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以駐地屏山圩命名。解放前為屏山鄉。解放初屬屏山區(三區),1958年設屏山公社。
1960年分為屏山、亨田、新坊三個公社,
1965年合併為屏山公社。
1984年機構改革,屏山公社改為屏山鄉政府,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生產小隊改為村民小組。1989年3月,上級批准屏山鄉改為鎮建制,稱屏山鎮,轄區範圍不變。1990年5月,經縣政府批准,坳頭村更名為萬盛村。
行政區劃
[2008年代碼]360735102:~001屏山居委會 ~200屏山村 ~201長江村 ~202勝利村 ~203山下村 ~204萬盛村 ~205新坊村 ~206羅陂村 ~207新富村 ~208長溪村 ~209河東村 ~210亨田村 ~211頁背村
至2014年,全鎮轄1個居委會,12個村,208個村民小組,338個自然村。
屏山村
位於屏山鎮中部,地處琴江河西岸,地勢較平坦。以駐地屏山圩命名。2003年共有25個村民小組,1070戶,4624人。耕地總面積2201.95畝,其中水地1757.95畝,旱地444畝。山地總面積4800畝。1984年改為屏山村。1999年修建了屏山至燕首水泥公路,改善了交通狀況。2000年,通過招商引資,興建了西環路水泥街。2002年,在西環路西邊建成總面積6800平方米的屏山貿易城。
長江村
位於屏山鎮東北部,在琴江東岸。東部山崗起伏,沿河一帶地勢低平。東鄰琴江鎮江背村,南毗珠坑鄉竹溪村,西連勝利村,北接琴江鎮花園村,現206國道直貫全村。2003年共有19個村民小組,729戶,3199人。耕地總面積1884畝,其中水地1476畝,旱地408畝。山地總面積9650畝,森林覆蓋率達71%。水域面積31.5畝。1984年改為長江村。長江村中心祠堂後有一樟樹,距今約400年,主幹直徑約2米,高約25米,是長江鎮村之樹。2006年,開始興建長江大橋並大規模整體推進長江新村點建設,建成3.5公里“目”環村公路及功能齊全的花台小區。逕口陂溫泉,位於村東一公里處。噴水處水溫高達53℃,潭內水溫因受此影響也達到24℃左右。每年冬春季節,每天到此溫泉浴者50人以上。
勝利村
位於屏山鎮東北部,在琴江西岸。地勢北高南低,中部石山聳立,四周山崗連綿。村部駐寨腳下,距縣城12公里,距屏山圩4公里。燕屏公路從東至西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東鄰長江村,南與珠坑鄉的長坑裡及該鎮的山下村交界,西毗新坊村,北連琴江鎮花園村的建坑裡公排。2003年共有10個村民小組,382戶,1399人。耕地總面積1174畝,其中水地994畝,旱地180畝,屬紅壤,砂質土,肥力中等。林地面積7600畝。勝利人勤勞儉樸,勇於創新。逕里的陳細毛用心學習西瓜栽培技術,採取地膜履蓋法,產量明顯增加,且比傳統方法提早20天上市,經濟效益猛增,如今屏山鎮的瓜農全部採用此法。在東風組李鳳熙、李鳳梧的帶領下,勝利村從1989年開始種植大棚蔬菜(反季節蔬菜),很快名聞全縣,現勝利已成為石城的蔬菜生產基地。
山下村
位於屏山鎮東部,在琴江東岸,地勢由東向西傾斜。以村部駐地洋灘(距屏山圩2公里)坐落在山腳下命名。東與珠坑鄉長坑小組、長江村官橋頭小組、勝利村吊機石緊,南與珠坑鄉烏石頭村、河東村幹頭陂相鄰,西北面臨琴江河。2003年共有10個村民小組,308戶,1162人。耕地總面積945畝,其中水地779畝,旱地166畝。山地總面積378.2畝,森林覆蓋率達63.2%。水域面積649畝。民國時期屬屏山保聯(鄉),共和國初期屬屏山鄉,1958年屬屏山公社為山下大隊,1984年改為山下村。
萬盛村
地處屏山鎮北部,東北山崗連綿,西南較低。村部駐坳頭,距屏山圩2.8公里。2003年共有18個村民小組,22個自然村,457戶,2150人。耕地總面積2007畝,其中水地1847畝,旱地160畝。山地面積3750畝。1990年5月21日改為萬盛村。由於水利實施條件差,1986年秋季50%的農田減收,2003年則有60%的農田減收或無收,比2002少收80000多斤糧食。近年來,全村調整產業結構,除了以糧食為主外,大力發展烤菸生產,近年年均種植烤菸200畝,平均畝產250斤,總收入達250000元;2006年,萬盛村實施煙水配套工程,改善灌溉條件。
新坊村
位於屏山鎮北部,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村部駐亭子下,距屏山圩2.2公里。東連勝利村,南鄰屏山村,西接羅陂村,北毗萬盛村。2003年共有14個村民小組,24個自然村,584戶,2545人。耕地總面積1684畝,其中水地1530畝,旱地154畝。林地總面積1180畝,其中果業基地210畝。民國後期屬屏山鄉,共和國初期屬屏山區為新坊鄉,1958年屬屏山公社為新坊大隊,1961年屬新坊公社, 1963年桐坪大隊併入,1965年屬屏山公社,1984年改為新坊村。
羅陂村
位於屏山鎮西北部,西北山崗連綿,東南地勢稍低。村部駐大石咀,距屏山圩4公里。東連新坊村,南接新富村,西毗寧都縣固村鎮裡村村,北*固村鎮中旻村。2003年共有14個村民小組,23個自然村,533戶,2182人。耕地總面積1646.4畝,其中水地1576.4畝,旱地70畝。水產養殖面積70畝。民國後期屬屏山鄉,共和國初期屬屏山區為羅陂鄉,1958年屬屏山公社為羅陂大隊,1961年屬新坊公社,1965年改屬屏山公社,1984年改為羅陂村。
新富村
位於屏山鎮西北部,以自然村新屋下和富頭村的頭一個字命名,1984年改為新富村。東、西、北部多小山,中、南部較低,寧石公路由本村中部貫穿而過。村部駐塅湖裡(村前塅田平闊似湖,故名),距屏山圩2公里。2003年共有14個村民小組,21個自然村,519戶,2500人。全村森林面積占70%。耕地總面積1872畝,其中水地1686畝,旱地186畝。
長溪村
位於屏山鎮南部,在琴江東岸,地勢平坦。村部駐長溪,距屏山圩3公里。五代十國後晉開運二年(945),賴滔從近村灌頭陂遷此。原河旁盛長實心竹,名實竹壩。建祠後,因村臨琴江改名長溪。東連河東村獅牯駝,南接亨田村操場裡,西臨琴江,北靠山下村老屋裡。2003年共有21個村小組,867戶,3245人。耕地總面積1983.5畝,山地總面積3600餘畝。民國後期屬屏山鄉,共和國初期屬屏山區為長溪鄉,1958年屬屏山公社為長溪大隊,1961年屬亨田公社,1965年屬屏山公社。1961年分設上村大隊,1964年上村大隊又併入,1984年改為長溪村。長溪村紅葉的一直不為人所知,原因就是這裡交通不便,極少有遊客前來,還是養在深閨人未識。每到深秋,村莊前後有二百多株連片生長几百年的香楓樹就會一片火紅,高大的紅楓與白牆黑瓦馬頭牆掩映為一體,形成別具特色的紅楓林景觀。村內還有許多條意境深遠的古巷,村里很安靜。大塊的青石板鋪成的路,引著我們穿梭在徽派建築的文脈里,隨處可見的古建築的雕刻也會令你嘆為觀止。
河東村
位於屏山鎮南部,於1951年3月建村。處在琴江河東岸,紅石寨西南端。東鄰橫江秋溪村,南接秋口,西毗亨田村,北臨琴江河。2003年共有23個村民小組,3250人。耕地總面積1860畝,人均耕地不足0.6畝,95%的農田高出琴江河3~5米,故水利條件差。山地面積6837餘畝,2003年被列入國家公益林基地。紅石寨,曾是連線贛南閩西的白色據點。紅軍曾攻陷過此地,把贛閩根據地連成一片。此處還很有參觀價值。村內交通便利,06年開始建設松山背新村點。
亨田村
位於屏山鎮南部,在琴江西岸,地處丘陵,地勢由西向東傾斜。距屏山圩5公里。東毗河東村,南鄰龍崗新南村和大由水南村,西接頁背村,北毗長溪村。屏由公路從村中心穿過。2003年共有18個村民小組,610戶,2953人。自然村緊緊相連,人口密集。耕地總面積1609畝,水地1100畝,旱地509畝。山地面積900餘畝。2003年秋口村併入。2003年,省民政廳掛點扶持亨田,完善亨田公路、水利等多項基礎設施建設。
頁背村
位於屏山鎮西南部,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原名鄴背,後寫成頁背。村部駐地禾塘背(村內多禾場,即曬穀場,故名,後誤寫成禾塘),距屏山圩5公里。東接長溪村、亨田村,南毗大由鄉水南村,西連寧都固村的高寨子,北鄰新富村。2003年共有28個自然村,21個村小組,545戶, 2057人。耕地總面積約2148畝,山地總面積約12053畝,水域總面積約2300畝。民國後期屬屏山鄉,共和國初期屬屏山區為頁背鄉,1958年屬屏山公社為頁背大隊,1961年屬亨田公社,1965年屬屏山公社,1984年改為頁背村。
人口
2014年,全鎮總戶數11885戶,總人口36799人。全鎮共有70餘種姓氏,主要的姓氏有陳、賴、黃三姓,陳姓占總人口的34%,賴姓占總人口的31.4%,黃姓占總人口的21%。
地理環境
屏山鎮境內土壤劃分為4個土類,5個亞類,10個土屬,25個土種,水稻土為屏山主要耕作土壤。全鎮耕地總面積1356.53公頃,占總面積的11.34%;山地9487.2公頃,占總面積的79.34%;水域面積119.07公頃,占總面積的1%;其他995.2公頃,占總面積的8.32%。境內主要礦產有頁背村石咀頭的磷礦、功塘箭鼓嶺的鎢礦,欺子嶺的鐵礦,但都含量較少,沒有開採價值。
屏山鎮屬亞熱帶季風潤濕氣候區,熱量資源豐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氣溫和潤濕,無霜期長。由於受季風和在陸性氣候的交替影響,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冷暖交往頻繁,春夏之交陰雨霏霏,夏季降水集中,伏秋期間太陽輻射量大增,時有乾旱發生,秋季時有寒露風出現,冬季不嚴寒,但亦有霜凍發生,部分年度會下雪。四季日照充足,夏季最多,為683.3小時,秋季次之,冬季最少,為351.9小時;年平均氣溫在18~19℃之間,最熱7月,平均氣溫28.8℃,最冷1月,平均氣溫7.2℃;鎮境內年平均自然降水量在1600~1700毫米之間,冰凍期多為1~2月份,最長有霜日數為33天,最短的只有3天。
經濟
1998年以來,大力實施“產業立鎮、商貿富鎮、個私強鎮、名人興鎮”五大戰略,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圩鎮面貌煥然一新;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纍纍,2000年被評為市級“文明鄉鎮”,2002年又被評為省級“文明鄉鎮”。
屏山鎮為農業區域,以種植業為主,兼營畜牧漁業,種植業以水稻為主,兼種大豆、紅薯、花生、油菜等作物,白蓮、烤菸為該鎮產業支柱。2014年,水稻種植面積35155畝,水果種植面積6300畝,蔬菜種植面積2894畝,漁業養殖面積8065畝,菸葉種植面積2600畝,收購菸葉72萬斤。有鎮辦企業86戶,戶辦企業441戶,固定資金4316.7萬元。2014年,全鎮農民人均收入4208元。
重點發展了烤菸、白蓮、果業、水產、大棚蔬菜等五大特色產業。2002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6690萬元,其中菸葉產值142萬元,白蓮產值240萬元,水果產值210萬元,水產收入300萬元,大棚蔬菜產值149萬元,糧食總產量達11235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30元,比1998年增加150元;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4680萬元,其中集體企業313.6萬元;實現財政總收入244.8萬元,比1998年增長23%。
2002年,我鎮開發了秋口大岩里風景旅遊區、河東
紅石寨旅遊區,遊客洛繹不絕;同時還準備引資開發屏山
獅子嶺休閒旅遊區於一體場所,該項目正在實施中。
2003年,耕地面積19720畝,占總面積的11.6%;山地142308畝,占總面積的83.8%;水域面積1786畝(其中放養面積1563畝),占總面積的1.1%;其他5986畝,占總面積的3.5%。境內河流密布,便利灌溉,以種植水稻、白蓮、菸草為主,盛產番秋
花生、
蜜棗、桃李,是石城的水果之鄉。近年來,隨著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湧現出長江芋頭、勝利大棚蔬菜、屏山仙人掌、長溪蜜棗、河東番秋
花生、亨田油茶、頁背
臍橙等特產產業。其中頁背臍橙在石城首屆臍橙評比大賽中獲臍橙王稱號。河東番秋花生口味獨特,成為縣城饋贈佳品。
社會事業
全鎮有中學1所、國小13所、幼稚園12所,自古文人墨客人才輩出、享有“文化之鄉”、“書法藝術之鄉”的盛名。有光榮敬老院1所,中心衛生院1所,衛生院分院2所。鎮內安裝了857隻調頻廣播,信號覆蓋率達95%、有線電視頻道25個。該鎮圩鎮市場繁榮,有占地3400平方米的屏山貿易城,是該鎮的商貿文化中心,集商貿和居住於一體,兩天一圩,周圍鄉鎮縣城商人近萬人云集於此,農村小集鎮建設如火如荼,亨田、長溪、官橋等小集鎮已初具規模,尤其是亨田村的農村社區正在試點建設之中。
2014年,全鎮有9所國小,59個班級,2028名學生,130名教師。屏山國中有18個班,980名學生,72名教職工。
籌資430萬元修通了屏山至燕首水泥公路,全長8.91公里;籌資55萬元,修通了桐樹坑至萬盛、新坊兩條村級水泥公路,全長5.4公里。同時還利用石城縣慈善會屏山鎮慈善分會共激活民間資金50多萬元,修建了長溪大壩大橋;硬化了秋口至大岩里、屏山圩鎮江背壠至屏山中學,屏山衛生院至茶樹崗等總長3.6公里的街道公路。引資50多萬元興建了日產千噸的自來水廠,新修水渠5條總長3000多米,恢復和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630畝,投資170多萬元完成了農電網改造工程,降低了農村電價,減輕了農民負擔。全面開通了電話和移動、聯通通信網洛;全面實現了村組通電話工程。引資230萬元興建全長1000米、寬30米的西環路,大大地改善了老圩鎮交通擁擠的狀況;引資400萬元興建了占地面積3400平方米的屏山貿易城;使屏山圩鎮貿易場所得到了進一步的規範,新增圩鎮面積5000平方米。同時還爭取資金25萬餘元,新建了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的屏山菸葉收購站,為做大做優菸草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廣播電視、教育事業碩果纍纍
到2002年,全鎮架設有線電視專線56公里,發展有線電視終端用戶1900多戶;調頻廣播用戶900多戶,全面實現了“
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籌資或引資200多萬元,改善中國小危房6000多平方米,使廣大師生教學有了安全感 。
到2002年,全鎮架設有線電視專線56公里,發展有線電視終端用戶1900多戶;調頻廣播用戶900多戶,全面實現了“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籌資或引資200多萬元,改善中國小危房6000多平方米,使廣大師生教學有了安全感 。2002年,開發了秋口大岩里風景旅遊區、河東紅石寨旅遊區,遊客洛繹不絕;同時還準備引資開發屏山獅子嶺休閒旅遊區於一體場所,該項目正在實施中。
2009年建立了自主點、省扶點、精品點“三點”同調度、梯次同推進機制,實行了掛點單位、幹部力量、項目資金向省扶點“三集中”的扶持機制,得到縣裡的充分肯定並在全縣推廣,11個省扶點均高標準通過上級驗收,長江新村被評為全市和諧文明社區,長溪村被評為全市特色文化新村。突出了產業培植,河東翻秋花生、羅陂新富菸草產業、亨田油茶、長溪蜜棗、長江勝利大棚(地膜)蔬菜等“一村一品”產業格局初現規模,全面完成了上年度菸葉生產收購任務,超額完成了菸草面積落實的承諾數,油茶產業發展被評為全縣先進鄉鎮;突出了綠色生態建設,沼氣池建設完成120餘座,比例位居全縣前列,“一大四小”工程建設多次迎接省市領導檢查視察,並被評為全縣先進;我鎮造林綠化工作,山下部分已完成2100餘畝,是縣下達任務的二倍,山上部分也已全部完成山林權屬流轉,大戶造林工作已基本完成,特別是克服了工作量大、涉及面廣等困難,按時完成了高速公路及國省道沿線山場、耕地的租賃流轉綠化工作。
長遠謀劃,科學布局,“一體二翼”發展框架有突破。一是以圩鎮為“一體”的中心點布局。繼續實施“西擴北進”,按照“整片規劃、分期出讓、逐步實施”的思路,高標準規劃了商貿新區,當年完成了商貿新區1萬平米的征地、報批和一期工程的招投標工作,順利完成了100萬元的圩鎮供水工程,解決了民眾多年夢寐以求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了50餘萬元的圩鎮硬化、綠化、亮化和排水溝系改造工程,投資近100萬元新建了鎮文化活動中心、中心計生服務站,並開始籌建鎮政府綜合辦公大樓。二是以長江為“一翼”的北點布局。對接高速公路連線線規劃建設屏山特色創業園,現已完成100餘畝的土地徵用及土地平整工作,全面完成了九寨溫泉景區開發二期征地及遷墳工作,並著手打造長江官廳、上安等特色新村。三是以河東為”“一翼”的南點布局。以河東至丹陽旅遊公路為紐帶,對接瑞金紅色旅遊,補充贛江原生態旅遊,著力夯實紅石寨旅遊開發基礎,啟動建設了紅石寨紅楓林帶和旅遊生態路,籌資完成了紅石寨旅遊路路基工程,整村連片推進景區周邊的新農村示範點建設;註冊開發了紅石寨牌翻秋花生等特色農產品。
強化“人人講穩定、天天零開始”的理念,建立了矛盾糾紛“雙線”排查調處機制,執行了“責任追究制”、“責任倒查制”、“一票否決制”、“領導包案制”、“動態銷號制”,化解處理各種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儘管屏山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社情民意較複雜,高速公路建設、九寨溫泉景區開發、創業園等重點工程涉及的征地補償、拆遷安置、遷墳工作任務繁重、利益矛盾尖銳,但通過上下努力,順利完成了階段任務,基本實現了“八無”目標,確保了“一條底線”和社會穩定。
按照“現官多辦實事,舊官不留包袱”的理念,積極爭資爭項,努力激活民間資金,克服困難,全力推進基礎實施建設。投資260餘萬元的“農村國中工程”已全面竣工,投資85萬元的中心衛生院門診大樓當年交付使用,中心國小宿舍樓建設項目已完成征地工作,全鎮09年度全部實現村村通水泥路,被評為全縣農村公路建設先進鄉鎮。據統計,一年來,全鎮累計投入水利、公路、橋樑、圩鎮建設等公共實施項目資金達1100餘萬元。
一是鐵心硬手,內外齊攻,抓實計畫生育工作,全年落實“四術”372例,其中結紮155例,二女戶結紮6例,上環211例,通過法院非訴執行7例,並代表縣裡迎接市計生委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專項檢查考核順利達標過關。二是關注民生,認真落實合作醫療、社會保障、社會救助、扶貧濟困等民生工程,全面完成了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任務,積極開展了“保學控輟”工作和“光明.微笑”工程。三是多形式引導民風、塑造鄉風,打造文化之鄉品牌。挖掘利用屏山深厚的文化底蘊,積極開展了我為新農村建設獻良策、文明信用戶評比、慶祝建國六十周年“祖國頌”農民書畫展、老年人運動會、首屆農民迎新春文藝匯演、農民燈彩匯演,設立了農家書屋、農民文化活動室等,在全縣首屆農民運動會中取得團體總分第二名,多個單項第一的好成績,在全縣首屆燈彩匯演中榮獲三等獎和音樂創作獎。另外,我鎮在09年度的農業經濟普查工作中被評為全省先進,年內引進並簽約三產項目一個,工業項目230餘萬元,超額完成了縣下達的招工及技能培訓任務。
風土人情
屏山文化底蘊深厚,文學創作有一定成就,有雕塑、燈彩的風俗。仍有濃厚的書畫氛圍。屏山
武術文化歷史悠久,民風淳樸。境內多山,特別是東北部群山挺立,山高一般500米左右,其中河東村紅石寨已成為紅色旅遊景點。亨田村境內有一滴水岩
寺廟,設施齊全,每逢節假,來往者甚多。長江村的逕口陂有
溫泉一處,名
九寨溫泉,水溫達50攝氏度,富含
硫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