,氣勢雄壯。角頭街,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長約2.5公里,寬2至3米。順琴江水南北通向,分上、中、下三個街段,各街段都挖有古水井,供街民生活之用。角頭街自唐宋以來一直是北方和中原客家人南遷通往廣東、福建的必經之路,南來北往的客商、車夫、挑夫等進了廓頭古街都要落腳歇息,街內的古廟、古拱橋、古水井、古建築處處可見。
2、宋·寶福院塔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保存不多的北宋古塔之一。位於縣城東南的寶福院後,緊臨琴江河,塔影江心是古琴江八景之一。寶塔始建於宋徵宗崇寧元年(1102年),落成於大觀四年(1110年)。是一座樓閣式佛塔,塔身七級六面,竹節鋼鞭形;塔高59.8米,建築面積1982.12平方米,底層對邊直徑為10米,對角直徑為12米,內空直徑為2.6米,牆厚3.7米,牆外邊長5.6米,自下而上逐級微收,高而不危。每級有六扇門,三開三閉。檐角懸掛銅鈴,風吹鈴動,聲播江城。塔牆北較直而南較斜,重心自然向北移成15度夾角,結構嚴謹,技藝精巧,雖經800多年風雨雷震,仍挺立江邊。塔磚多有“崇寧壬年”,“僧道符立”字樣,底層亦有“應可”磚記。寶塔在歷史上曾遭三次兵燹,進行過兩次維修。
3、客家民居(沙段古民居、陳聯圍屋、大畲黃家屋、田江土樓等)
(1)陳聯圍屋
陳聯客家圍屋位於石城木蘭篆陳聯村陳坑,距縣城約40公里。建於清朝嘉慶十年(即1805年),迄今已有201年的歷史,為溫姓榮偉,章佛所建。該圍屋風格獨特,古樸典雅,為封閉式結構,只有三道門出入通行,內有房屋九十九間半,外呈正方形,長44米、寬44米總占地面積2193.75平方米,建築面積4100多平方米,內有大小房間100多間。牆基、門窗均用花崗岩條石砌築,外牆用黃泥、沙石、石灰拌紅糖水米湯壘砌而成,十分堅固,部分內牆和門樓用青磚砌就。整個屋宇呈“回”字格局,建築結構嚴謹,所有屋檐均為觀音斗拱狀,下端有花紋彩繪裝飾。主要門道為拱形,窗欞圖案各異,雕刻精細,富有特色。木雕、磚雕、石雕還保存了不少珍貴字畫墨寶,如以《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等歷史故事為題材的彩繪古畫。由於圍屋雕刻、彩繪凸現了濃厚的客家古建築文化藝術,是清代古典高雅的客家建築代表性傑作,因此具有很高的旅遊開發和客家文化考古價值。
解放後至上世紀70年代,這座圍屋內曾辦過國小。但由於門窗狹窄,整個房屋十分陰暗、潮濕,不適合居住,早已人離屋空。特別是由於年久失修,加上房屋漏雨滲水、風化剝蝕,部分建築頹廢嚴重,樓板、欄桿、棟樑、瓦檐等建築設施有的已開始腐爛,使整個圍屋岌岌可危。為搶修客家文化遺產,按照“修舊如舊”的文物維修原則,全面修復已損壞的門窗、樓板、牆體及各種雕刻,修繕漏雨、滲水的房頂,徹底清理整治圍屋內部及周邊環境衛生,並對出入該圍屋的道路進行水泥路面硬化,使陳聯圍屋重新恢復古樸大方、典雅別致的神韻,重現昔日光彩。
(2)大畲黃家屋
該屋座落於琴江鎮大畲村,又名“南廬屋”,緊*通往閩西的古驛道旁。建於清乾隆年間,為一黃氏富戶所建,占地二十畝,為磚木結構。該屋背*風光秀麗的通天寨,左右青山環繞。該建築為典型的客家天井式建築,為五進廳堂,兩層結構,共九十九間半,間間相通。堂內木質廊檐有許多精緻雕刻,龍飛鳳舞、人物鳥獸、蟲魚花卉精彩紛呈。中間的正廳顯得猶為雄壯,分為上中下三廳,每廳有一天井相隔。該屋前面挖有一口半月形水塘,外建圍牆院落,是一處極為壯觀的古民居。
(3)沙段古民居
沙段古民居位於清光緒年間,為當地鄉紳陳繩武所建。坐北朝南,分為三進,進進相連,與大畲古民居有相似之處。占地面積2012.7平方米,建築面積4025.8平方米共有九十九間房屋,土木、磚結構、大部分為磚木結構,外牆均青磚砌築,大部分內牆1.6米以上為土磚封砌。辟有前後院,圍牆均用青磚建築,廳堂內有鳥獸花草,人物故事等各種浮雕50餘件,下廳望板上有彩繪藻井,廳堂大門上有石質浮雕六方。各種浮雕和彩繪工藝精湛。他的保存為研究客家民居建築提供了事物依據。2005年被公布為石城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4)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囚室——桂花屋
清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南京)淪陷。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洪秀全長子)在乾王洪仁軒等人的保護下,率太平軍餘部南下,10月9日途經廣昌與石城交界處楊家排古嶺腦時遭黨清軍席寶田部伏擊,10月23日幼天王被清軍捕,即囚禁於桂花屋花廳。月初,幼天王被押抵省城,28日被江西巡撫沈葆禎殺害於南昌。該客家民居與太平天國諸多巧合,時間巧合:該民居修建於1851年,落成於1864年,與太平天國起義、淪陷時間一致;地點巧合:起義於花都,建都於南京(石頭城),終結於石城;人物巧合:該民居五個馬頭牆與太平天國五王石城蒙難巧合。幼天王曾用毛筆在側室南面白粉牆上提詩一首“有志攘夷願未酬,七旬苗格得難謀;足跟踏開雲山路,眼底空懸海月秋。
桂花屋是縣城唯一保存較好的客家民居,是清代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體現了獨特的客家建築文化,該屋為磚木結構,懸山頂,三堂兩橫式民居,中有天井,後為正房,兩邊廂房,前後庭院,門額楷書陰刻“永懷”二字,年款為“鹹豐辛亥年”(1851)。該屋系當年石城富豪黃性存所建造,占地面積約為1500平方米,有70餘間,分三進:前廳、中廳、後廳,兩側是廂房。整個建築富麗堂皇,高牆深院,是典型的客家民居,保存比較完好。以幼天王為首的諸王在石城的覆滅,宣告了歷時14年之久的太平天國運動徹底終結。使桂花屋成為這段重要歷史的實物見證和歷史信息的載體,它的保存,對太平天國後期革命鬥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987年6月列為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田江土樓
地處是石城木蘭鄉田江村,建與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為土木結構,建築由主樓、角樓、哨樓三部分組成,原築圍牆80餘米,今僅存大門前一段5米長的圍牆。土樓長26.1米, 寬20.6米,牆高5.6米,內牆厚0.4米,外牆厚0.5米至1.2米不等,占地面積537.66平方米。主樓西北角設角樓,高與主樓齊,東面設哨樓,主樓北開大門,直通前廊,東西各開一側門,直通腋廊。建築平面南為正廳,北為前廊,東西廂房,廂房與正大廳之間為腋廊,外牆設槍眼。土樓內工友房屋20餘間,為田江廖氏所築,在主樓基腳沙鍋內刻有紀年銘文。該土樓為我縣僅存,它對於研究我縣古代建築有一定的意義。1996年1月列為石城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4、小松楊村亭式坊
位於石城縣小松鎮桐江村燕交坪。該亭係為旌表桐江太學生許楚漣之妻李氏而建。亭身為麻條石結構,南北立兩座貞潔牌坊為門,其間距7.3米,接棟成亭,這面闊4.8米,進深7.10米,高5.56米。坊內的屋面由木樑承重,五架梁,抬梁式結構,硬山頂,在坊亭的脊檁上刻有“孫德政策,德敷德教效曾孫彰忠孝建造”和“皇光緒元年歲次乙亥仲冬月穀旦”等字款。整座坊亭石刻浮雕圖案多築風格,唯我縣獨有,它是實用性功能與精神性建築的完美結合,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研究價值。
1987年6月列為江西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清·永寧廊式古橋
地點:石城縣高田鎮上柏村水口
年代:清乾隆三年(1738年)
該橋為單孔石拱橋,跨上柏溪,橋長34米,寬5.2米,拱跨10.6米,拱高4.4米。橋上加廊,廊閣分為12間,中部兩間為二層亭閣,左右各5間為單層橋廊,廊與閣均為穿斗式梁架結構的木構建築,以木柱承重。柱上分別安插地木、額枋、柱頂安空枋式木屋架,以承屋面。廊外用木板圍護,以擋風遮雨,廊內設木凳欄,供人休息,橋中部亭閣為歇山頂,地面比兩邊橋廊高一尺左右,兩邊橋身處用麻條石砌成,橋上建築面積176.85平方。廊橋合一的建築風格,省內少見,為我縣僅存。2000年7月列為第四批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