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為一反覆發作,歷時短暫的局部腦功能喪失疾病。一般持續數秒鐘、半小時或1-2小時不等。也可一天數次,數周一次,數月一次發作,但不到24小時就自行緩解,不留任何後遺症。此病多在清醒狀態下,突發病,無先兆。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 常見發病部位:腦部
診斷,治療,急救與定位,鑑別,原因,

診斷

1.病史及症狀:頸內動脈系統TIA可表現為突發的意識模糊癲癇大發作或局限性發作肢體麻木單癱偏癱同向偏盲失語失用交叉性黑朦偏癱等;椎-基底動脈系統TIA表現為眩暈暈厥猝倒黑朦復視視物變形視野缺損平衡障礙球麻痹遺忘失認等常有誘因每次發作症狀持續時間不超過24h,發作間期不留後遺症狀病史應詢問起病急緩症狀的特點有何誘因既往有無類似發作症狀持續的時間及發作間期的症狀
2.體檢發現:發作期體徵如上述,發作間期部分病人可有輕偏癱眼震角膜咽壁和腱反射不對稱調視輻輳反射障礙等輕微體徵

治療

積極治療原發病;反覆發作者應積極預防,長期服用阿斯匹林(0.1g,1次/d)潘生丁(50~100mg,3次/d)塞氯匹啶(0.25g,1次/d)藻酸雙酯鈉(100mg 3次/d)及活血化瘀中藥頸部大血管硬化斑塊引起明顯狹窄或閉塞者,尚可考慮選用頸內動脈內膜切除術頸內動脈內支架成形術等

急救與定位

1、頸內動脈系統TIT:可出現一側面癱、舌癱伴上肢癱、偏癱或伴失語、半身麻木、單純失語、失讀、失寫、計算障礙及單眼一過性黑朦、偏盲等。
2、椎-基底動脈系統TAT:習慣上稱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眩暈是最常見的症狀,有時伴噁心,頭痛等症狀。
急救措施:
1、抗血小板凝集藥物:即可作輕型TAT治療,也可用於預防發作。如小劑量阿斯匹林、潘生丁等。
2、結合中成藥消栓再造丸、華佗再造丸、大活絡丸,可選其一種服用。TIA頻繁或一次發作較重者,可去醫院輸液。
預防:
1、一級預防(指未發生卒中前預防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和小動脈硬化)。
2、認真管理血壓。戒菸,戒酒,有中風家族史和其他血管危險因素的人定期查血小板聚集功能。
3、二級預防(指發生卒中後預防復發)。主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同時仔細尋找病人中風的危險因素。
4、適當控制脂肪的攝入,飲食忌過鹹,過甜。

鑑別

診斷主要依據病史表現為一過性局限症狀和局灶體徵持續時間很短24小時內症狀和體徵消失但需與下列疾病鑑別:
1.局灶性癲癇:表現為發作性肢體抽搐或感覺異常持續時間僅數秒至數分鐘腦電圖多有典型改變
2.美尼埃病:表現為發作性眩暈嘔吐但持續時間較長多超過24小時且常發生於年輕人常有耳鳴和聽力減退

原因

本病多與高血壓動脈硬化有關其發病可能有多種因素引起
1.微血栓:頸內動脈和椎一基底動脈系統動脈硬化狹窄處的附壁血栓硬化斑塊及其中的血液分解物血小板聚集物等游離脫落後阻塞了腦部動脈當栓子碎裂或向遠端移動時缺血症狀消失
2.腦血管痙攣:頸內動脈或椎一基底動脈系統動脈硬化斑塊使血管腔狹窄該處產生血流旋渦流當渦流加速時刺激血管壁導致血管痙攣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旋渦減速時症狀消失
3.腦血液動力學改變:頸動脈和椎一基底動脈系統閉塞或狹窄時如病人突然發生一過性血壓過低由於腦血流量減少而導致本病發作;血壓回升後症狀消失本病多見於血壓波動時易出現本病發作此外心律不齊房室傳導阻滯心肌損害亦可使腦局部血流量突然減少而發病
4.頸部動脈扭曲過長打結或椎動脈受頸椎骨增生骨刺壓迫當轉頭時即可引起本病發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