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赤松(學名:Pinus mugo Turra)是松科、松屬植物。常綠灌木,多莖或多分枝,該物種的低生長形式,寬於高。大小因種子來源而異。針成對。球果近頂生,無柄,卵圓形或圓錐狀卵圓形,先端被深色環包圍。原產於歐洲中部和南部的山區,主要生長在營養貧瘠的山坡上。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長習性,繁殖方法,主要價值,保護現狀,
植物學史
該物種獲得的名稱比任何其他針葉樹都多,其中一些仍在使用,尤其是在東歐。有關同義詞的完整列表如下。
Pinus carpathicus Anon. | Pinus digenea Wettst. |
Pinus echinata Carrière | Pinus fischeri Booth ex P.Lawson |
Pinus magellensis Schouw | Pinus montana Mill. |
Pinus montana subsp. arborea (Tubeuf) Hegi | Pinus montana subsp. frutescens-erecta (Tubeuf) Hegi |
Pinus montana subsp. mughus (Scop.) Willk. | Pinus montana subsp. mughus (Scop.) Asch. & Graebn. |
Pinus montana subsp. prostrata (Tubeuf) Hegi | Pinus montana subsp. pumilio (Haenke) Čelak. |
Pinus mugho Laichard. | Pinus mughus Scop. |
Pinus mugo f. applanata (Willk.) K.I.Chr. | Pinus mugo subsp. mughus (Scop.) O.Schwarz |
Pinus mugo subsp. mughus (Scop.) Domin | Pinus mugo subsp. pumilio (Haenke) Franco |
Pinus pumilio Haenke | Pinus rostrata K.Koch |
Pinus rubriflora Loudon ex Gordon & Glend. | Pinus squamosa Bosc ex Loudon |
Pinus sudeticus Anon. | Pinus sylvestris subsp. montana (Mill.) Bonnier & Layens |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tana (Mill.) Aiton | Pinus sylvestris subsp. pumilio (Haenke) Bonnier & Layens |
Pinus wettsteinii Fritsch |
在這裡,該物種中僅識別出兩個亞種:亞種mugo和亞種rotundata。圓形數據。與之密切相關的物種山赤松(Pinus uncinata Ramond ex DC.)在該級別被視為不同。原亞種(subsp. mugo)分布相對廣泛,不被視為受到威脅。然而,亞種rotundata的分布更為有限,僅限於中海拔泥炭沼澤。排水和植樹造林已將其占用面積減少到已單獨評估的程度。
形態特徵
灌木高1-3(-5)米,有一個或多個彎曲的樹幹;分枝長,基部鋪在地面上(距基部10米以內),主要分枝末端多少上升或直立;很少是喬木。樹皮薄,灰褐色到黑灰色,在老莖上裂開成角狀鱗片。枝條單節,無毛,灰黑色到深紅色棕色,在下延鱗片葉之間有凹槽。冬芽卵球形或圓錐形,長6-9毫米,紅棕色,非常樹脂質。針葉2片(很少在強枝的頂芽周圍有3片)一束,明亮到深綠色,常帶灰色,直到稍扭曲,有細鋸齒,長23-75毫米,寬0.9-2.1毫米,葉鞘宿存,灰色,長15-18毫米。葉宿存(2-)4-9(-10)年。通常雌雄同株,很少近雌雄同體。雄球花長10毫米,黃色或紅色,5-7月花粉脫落。雌球果紫色,9月下旬至10月15-17個月後成熟,啞光深棕色,然後開放,或(如果先被冬季雪覆蓋)第二年春天;無梗或近無梗,對稱,長18-55毫米,寬14-28毫米(閉合),開口25-45毫米,與莖傾斜90°-130°;鱗盾薄,平,柔韌,寬6-10毫米,厚1-2毫米,菱形,具銳橫龍骨,很少中度加厚至稜錐狀;鱗臍中心,寬3-4毫米。種子黑色,3-4毫米,有7-12毫米的種翅淺黃色,有較深的條紋;子葉(3-)5-7(-8)。球果在種子釋放後不久或長達一兩年後脫落。
生長環境
矮赤松主要生長在營養貧瘠的山坡上,在高海拔至亞高山水平的裸露山坡和山脊上變成灌木狀;在海拔600-2700米。矮赤松是一種非常耐寒的植物,完全休眠時能夠耐受低至-35℃左右的溫度。該物種有兩種主要的生長形式,通常被認為是不同的分類群:一種灌木狀,有時幾乎是倒立的形式(subsp. mugo)和一種直立灌木或直立樹(subsp. rotundata),它們占據不同的棲息地。灌木狀生長在山坡和山脊上,通常在歐洲山脈中海拔約1000-2300米,最容易受到與北大西洋低氣壓系統相關的風暴的影響。特別是在喀爾巴阡山脈,它在以水青岡屬或雲杉屬為主的山地森林之上形成茂密的墊狀灌叢;在西阿爾卑斯山,直立型(subsp. rotundata)在營養貧瘠的斜坡上占主導地位。該物種在阿爾卑斯山東部,可能已經取代了原始的落葉松,這些松樹林受到人類活動和動物放牧的干擾。該物種通常出現在白雲石石灰岩上,但實際上與土壤類型無關;這種流行可能有歷史原因。由於惡劣的環境條件,例如暴露和長期積雪。直立型(subsp. rotundata)主要出現在泥炭沼澤及其周圍。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爾巴尼亞、奧地利、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捷克、法國(大陸)、德國、義大利(大陸)、黑山、北馬其頓、波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瑞士和烏克蘭。
引入地:波羅的海國家、丹麥、英國、愛爾蘭、挪威、瑞典。
生長習性
該植物是強烈的近親繁殖,自花受精的種子通常生長不良。它們與該屬的其他成員自由雜交。該屬植物對蜂蜜真菌特別敏感。
繁殖方法
播種:最好在種子成熟後,在寒冷的環境下,將種子播種在單獨的花盆中。在4℃下進行6周的短期分層可以提高儲存種子的發芽率。儘快將幼苗種植到固定位置,並在第一個或第二個冬天進行越冬保護。該植物的根系非常稀疏,越早種植到固定位置,生長得越好。當樹木非常小,在30-90厘米之間時,應將其種植在固定位置;也可以在大約5-10厘米高的時候種植到露地中,只要除掉周圍的雜草,就可以很好地生長。較大的樹木生長緩慢,甚至幾年內都無增長。這也會嚴重影響根系發育和抗風能力。
扦插:插條僅適用於從10年以下的樹上採集。在短枝的基部使用單葉束。在採摘插枝前幾周將嫩枝剝皮會有助於生根。插條通常生長緩慢。
主要價值
矮赤松與其他松樹一樣,該樹種產生的樹脂具有一些藥用價值。從所有松樹的樹脂中提取的松節油被認為是防腐劑和利尿劑。它在內部用於治療腎臟和膀胱疾病,並在治療風濕性疾病中用作按摩和蒸汽浴。以搽劑膏藥、膏藥、草藥蒸汽浴和吸入器的形式,它還用於治療呼吸道疾病,如咳嗽和感冒以及各種皮膚問題,如瘡和癤子。從嫩枝中提取的精油可用於藥用,也可用於木質香水。香蘭素調味劑是從紙漿木材中釋放的其他樹脂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瀝青也可以從樹脂中獲得,而棕褐色或綠色染料則從針頭中獲得,據報導,木材已被用於製作鞋子。在保加利亞的針葉也可以製成涼茶。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直立型(subsp. rotundata)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1年 ver 3.1)——瀕危(EN)。
種群現狀:在山地地區的樹線及其上方非常常見,據推測其種群數量龐大且穩定。
瀕危原因:沒有發現對該物種或原亞種的重大、範圍廣泛的威脅。旅遊和娛樂相關的發展(例如滑雪勝地和滑雪道)可能會在非常局部的水平上產生一些影響,其範圍東部的酸雨也可能是一個問題(Boratynski等人,2009)。rotundata亞種的分布比原亞種更有限,也僅限於泥炭沼澤。其中許多已經排乾並種植了雲杉。因此,該亞種已被評估為瀕危物種。
保護措施:該物種在其分布範圍內的50多個Natura 2000保護區內均有記錄,例如波蘭的塔特里國家公園。它已作為觀賞植物種植,並在全球154個植物園中進行了異地保護。種子保存在種子庫中,例如義大利的佩弗(Pa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