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頜象

短頜象

在古生物學中,廢棄的動物學名偶爾也會被公眾繼續沿用,變為俗稱,比如蜥腳類恐龍雷龍”(學名:迷惑龍)。古獸中的典型,就要算是乳齒象(Mastodon)了。此名乃18世紀末古生物學祖師喬治·居維葉根據牙齒化石所定,意為“乳頭狀的牙齒”。其實在居維葉命名這種動物之前,美國的學者已經將這種動物命名為“短頜象”,於是“乳齒象”就成了無效學名。不過直到今天,歐美國家的科普讀物仍然經常用“乳齒象”一名。

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種群現狀,

物種學史

目前認為,大多數象類的共同祖先是距今3500萬年的古乳齒象(Palaeomastodon)。它們的後代,一支成為象類的演化主幹,進化成後來的嵌齒象類、鏟齒象類、劍齒象類及非洲象亞洲象、猛獁象等真象類;此外還有一些獨立分支,其中一支最後就演化成了短頜象,在分類上自成一個短頜象科,與現存的大象親緣關係很遠,只是趨同演化使它們外貌相似。
短頜象起源於歐洲,在距今約700萬年前通過陸橋進入北美洲。長期以來歐洲只有少量短頜象的殘破化石,遠不如其在北美洲的化石豐富。直到1996年,終於有考察隊在希臘發現了一些保存較好的化石,這就是包氏短頜象(M.baosoni)。復原後的包氏短頜象肩高達3.5米,比美洲短頜象高大許多,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其長牙——最初發現的一對完整象牙就有4.3米長,2007年發現的一對象牙長達5米,堪稱史上最大的象牙。

形態特徵

通常所說的“短頜象”是指北美洲的美洲短頜象(Mammut americanum,舊稱美洲乳齒象),也就是當年居維葉研究的這種。相比那些動輒上10噸的史前巨象,美洲短頜象並不算龐然大物,它們比現存的亞洲象還矮壯些,其肩高2.3~2.8米,很少超過3米。不過由於身長體胖,成年雄象也有4~5噸重,跟亞洲象差不多。
從外表看,美洲短頜象跟現存的大象差別不大。除了體表毛髮較多(由於滅絕較晚,一些毛髮保存下來),長牙更彎曲,它們也有柱子一樣粗壯的四肢、靈活的長鼻子,頭部和肩膀比較低平。但從象類演化的角度看,完全不是這么回事。

棲息環境

作為比較古老的象類,美洲短頜象的牙齒不太耐磨,其結構適合咀嚼較軟的樹葉、嫩枝,但也能吃硬一些的松針和草類。正是因為不挑食,美洲短頜象在氣候乾冷、森林減少的更新世冰期依然過得有滋有味。糞便和胃容物化石表明,美國東南部的美洲短頜象經常在各處林地之間遷徙,在它們經過草原的途中也能暫時以草為食。
中更新世,猛獁象從亞洲遠道而來,占據了北美洲廣闊的草原、苔原地帶。辛運的是,由於北美洲還有較大面積的林地,此時已成“土著”的美洲短頜象並未受到太大衝擊,它們與猛獁象基本是井水不犯河水。

生活習性

圓滾滾毛茸茸的外表,讓美洲短頜象顯得憨厚溫順。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在一些成年雄象的頭骨和脊椎骨化石上發現了可怕的傷痕。要想穿透美洲短頜象半米多厚的毛皮、肌肉和脂肪並造成脊椎碎裂,只有另一頭雄象的長牙才能做到;而在其頭骨上發現的大部分傷痕都位於眼睛後方、臉頰以下的位置,這也是面對面搏鬥時長牙戳刺的主要部位。
此外,在成年雄性短頜象的齒槽上沿,還有特大韌帶組織附著的痕跡。如果僅僅是為了把長牙固定在齒槽中,並不需要如此發達的韌帶,但在猛烈揚頭、刺擊對方的時候,韌帶就能起到減震作用。所有這些證據都表明,這些胖子們在求偶期往往會爆發激烈打鬥。考慮到美洲短頜象的骨骼比現代非洲象更粗壯,可以想像它們爭鬥時會有多么兇狠,丟掉性命也不是沒可能的。

分布範圍

曾經在北美洲、中美洲有分布。

種群現狀

該物種現已滅絕。
除了同類相爭,自然界沒有任何掠食者能威脅成年美洲短頜象。但到距今1萬多年前,當人類進入美洲之後,它們再也不能高枕無憂了。在美國華盛頓州,出土了一塊距今1.4萬年前的美洲短頜象肋骨化石,上面嵌著一段矛尖,而矛尖材料居然是另一頭短頜象的骨頭。當捕獵技術更加熟練、能夠用鋒利的燧石片製成長矛、投槍的克洛維斯人出現後,美洲短頜象真的是無路可逃了。
有觀點認為,由於史前人類主要獵殺離群獨居、體大肉多的壯年雄象,這給青年雄象們創造了更多交配機會,可是年輕的“毛頭小子”在荷爾蒙的強烈趨驅使下極富暴力傾向,這大大增加了求偶時的傷亡,影響了象群的正常繁殖。此外,人類還從亞洲帶來了新的病菌、病毒,有研究者分析了美國匹茲堡卡內基自然博物館的48具短頜象化石,其中21具上面都有結核病菌感染留下的痕跡,說明當時可能有結核病疫情重創了象群。
在短頜象身邊十分矮小的人類,卻可能是造成它們滅絕的罪魁禍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